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达文献
阳离子交换(Cation Exchange, CE)反应作为经典的纳米合成方法,在多组分复杂结构的纳米材料制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理论对CE过程的描述主要局限于刻板的“刻蚀-吸附”机制,难以解释某些体系中实际观察到的独特现象。因此,探究CE反应的内在驱动机制,对推动其在催化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简介
该研究首次通过溶剂化效应深入解析了CE反应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目标阳离子的结构从M-Cl向M-O/OH转化是实现CE反应的关键,且该过程受温度、溶液pH和模板缺陷等因素显著影响。通过这一新机制,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Pt-free CoRuSn(OH)x催化剂,其在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中的质量活性和功率密度均超过商业PtRu/C催化剂,为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亮点
机制突破:首次揭示CE反应依赖目标离子的结构转化,颠覆了传统的“刻蚀-吸附”理论。
高效催化剂:Pt-free CoRuSn(OH)x催化剂的质量活性高达15.0 A mgRu⁻¹,功率密度为11.6 W mgRu⁻¹,显著优于商业PtRu/C。
多元验证:通过实验观察、原位光谱及理论模拟全面阐明了CE反应的溶剂化效应驱动机制,并验证其在多种金属离子体系中的普适性。
配图精析
图1:CE反应的溶剂化效应驱动机制
图示了Ru和Pt离子在溶液中从M-Cl向M-O/OH转化的过程,并通过EXAFS光谱揭示了温度对该结构转化的关键影响。
图2:模板与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元素分布图和XANES光谱显示,CoSn(OH)₆模板中的Co位点优先与溶剂化的Ru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形成CoRuSn(OH)x。
图3:动力学模拟验证
AIMD模拟揭示了溶剂化过程中M-Cl键断裂的能垒及M-O/OH结构在模板表面吸附的稳定性,进一步支持了实验结果。
图4:CE在多金属体系中的普适性
测试了Pd、Ir、Rh等多种贵金属离子的CE反应,结果表明M-Cl向M-O/OH转化是CE反应的普遍驱动力。
图5:催化性能测试
CoRuSn(OH)x在HOR反应中的质量活性显著高于商业催化剂,并在AEMFC中展现了优异的CO耐受性和长期稳定性。
图6:原位表征揭示催化机理
原位XANES与DFT计算表明,Ru位点在反应过程中经历了电子态的动态调控,从而实现了对H和OH的优化吸附。
展望
本研究通过溶剂化效应解析了CE反应的内在驱动机制,为多组分纳米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方法。未来,这一策略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复杂纳米材料的合成,为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
文献信息
标题:Solvation Effect-Determined Mechanisms of Cation Exchange Reactions for Efficient Multicomponent Nanocatalysts
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2418248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8248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文献~
声明:更多内容请参考原文,如有侵权,后台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