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上那些彪炳史册、闪耀星辰的教育家

政务   2024-09-10 10:54   江苏  

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名师大家,特别是在咱们人杰地灵的江苏,历代教育家层出不穷,各领风骚。


今天是9月10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方志君带您走近江苏的教育名家,和您一起致敬这那些曾经彪炳史册、闪耀星辰的“大先生”。



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前几年,一部名为《无问西东》的电影里,一个小角色的独白曾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戏里的校长对着迷惘的青年,说了这样一番话,也道出了自己对真实的理解。



这个校长就是梅贻琦,祖籍江苏常州,一个中国教育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那一年战火纷飞,日军铁蹄踏碎河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纷纷陷落,满目疮痍。


为了保全中国教育的火种,三所学校举家南迁,最终落地云南昆明并合为一家。这里,便是后来闻名天下的西南联大。


坐镇校长职位的,正是年轻有为的梅贻琦。



在梅校长带领下,一群筚路蓝缕的师生竟然创造了中国教育界独一无二的乌托邦。


当时的教室简陋破旧、常常漏雨,但教课的却都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大师。


大师们食不果腹、常常挨饿,有技术的出去卖艺,实在没办法只好变卖家产。


根据资料显示,当初上课时有敌机在头顶盘旋,师生们只能躲进山里继续,甚至还不忘带上教具:恐龙化石。


时局动荡,但这帮人,不论什么时候,皆是宠辱不惊的样子,恰如梅贻琦校长所说——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在大师之大。”


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西南联大也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记录:


破旧的校舍一共培育了3882名学生,其中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各学科的创始大师、100多位人文大师......


放眼全球,这个成绩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都难有对手。什么叫做奇迹,这便是奇迹。


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当之无愧。


“大师”叶圣陶


1951年秋天,这一年刚入学的孩子领到了一本崭新的书,上面方方正正地写着“语文课本”四个字。


这是”语文“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了新中国的教科书里。



虽然很多人并没有在意到这个细小的改变,但却有个苏州老人为”语文“二字研究了一生。


他就是被称“教育小说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中国语文教师第一人”的叶圣陶。



圣陶的教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当年,初入职场的他年纪很轻,又无上讲台的经验,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却是一个非常有主心骨的人。


他教学的方法跟别人很不一样,他就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和学生唠唠家常,问问他们的家事,为他们整整衣服、理理头发。


渐渐地,学生们也对这个瘦削的小老师敞开心扉。



小学生普遍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古文,叶圣陶发散思维,让学生用白话文讲文言文故事。小学生越学越有意思,越讲越来劲,颇见效果。


想必很多人都跟文脉君一样,小的时候对写作文怕得不得了。


叶圣陶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叫“下水作文”的方法。



何为“下水作文”?意思是“要学生去游泳,老师自己也要下水”。


学生写什么老师写什么,学生什么时候写老师什么时候写,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学生紧张感,也把师生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近。


1980年,叶圣陶同少先队员在一起


叶圣陶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他的故事里没有炮火纷飞,也没有兵荒马乱,但这依然不妨碍他被称为”大师“流传下来。


1923年起叶圣陶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叶圣陶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他创作了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叶圣陶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智慧女神吴贻芳


吴贻芳, 1893年1月26日生于湖北武昌。她是中国第一批在本土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之一,是巴伯奖学金最著名的获得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位动物学女博士,是中国第二位女大学校长,是江苏第一位女副省长。

她执掌金陵女子大学长达23年,“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的说法曾经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她是参加联合国制宪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仅有的女性,也成为了第一位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1979年,她获得母校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颁发的“和平与智慧女神”奖。


1928年,年仅35岁的吴贻芳回国履任金女大校长,成为金女大第一任华人校长。她向新同学介绍校史,在讲到校训“厚生”时,她说:“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富。”

她倡导的办学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理想,不图个人的私利,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互助合作,对社会至诚服务的态度,从爱国主义出发,在各自岗位上,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的人才。

1919年,金女大首届毕业生(左二:吴贻芳)

