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遇台风,古人怎么过节?

政务   2024-09-17 07:01   江苏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本应是家家户户团圆赏月的美好时刻,然而今年的中秋节却被一个不速之客——台风搅得一团糟。台风的到来不仅打乱了人们的节日计划,还给多个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其实,古代的台风也很多,古人们是否也会在中秋遇上台风?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全年每个月.都可能有热带气旋出现。热带气旋出现最多的月份为7—10月,近50年资料统计,在这几个月出现的总数占全年总数的68%,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台风是发生在7—l0月,其中尤以8月为最盛期,其次是9月,1—4月出现次数较少,2月为最少。此外在南海生成或从太平洋移进南海的热带气旋,9—10月是其旺季。


江苏位于西太平洋沿岸,台风自然是“常客”。



据《江苏省志·气象志》记载,百余年来,台风影响的频次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在19世纪80年代前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为多影响期;19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至90年代,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6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后期则为少影响期。


这一百多年中,影响江苏的台风均出现在5—11月,其中以7、8、9三个月最多,占全年的83%~89%,尤以8月为最多,占全年的36%~39%。影响江苏的台风最早为1961年5月18—20日,最晚为1972年11月9—10日。2018年,江苏接连遭受5次台风的严重影响,史所罕见。2024年,盛夏无台风,9月中旬才侵扰江苏,但从历史记录来看,亦属常规时间段。


2024年9月15日,苏州市西园路


01
古代文献关于台风的记载


中国古代的史书和地方志中有众多关于台风的详细记载和描述。《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就有关于“八风”的形象描绘,说明两千多年前对风的观测研究已相当细致。但是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条件的制约,对台风成因的记载和说明甚少。


江村风雨图 明·吕文英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南朝刘宋时期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解释台风:“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九世纪的《岭南异物志》谈到台风到来前会出现一种特别的风,称为“炼风”,即大风暴来临前的微弱之风。唐朝郑熊撰写的《番禺杂记》对“炼风”也有记载:“飓风将发,有微风细雨,先缓后急,谓之炼风。”《岭南杂记》中对台风的描述更加详细:“台甚于飓,而飓急于台。飓无常期,台经旬日。自九月至冬,多北风,偶或有台,亦骤如春飓。”其中“岭南”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唐朝时还包括了曾属于中国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从这些历史记载来看,岭南也是台风多发和容易登陆的区域。


历史上台风灾害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元大德五年(1301年)记载:“七月初一,大风,屋瓦皆飞,海大溢,潮高四五丈,杀人畜,坏庐舍,漂没人口一万七千余。”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亦记载:“八月三日,飓风、潮溢,居民溺死无算。骤雨连宵,浦潮相接,上海城内水高五尺多,乡民船行田中,花豆皆腐,大疫。”可见,历史上台风多发生于农历7月和8月。由于对台风的防御手段有限,一旦台风发生,就会对城市建筑、农业造成巨大破坏,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引发衍生的人畜病疫。



一些地方志关于台风的描述更加生动。《苏州地方志》中记载:“三国(吴)太平元年(256年),八月朔,大风拔木,太湖溢,平地水高8尺。唐长庆二年(822年)大雨,太湖溢,平地乘舟。唐长庆四年(824年)夏,太湖溢。”足见台风登陆后的影响巨大,大风吹倒了树木,携带的雨水使太湖水位上涨,原本平坦的地势都可以泛舟了。


对于临海的泉州,地方志中这样描述台风:“弘治六年(1493年)七月初三日,泉州自卯至申时,风雨大作,扬沙走石,开元寺西塔葫芦倾覆,折林木无数,城铺粉堞颓十分之九,坏官私庐舍商舶民船不可胜计。”明确台风的影响从早上五六点持续到下午四五点,带来巨大的风雨,对宗教建筑、城市商铺、民舍、船舶都造成巨大的破坏。


02
古人如何预测和应对台风


古人常依据风向、动物异象等预测台风,比如“东风转北,搓绳缚屋”,大量浅海鱼类上浮,较大的深海鱼来到浅海等,都预示着台风即将来临。



为了有效应对台风,古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常根据一些天象和物象的征兆来预测台风。除了前文提到的“炼风”,《岭表录》中记载:“夏秋之间,有晕如虹,谓之飓母,必有飓风。”“飓母”也称“台母”,是福建等沿海渔民根据天空现象观测台风的一种经验,当台风中心距离海岸大约五六百公里时,沿海处可以看到东方天边散布着如乱丝一般的云朵,从地平线像扇子似地四散开来(气象学上称辐辏状卷云),约六七千米高,且在早晚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霞,渔民看到这种彩霞,便知台风即将来临。


古人也常根据风向来预测台风。渔民中流传着“一斗东风三斗雨”“六月北风,水浸鸡笼”等谚语,“三斗雨”“水浸鸡笼”均指台风雨。台风多半来自东南方的广大洋面,当某地受台风前半圈外围气流影响,出现西、北、东三个方位的风向,且要持续半天到一天以上时,即成为台风来临的预兆,谚语“东风转北,搓绳缚屋”也是这个意思。民间还有“海底照月主大风”的经验,是指有时台风来临前,有的地方几乎是静风,海面上平静如镜,月影清晰倒映于海中。


