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达文献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CO₂RR)是将CO₂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绿色技术。然而,传统中性或碱性介质中的MEA(膜电极组装体)电解槽面临碳酸盐生成导致的CO₂利用效率下降和碳效率低的瓶颈。此外,酸性MEA虽能抑制碳酸盐生成,但却因氢析出反应(HER)的竞争而显著降低了CO₂RR的选择性。
成果简介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超疏气聚乙烯亚胺(PEI)水凝胶的缓冲层,通过调控阳极微环境,有效提高了CO₂RR的碳效率。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实现了在双极膜(BPM)和阳离子交换膜(CEM)MEA中单程CO₂利用率分别为81%和77%,大幅突破了传统MEA的碳效率极限。该研究为CO₂RR工业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界面工程策略。
研究亮点
突破碳效率极限:实现了单程利用率81%,超越传统碳酸盐限制的理论极限(50%)。
高效CO₂传质:通过优化PEI水凝胶孔隙率,提高了局部CO₂的再生与传质效率。
抗酸性挑战:在酸性条件下保持高效碳还原,同时抑制HER反应。
工业化潜力:MEA电解槽的能效高达37%,展现出强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配图精析
图1:超疏气水凝胶缓冲层的设计与表征
展示了PEI水凝胶的合成及其与Ag气体扩散电极的结合结构。能量散射谱图证实了均匀的CsHCO₃分布。
图2:PEI浓度对缓冲层性能的影响
不同PEI浓度条件下的孔隙率与电池内阻的关系,以及最佳浓度(2.1% PEI)下的最低内阻与最佳碳效率。
图3:酸性MEA中的CO₂还原性能
测试了在pH为0.5条件下,缓冲层如何提高CO₂单程利用率,并维持长期操作的稳定性。
图4:CO₂再生与传质机制的COMSOL模拟
模拟展示了PEI水凝胶层在不同孔隙率下对CO₂浓度与pH的分布影响,揭示了缓冲层的再生机制。
图5:不同MEA系统的能效与碳效率对比
将基于BPM、CEM和AEM的MEA在碳效率和能效上的表现进行系统对比,凸显了PEI缓冲层策略的优越性。
展望
本研究通过超疏气水凝胶缓冲层的界面工程,显著提高了CO₂RR的碳效率和能效,为传统MEA面临的碳酸盐生成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未来,该策略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电化学反应体系,为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文献信息
标题:Engineering the catalyst interface enables high carbon efficiency in both cation-exchange and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lyzers
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DOI:10.1016/j.apcatb.2024.124691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4.124691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文献~
声明:更多内容请参考原文,如有侵权,后台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