吴贻芳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她共培育出999名聪明、干练的知识女性,人称“999朵玫瑰”。而这些玫瑰们的园丁,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吴贻芳,为此倾注了巨大的心力,终身未婚,堪称“一代名师”。



成功的大学校长曲钦岳


曲钦岳1984年秋走上南京大学校长岗位,在任期间,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为南京大学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他在1990年的SCI发文量和引用量连续七八年全国第一,使得南京大学在多个指标上领跑全国高校。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成绩上,更重要的是为南京大学注入了精神动力,提供了最好的科研、学术环境,以及优秀的本科生教育。


曲钦岳校长还为南京大学培养了大量的国家级奖项获得者和院士,这些成就都是他在任期间奠定的基础。此外,他的领导和管理为继任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南京大学能够保持其领先地位并持续发展‌。



曲钦岳认为“作为一个校长和领导班子,最可怕的不是七嘴八舌,不是议论纷纷,也不是各种形式的批评与责难,而是教师、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冷漠,是鸦雀无声。”校领导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把机构设置科学化、理顺关系,建立起咨询、决策、审议、执行、监督、评估、反馈等系统。

要提高管理水平,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必须强调集中统一指挥。完全可以说,曲钦岳从担任校长起,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使南大尽快进入国内重点建设大学行列,这显现出他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曲钦岳从1984年到1997年担任校长13年,经过他和整个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南大终于走出低谷而又进入全国重点建设大学行列。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起,南大一直是大陆高校“四强”之一。1992年初李岚清副总理到南大检查指导工作时,曾风趣地笑称南大是中国大学的“四大名旦”之一。

从1992年起,南京大学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论文数首次超过200篇,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从1994年起,南大在被国际学术界引用的论文数,也超过大陆其他高校而居第一。在EI《工程论文索引》方面,南大也跻身大陆高校三甲之列。至1998年底,南大已创造出SCI“七连冠”的业绩。《光明日报》在一篇题为《南京大学基础科学研究奇峰突起》的报道中说:“南京大学的基础科研能有强劲的上升势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1994年11月18日,南京大学继北大、清华之后,通过了国家教委专家组的“211工程”预审,进入国家首批7所“211工程”高校之一。1999年南京大学又进入首批“985工程”。在专家预审会上,曲钦岳说了一段既充满自信又不失清醒的话:“任重而道远,要真正成为国际一流大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要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认为,事在人为,我们必须跨越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高度,我们也有可能跨越这一高度。


关于江苏历史上的名师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详细列举:




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时期吴县人,现在苏州人。范仲淹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教育思想,他把“兴学”当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庆历主政时,他主张教育改革提出的改革举措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为诏令州县兴学,以州县为单位进行发起地方办学;其二为振兴太学,其三为改革科举考试方法。自此,庆历兴学激发了地方办学的热潮。而后来,全国各地奉召建学成为常态,地方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范仲淹在办府学之初,就有“左庙右学”的建筑格局,而苏州即使是当代,这样的传统也一直延续。



胡瑗

北宋时期出生于南通如皋的教育家,被誉为“安定先生”。他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将实用知识和自然学科纳入官学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实地考察和学生身心愉悦,是体育、美育的先驱。



王艮

明代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倡导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普及至社会各阶层。他提出的“快乐学习”理念,通过《乐学歌》广泛传播,对中国教育史产生深远影响。



张謇

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他在南通创办了一系列新式学校,涵盖小学、中学、师范及高校,对近代江苏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陶行知

陶行知虽然非江苏籍,但他在江苏求学并度过教育生涯的重要时光。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理念,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等教育机构,致力于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



陈鹤琴

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在南京鼓楼幼稚园等工作,总结出“活教育”理论体系,强调教育应与生活、自然紧密联系,对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斯霞

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她在南京 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执教多年,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厚的爱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吕叔湘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在语言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并长期关注中小学语文 教学,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顾明远

顾明远江苏江阴人,当代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有所建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如果你也为先生们的精神所感动,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谨以此文献给普天之下辛勤耕耘的园丁们,祝你们教师节快乐!


扫码关注

张家港史志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自方志江苏,版权归创作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张家港史志
宣传张家港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最新成果、资料征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