风神 明刊本《三教搜神源流大全》


古人还会借助动物的异常现象预测台风到来,如夜光虫、角藻、磷虾等发光浮游生物以及寄生有磷细菌的某些鱼类,台风来临前两三天上浮至海水表层,远远看去产生点点、片片的磷光,不停闪烁,时沉时浮,谓之“海火”或“浮海灯”;亦或大量浅海鱼类上浮,较大的深海鱼来到浅海,还能看见海豚、鲸等,甚至海蛇等底栖生物浮上海面缠结成团;大群海鸟朝陆地方向疾飞,有的疲惫的海鸟跌落在船上或海面上,或群歇在甲板上,任凭驱逐也不肯离去。



通过预测,做到未雨绸缪是古人应对台风的主要方式。古时人们多聚集在长江和黄河流域,近海南方地区居民人数相对较少,台风对整个国家的影响相对于现代来说较小。古代沿海大多是渔民,凭借丰富的天气经验,在台风到来前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渔民不出海捕鱼,将船只移至避风港,加固船舶和临海建筑物。如果情况不妙或难以度过危险,会舍弃家园,躲进山洞,待台风过后再重建家园。古时渔民为便于生产生活和迁移,居住的房屋较为简易,沿海更难见高层建筑,重建时只需把毁坏的屋顶重新架起,几天工夫而已,不像现代建筑所用材料多是混凝土或钢筋砖块,台风过后的重建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03
古代台风的中秋节如何过


在古代,当皓月当空的中秋佳节与狂野不羁的台风不期而遇,那是一幅既矛盾又和谐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古老的节日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挑战。在这样的夜晚,古人的中秋庆祝,便如同在风雨中绽放的花朵,虽经历波折,却更显坚韧与美丽。


摄于民国时期的台风灾害情景

20世纪早期,一场台风袭击上海,图为外滩江边被冲上堤岸的船只和各种残破的遗骸


1、避风港里的温馨团聚


台风如巨龙般在夜空中咆哮,卷起千堆雪,而家家户户则成了这狂风巨浪中的温馨避风港。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庞,大人们围坐一起,讲述着古老传说与家族往事,孩子们则瞪大眼睛,听得入迷,偶尔还插话问上几句,引得全屋笑声连连。月饼的香甜与瓜果的清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特殊夜晚最温馨的味道。


2、简化而不失庄重的祭月仪式


窗外风雨交加,室内却是一片宁静。古人没有因台风的肆虐而放弃祭月的传统,只是将仪式简化,更加注重内心的虔诚。他们在家中找一处避风之地,轻轻放上几块月饼,几束鲜花,闭目凝神,默默祈愿家人安康,五谷丰登。那一刻,即便没有明亮的月光照耀,但每个人心中都亮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清人绘 胤禛十二月景行乐图轴之《八月赏月》。来源/故宫博物院


其实,古人更有乐观主义的思想,他们把台风带来的自然景观潮水,也作为一种大自然的馈赠,去欣赏、去膜拜,逐步转变为一种中秋观潮的习俗。


中秋观潮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详细的记述。这一习俗在汉以后逐渐盛行,到了宋代,特别是在钱塘江上,观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中秋活动。


3、诗词歌赋中的情感宣泄


文人雅士们,面对这独特的景象,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他们或站在窗前,凝视着被风雨模糊的夜空,或执笔疾书,将这份复杂的情感化作文字,流淌在纸上。诗词中既有对台风威力的敬畏,也有对中秋团圆的渴望,更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这些作品,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风雨交加夜晚的独特魅力。比如,宋代秦观就写过描述暴雨台风的诗词:“一雨复一阳,苍茫飓风发。怒号兼昼夜,山海为颠蹶。云何大块噫,乃尔不可遏。黎明众窍虚,白日丽空阔”。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表达了对观潮这一习俗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4、灾后互助的温情瞬间


若台风过后,家园受损,各地官员会在台风过境后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各地受灾情况,再形成一个巡查报告并呈报给所属省份督抚,再由督抚上报朝廷,经批准后开始赈灾。对于民众中秋之夜便多了一份别样的温情。邻里间不分彼此,相互帮助,修缮房屋,清理道路。在这样的时刻,一块月饼,一杯热茶,都显得格外珍贵,因为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人与人之间温暖与关怀的象征。大家围坐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共同期待着风雨过后的彩虹。


宋 瑶台步月图页。来源/故宫博物院


有些地方,还把对抗风灾的故事转化为民俗。比如,香港铜锣湾大坑的舞火龙活动,就是源自于1880年中秋节前夕的台风。当晚台风吹袭大坑村,有一条大蟒蛇吞食村里的家畜,给村民合力打死于破屋内。翌日,台风过后,大蟒蛇尸体失踪,大坑村发生瘟疫,引致生命损失。当时居民为求消灾解困,以珍珠草织成长龙,连续三晚烧鞭炮、舞火龙,之后灾祸真的绝迹,于是这项风俗就沿袭下来,成为香港节日的一道风景。


总之,古代台风中的中秋,虽充满了挑战与不易,却也因人们的坚韧、乐观与团结,而显得格外动人。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扫码关注

张家港史志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自方志江苏,版权归创作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张家港史志
宣传张家港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最新成果、资料征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