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委社会工作部举办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训班,具体设有行业学者的专题讲座、资深实务工作者的案例分享、跨区域的参访交流、小组工作体验等环节,140余名学员参加。
▲杭州市拱墅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训班现场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东辉
培训班上,顾东辉以《中国社会工作的守正和创新》为主题,分析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两大特征,即包含了技术、人群、问题、场域四位一体的人境共优特征,以及包含了助人利他、促进美好和助者增能的多为功能,分享了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守正和创新的理解,在“道”上要悟行社工和组织的双轮驱动和专业增能,在“术”上要规范化实操和悟行“社会交代”,并注重新时代中央社会工作部建设下社会工作的创新,要领悟“人在境中”优势、拓展实务要素、突破“场域、领域、系统和本土”四个圈层,探索数字利他、倡导主动自助。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苗青
苗青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澄清了第三次分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志愿服务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如何解决志愿服务不够专业的问题,提出“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做制片人,不要做导演,不要当演员”的建议,倡导多元力量合作,推动社会形成波澜壮阔的志愿服务生态,并强调了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事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郎友兴
郎友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基层治理与社区建设》主题,认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需要以“大社区观”的思维构建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形成一个基层治理共同体。我国社会工作的重建与政府建设目标及宏大叙事紧密相连,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体制到社会治理,这个过程是“社会”不断被确认与展开的历程。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自主性的领域,社会工作是其中的制度性要件、构成性要素和专业性力量。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寻找社会工作者行政化与专业性的平衡。
▲杭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副教授彭何芬
彭何芬聚焦《共同富裕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主题,认为发展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互帮互助意识与能力”建设,这种建设即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的路径,也是打造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过程,并强调共同富裕背景下,基层治理与服务的视角更需要关注人的“精神与感受”。她倡导在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背景下,掌握专业技能、改善民生服务质量、促进居民自治,是社会工作人才对党和政府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要求的积极回应。
▲江苏省苏州市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苏州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胡跃忠
王增贤围绕《社区共同体建设与案例分析》主题,详细阐述社区共同体的定义、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等,并结合青林湾社区转型的案例,提出了智能摄像头改造的创新解决方案,让居民资源和社会资源联动,极大丰富了社区资源。
培训班还设置了实地走访环节。学员们跨区域实地参观了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缤纷未来社区、上城区九堡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站)和九堡街道“九哥九姐”全国先进典型四个一百志愿服务平台,考察了社区多元服务场景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等内容,以及社会组织发展与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培训班学员实地走访
培训班还邀请了杭州芋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团队为140名学员开展了线下小组团建体验式学习活动,并以“世界咖啡屋”的学习方式分享成果。
▲线下小组建设活动现场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周佩滢
在这里,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