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案例丨社工助工业园区职工科学“带娃”

职场   2024-11-20 11:58   北京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中,在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方面,要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等的积极作用,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以多种形式为家庭提供育儿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创建安全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大力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

下面分享一则项目案例,看社工如何在工业园区开展早教服务,帮助职工科学“带娃”。


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大工业区是特色的功能性工业园区,占地222万平方米,辖区内有400余家企业,覆盖职工群众近10万人。其中,双职工家庭约2万户,园区规划主要以厂房、住宅宿舍、少量公共配套设施组成。为更好地服务园区内企业及职工,政府还为园区配备街道级、园区型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儿童乐园、党建书吧、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安排专业社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服务。
01
需求导向:深入了解职工育儿困境

“请问您的孩子几岁了?”“您对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哪类服务比较感兴趣?”“您认为中心还有哪些服务需要改善?”……这是社工入驻服务期间,针对职工家庭设计的调研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园区内有0—6岁婴幼儿的职工家庭超过半数,其中有早期教育服务需求的家庭占36%。

为更加深入了解这一职工群体的需求,社工随后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结果显示,职工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专业机构提供的早教服务大多课程费用较高,无法支撑职工家长长期性的课程需要。第二,园区内现存的大部分早教机构专业性不够,教育服务质量不达标。“很多早教机构自称会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早教服务,推出了很多课程内容,其实就是贩卖教育焦虑,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会把服务说得天花乱坠,细问之下才发现他们对早教这一块根本不了解。”曾带着婴幼儿参加过早教机构服务的职工家长这样表示。第三,公益资源名额较少。虽然园区周边有一些公益资源,比如党群服务中心、妇联等,但这类资源一般开放名额较少,经常存在“抢不到”的情况。第四,缺乏全面的育儿资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职工经常会面临隔代养育观念不一致、照顾压力无法排解等问题,但身边没有相关支持资源的获取方式。
02
品牌打造:建立早教服务体系

结合了解到的职工需求和问题,社工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依据,以个性需求、亲职辅导、关系促进及能力提升为服务内容,打造品牌化项目,助力园区搭建育儿服务体系,并通过不同层面的介入,拓展职工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其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社工在“我爱我家”亲子课堂倾听孩子心声

提供一对一咨询、一对多团体辅导活动。针对职工家庭,社工提供一对一咨询、一对多团体辅导。其中,一对一咨询以个性化问题为主,采用预约制的方式进行,每周固定一天开放2个名额,每次咨询时间为1.5小时,由社工负责提供咨询服务;一对多团体辅导则以基础且共性的教育问题为主,通过链接拥有中级育婴师资格的社工资源,为职工家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上述两种方式从不同层面解决职工家长在育儿方面的问题,引导职工家庭改善原有的育儿观念,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早教环境。

打造亲子成长乐园。根据婴幼儿智能发展的五大能区(大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能力),社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亲子类活动,包括感统训练、绘本教育、亲子手工等,增加婴幼儿与家长的有效互动,以互动来促进婴幼儿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变化,提升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进而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社工链接能人资源,针对幼小衔接的孩子连续3年开展专注力培训,共计服务100多名孩子,获得职工家长的一致好评。

搭建早教育儿“微课堂”平台。根据园区职工需求,社工组织开展线下教育课程活动,如正面管教、亲密关系培养等技能提升课程。今年,社工培育了一支18人组成的阅读指导师队伍,开展亲子绘本阅读活动41场,服务1000余人次。此外,社工还搭建了职工家长育儿群,定期发布育儿小知识,组织职工家长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分享育儿经验。
03
专业介入: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个人层面,强化支持网络效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工注重从职工家长支持网络的规模、支援的情况和质量、支援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协助职工家长发现个人支持网络中能够提供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的成员,并鼓励其加强与支持成员的联系。为巩固互助网络,社工开展了8节“启智摇篮”小组学习活动,挖掘有共性需求及经历的职工家长,为他们普及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同阶段的喂养方法及保健护理知识,促进职工家长深入交流,扩大社会支持网络规模。

▲社工组织开展“启智摇篮”亲子早教活动

园区层面,联动多方资源主体参与。虽然园区内设了职能部门,但考虑到各部门职责和服务的不同,社工重新划分资源支持主体,除了把相关部门,包括妇联、党群服务中心等转变为资源支持方外,还把园区内有合作意愿的早教机构列为资源主体。在充分了解各方资源主体能力的基础上,社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服务效果最大化。比如,将职能部门可提供的经费和场地、早教机构可提供的专业服务等资源,全部整合到项目服务中。考虑到项目前期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社工联动职工家长、早教机构共同商议,最终确立了“9.9公益服务”模式,职工每次只需支付9.9元就可接受早教服务。这种由职工家长购买部分专业服务,早教机构最大限度让利的服务模式,既避免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减轻了职工的教育成本压力,也为早教机构提供了一个宣传品牌和参与公益的机会。

社会组织层面,提供社工专业服务。社工作为项目的主导策划,从职工需求出发定制专业服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个案、小组、社区活动。比如,社工通过开展音乐绘本活动,以音乐律动、故事阅读、亲子互动的方式,促使职工在活动中学习早教育儿方面的技巧。

政府层面,参与政策传播及倡导。“原来我们家符合育儿补贴金的申请条件,以前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怎么申请。”园区职工何女士说。社工在日常服务中发现有不少职工对政府出台的针对婴幼儿家庭的普惠性福利政策是不了解的。为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工以早教育儿“微课堂”为服务平台,全面收集职工关于政策咨询类的问题和建议,并反馈给相应职能部门。同时,社工也利用服务平台发布一些最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帮助有需要的职工及时了解和接收相关信息。

04
项目运营的实践成效与启示

优化园区早教服务模式。社工以项目开展为契机,积极探索早教育儿服务体系;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指导,从个人、园区、社会组织、政府层面进行介入,联动多方资源主体共同参与项目,带动职工家庭互助学习。通过建立育儿交流群、搭建互动平台,拓展职工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其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社工开展园区阅读指导师培育活动

回应职工早教服务需求。职工获取的育儿支持大多以生活协助为主,如对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育儿问题指导等,较少有为婴幼儿提供全面、系统且专业的早期教育服务,而且职工在面临育儿焦虑情绪、亲子关系处理、专业早教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以职工需求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其在育儿方面存在的需求和问题,及时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指导和专业服务支持。

推动早教普惠性服务供给。项目实施后期以每人9.9元一节课的形式开展早教服务,为园区内早教普惠性服务供给提供了示范。“以前总是想要为职工群体开展一些公益性服务,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通过公益价格进行服务购买,既降低了机构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又减轻了职工在育儿方面的压力。”合作的园区早教机构负责人表示。

项目的开展有效回应了园区职工的早教育儿需求,充分发挥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丰富了社工在企业服务中的实践经验。下一步,社工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早教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注重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积极链接与挖掘园区内外部资源,为帮助园区职工科学“带娃”提供专业支持。

更多精彩案例,点击这里订阅《中国社会工作》

作者单位:深圳市新现代社工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8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往期推荐




家庭服务案例丨宝妈和青春期儿子关系僵化,社工的“破冰”之旅

信访服务案例丨重病退役军人极端执念终放下

END


微信/杂志责编:李海雁

制作:谢霄
审校:徐蕴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发展

喜欢本文,点赞、分享在看哦!

中国社会工作
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刊,全国社会工作行业影响力媒体,权威社会工作知识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