圄腰

政务   2024-10-23 15:57   江苏  


圄  腰

作者:黄建香

    近年来,汉服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与推崇,它不仅形式多样颜色艳丽,而且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汉服的基本形制主要有‌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等,每种汉服都有其非凡的寓意。时下最流行的装扮要数簪花马面裙了,年轻姑娘们或在重大节日、或在热门景点,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手拿团扇,摇曳生姿,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对我最有吸引力的,非马面裙莫属,因为它让我想起了家乡的一件好物——圄腰。

图丨蓝色织金妆花缎裙(明代马面裙)

    我的家乡在张家港东北部的乐余地区,在我的记忆中,老一辈人总喜欢穿戴一种像马面裙一样的老式物件,当地人用崇明土话称之为“圄腰”。圄腰就像乡村版的马面裙,没有华丽的颜色和精美的图案,没有褶皱,甚至没有良好的质地,就靠着几块老土布,圄腰就这样诞生了。想必圄腰的发明者更注重的是它的实用性,而在外观上没有较多的讲究。找一块长方形的土布,长度一般从腰间延伸至脚踝,宽度可以挡住前半身,在腰间那条边的两端对称缝制出两条系在腰间的束腰带,圄腰就制作好了。选择做圄腰的土布一般有蓝、黑两色,也有白色的,穿在身上,像是一个加长版的围裙。圄腰除了具有在干农活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弄脏衣服的功能外,在我的家乡派到的最大的用场要数作为拾棉花的工具。

图丨圄腰

    印象中,每年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大家就要去田里拾棉花。下田前,穿戴好圄腰,把下面垂到脚踝处的两个布角提上来,交叉打个结,拾棉花的简易工具就制作好了。棉花田里的棉花一排排整齐分布着,上面的很多棉花骨朵已经裂开,你需要钻进相邻的两排棉花丛中,两只手左右开弓,用手把棉花骨朵里的棉花掏出来放进布兜里。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当你亲自踏进田间就会发现,两边的棉花杆子以及裂开的棉花骨朵荚很是扎人,你手里根本不好拿东西,而且,如果你把拾的棉花放进塑料袋或者其他材质的袋子里,还没等你出来,袋子早已被扎得千疮百孔。因此,圄腰这个融合了腰包和布兜的绝佳设计,既能让拾棉花者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又具有极强的储货功能,它的容量最起码在棉花产量极高的季节保证采到一行棉花来回。当圄腰变成的布兜储存满时,你需要走出田间,在田埂上把圄腰里面的棉花转移到更大的储物袋里。圄腰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劳动效率,又很轻便,方便随身携带,所以它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当然,圄腰除了上述用途外,还有其他广泛的用途:比如,与袖套同穿时,圄腰可以起到挡灰尘的作用,里面的衣服就不容易弄脏,这个用途和围裙类似;气候不寒冷时,带孩子去田里干农活,孩子玩累睡着了,圄腰就可以一半铺地上一半盖身上,充当孩子的简易垫盖被;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给坐在自行车前面横杠上的孩子充当外套或者帽子防风,孩子被圄腰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当地女子出嫁时,陪嫁的嫁妆内总有几件绣着红线的崭新的靛青色圄腰……在我们当地,人们对圄腰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和感。我的老外公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每天都有下地干活的习惯,生前一直喜欢穿一件米白色圄腰,以至于在外公去世很久后,有一次做梦,我都能梦见他穿着那件圄腰的形象。

    而现在在我们当地,已经鲜少有人种棉花了,不种棉花也就谈不上拾棉花,不拾棉花也就记不起圄腰这个老物件了。圄腰也就这样被束之高阁,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了老一辈独有的记忆。但是,作为后辈,我们不应该忘记它,它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代表着过去的审美,凝聚着我们沙上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翻出家里的圄腰,我要把它一直珍藏下去,把老一辈的优秀品质传承和发扬下去,让圄腰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审核|汪丽菁

 发布|沈佳


长期

征稿


    投稿以弘扬张家港市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宣传张家港党史地情、展示地域风土人情,讲述张家港故事为主。同时,也欢迎以年节假期、重要时间节点、节气为题的投稿。

01




因篇幅原因,每篇文章字数限制在1500—3000字。自行配图,每篇文章不少于3张,引用网络图片请注明来源,避免版权问题。

02




优先录用原创和首发稿件(没有在公开平台发表过)

03




投稿文章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联系电话:58682654

QQ邮箱:505741433@qq.com


欢迎关注张家港史志


▍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

张家港史志
宣传张家港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最新成果、资料征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