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达文献
酸性氧析出反应(OER)是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中关键的电化学过程,其高效运行对于清洁氢气生产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用于酸性OER的钌基催化剂因在酸性环境中钌易溶解而面临稳定性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铈掺杂的钌氧化物(Ce@RuO₂)纳米粒子,并将其均匀分布在钴-氮掺杂碳(Co-N-C)载体上。该催化剂在10 mA cm⁻²电流密度下展现出150 mV的超低过电位和1000小时的长时间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钌基催化剂。
成果简介
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发现铈掺杂有效增强了钌氧化物的电子结构,使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形成能提升,抑制了钌在酸性环境中的溶解。此外,钴-氮掺杂碳载体进一步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使其在高电流密度和长时间运行中保持优异的性能。该催化剂在单电池PEM-WE装置中在200 mA cm⁻²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1000小时,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研究亮点
铈掺杂增强氧空位稳定性:铈掺杂提高了氧空位形成能,有效抑制了钌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提升了稳定性。
钴-氮掺杂碳载体的作用:载体通过电子转移增强了铈掺杂钌氧化物的电化学活性。
超高活性和稳定性:在10 mA cm⁻²和200 mA cm⁻²的高电流密度下,催化剂表现出极低的过电位和超长的稳定性。
配图精析
图1:展示了Ce@RuO₂/CoNC的合成示意图及材料的晶体结构。
图2:XRD和TEM等表征结果,确认了Ce成功掺入RuO₂晶格。
图3:XPS及XANES分析揭示了Ce掺杂对Ru电子结构的影响。
图4:电化学测试结果,包含LSV曲线和Tafel斜率,表明Ce@RuO₂/CoNC的优异OER性能。
图5:EIS谱图显示在不同电位下的电荷传递阻抗,进一步佐证催化剂的高效OER动力学。
图6:IRRAS和DFT计算结果解析了Ce掺杂对OER反应路径的影响,提供了对催化活性增强的理论支撑。
展望
该研究通过铈掺杂和载体协同调控,实现了钌氧化物在酸性OER中的超高活性和稳定性,为钌基电催化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随着进一步优化掺杂和载体设计,该类催化剂有望在清洁能源生产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文献信息
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2408714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8714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文献~
声明:更多内容请参考原文,如有侵权,后台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