虚惊和告示

2021-05-18 07:10  


每次敦敦弹奏德彪西的这支梦幻曲都令我动情。在我听来,敦敦和郎朗比其他的钢琴家表达的都要好呢。



今天有一点忧伤。
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

打开窗,生机勃勃的喧嚣声比晨风抢先一步涌进来,音量不大也不够具体,这种世界上独有的混音转述着生活里千万种故事和无尽的滋味。

晨光斜射使我的幸福树身姿绰约,这几年她的花儿始终交替地在不同的枝桠上静默绽放,我对她生在北方的这种罕见习性习以为常,但每每看到藏在叶片下淡雅清丽的浅黄依然被她不图取悦的装扮而打动。

沙发里放着《游戏人间》,贾平凹也是一个情感纯稚的散文家。那时,他一直觉得过世近三年的母亲还在,写作久了还会像过去一样听到他母亲叫他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他写道:“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我没有他那般幸运,我的妈妈离开快有七年了,每隔十来天甚至是三五天我就会做相似内容的梦,要么如溃堤一般地哭着对她说“我一定会把你治好”直到把自己哭醒。要么是找到了治疗办法在梦里幸福欢悦而醒来一片漆黑。还有的就像昨晚那样,在第二层梦里找到了办法,醒在第一层梦中再次确认这不是梦这是真的,刚刚如释重负马上又在现实中醒来……这样的梦境在我七年间的夜晚无数次地循环往复,使我的睡眠很少有睁眼即是天明。

沙发旁的小书架里夹着两个月前我做复查的医生报告单,几年前的今天我那一句“除却生死,没有大事” 险些一语成谶。有一个星期里我反复考虑财产交给哪些不同的人保管,以分别保证敦敦的学费和生活。又跟整形医生探讨了或将发生的瘢痕修复、假体填充或自体移植之类的方案。没跟老宋说,他太脆弱,也不该再承受这种事情。但是告诉了敦敦,因为我妈说敦敦这孩子“每临大事有静气”。我始终很淡定,一边吃药一边照常工作、健身、学习和旅行。活着能跟敦敦在一起,死了能跟妈妈团聚,怎么都是好的。目前看来我这病大概是放松心态和中药给治好了,也更像是虚惊一场。总之如妈妈所言,放下即是自在。凡事都容易,容易得只在一念之间。

餐桌上摊放着我的法语书,书台是敦敦的,我吃饭、学习、接待朋友下午茶等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餐桌。学法语没什么用但是坚持一年了,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轻松地浏览一个法语购物网站,当然,这也没什么用。我经历过了大部分人在50岁以后将陆续面对的心酸,也见识了大部分人在50岁之前纷纷见过的世面。有勇气在漫天鸡毛的中年人的世界活得落伍、糊涂很舒服。我连自己城市的市长叫什么都不知道,既不怕被人笑话也懒得去查百度,不感兴趣的事儿头悬梁锥刺股都记不住。我更愿意跟老宋在吃饭时大肆阐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没一个是好人。

40岁那年一个朋友跟我说,就浪到45岁吧。今天我44周岁。如果我的生活理念在主流大众眼里是一种“浪”,改掉这种天性只用一年的时间怕是不够用。

我在不疾不徐地等待一个人,这个人若是气宇轩昂得耗我三生造化,若叱咤风云我命里八字没带,有一掷千金的慷慨我又无福消受,有广博深厚的才情必定要等渤海对面胶东半岛上我家的祖坟冒过青烟。等不来的,我不等。

我在等的这个人,他应该是阅尽千帆依旧情感稚真无华,明媚的阳光或一曲莫扎特就可以治愈种种不快乐。他精力充沛自律达观,对生命负责对生活负责。他应该是十分尊重别人的边界、情绪、回忆和选择的人。付出不计较回应,宽容不耿耿于心,不喜评价不喜抱怨。懂欣赏色声香味也能克制诱惑。生命虽是倒计时但他会将每一次日出都视做计数的开始和崭新生活的开始。无论苍老至何等,面对大海和星空依然保有对生命的激情和对父母的恩念。

至于对我,我不需要被人照顾供养,也不求被宠爱呵护,更不用必须与我志同道合,因为赚钱我靠自己,老宋和敦敦接力把我宠得无法无天,志与道方面我最是不缺朋友。

我等待的,是在某一个遥远的午后,我戴着花镜伏案不知过了多久,电视机滚动播放着新闻,我抬眼发现这个人正静静地坐在沙发里看着我,目带柔光。






一见倾心的人生
以生活的方式旅行,以旅行的方式生活,记录生活之旅中的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