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行知路上
实践是一本天书,是一本活书,没有实践,就没有原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
今日推荐
杨瑞清
作者介绍
杨瑞清,1963年6月出生于南京市浦口区,是一位深耕乡村教育41年的杰出教育家。1981年,他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毕业后,毅然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偏僻的江浦县五里村的五里小学(后更名为行知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至今。他始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探索出了一条现代乡村学校独具特色的时代新人培育之路。他开设了行知实验班,进行不留级实验,并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同时,他还创立了行知基地,开设“三农”系列课程,使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提升“三观”。在赏识教育方面,他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他的教育成果丰硕,主编了“行知教育实验丛书”,并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包括全国先进工作者、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杨瑞清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人
谌莉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第二党支部
党员教师
《走在行知路上》是一本深刻探讨教育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著作,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深入思考,展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影响。本书不仅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还提出了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反思与改进建议,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阅读此书,我深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与成长的陪伴。
原文经典
迄今为止,人类好像已经端正了对大自然的态度,明白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但人类还应该端正对生命的态度,既强调开发生命潜能,又强调保护生命资源,形成教育生态意识,从而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成长。
现行教育显然存在着强调开发而忽视、忘记保护的倾向。人们总是执著地认为,生命潜能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似乎是开发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对待孩子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装的知识越满越好,考的分数越高越好,越听话越好,越成熟越好,越出名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为了获得这些而失去善良、自信、快乐,失去求知欲、主动性、创造性,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开发早一点迟一点、多一点少一点,应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保护的意识则应该人人确立,时时确立,处处确立。开发是相对的,保护是绝对的——如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会从根本上制约发展一样,生命资源遭到破坏,会从根本上阻碍人一生的成长。
农村学校搞教育科研当然要读书,而且要大量地读书,读书太重要了。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实践更重要。实践是一本天书,是一本活书,没有实践,就没有原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我们要重视收集书本上的信息,要开放地吸收,也要大胆地怀疑,要防止被误导。我们更要忠于实践,重视捕捉实践中的信息。
一谈到师德,人们容易觉得它是冷冰冰的,是束缚人、教训人的,但是我告诉大家,师德给予我的感觉却是温暖的,师德是呵护人的,指引人的,按照师德的要求和指引去做教师,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更大的快乐。我觉得师德的本质还是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师德。我们过去理解这个爱,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理解,就是“要爱”,认为只要有爱,就算有师德了。但是我们发现,平常我们也爱孩子,也爱学生,为什么有的爱反而变成“害”了呢?我们的父母亲也都爱孩子,为什么父母总对孩子说“为你好”,孩子却说“受不了”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协调,这种反差呢?所以我觉得师德,还应该在“要爱”的基础上往前走,还要做到“会爱”。师德要求我们会爱,要求我们按规律去教孩子,要让孩子切切实实感觉到被爱,让孩子感到生命得到了呵护,让孩子有前进的动力。同时我又想,师德还要求我们“博爱”,不能像过去那样以为只要爱孩子就行了。有的教师,常常把家长喊到学校,教师坐在那,家长站在那,教师就教训着家长:“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你的孩子怎么这么淘气!”我觉得这不是师德,这样做不符合师德的要求。师德还要求教师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不仅要爱孩子,还要爱孩子的家长,爱我们社区的老百姓;不仅要爱我们这个社区,还要爱国家,爱人类。有了一颗博爱之心,你的师德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我们认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在学校,学校起码应当是老百姓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学校一旦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老百姓的精神得到滋养之后,又会为小学教育创造非常好的环境,提供非常好的资源。孩子生活在老百姓当中,老百姓不成长,他们就不会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反过来,小孩子也是“小先生”,这些小天使们天天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他们都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是引领家长、促进家长成长的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学校作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并不需要他们做礼拜似的定期往学校跑,他们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把心交给了学校,就是把希望托付给了学校。我们无论如何要让老百姓感觉到学校是文明的地方,是公正的地方,是美丽的地方,是有知识的地方,是讲道德的地方,要让老百姓通过学校看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要让学校成为一面文化的旗帜,在绿色的乡间高高飘扬,在老百姓的心中高高飘扬!
坚持、感激、成长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才能够坚持;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才能够感激;处理好行与知的关系,才能够成长。坚持、感激、成长三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不可以割裂开来分别对待。我是在坚持、感激、成长的状态中走过来的,我还将弘扬行知精神,在坚持、感激、成长的状态中走向未来。
学习感悟
最早得到杨瑞清所著的《走在行知路上》这本书,是2016年10月份去上海进行一个英语培训,走进杨瑞清任职了41年的学校,听他讲述那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我的内心犹如被春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听完讲座,意犹未尽,果断买下这本书,想从中去寻找更多的温暖故事。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之路,也让我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书中,杨瑞清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诠释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伟大教育思想。他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扎根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行知教育理念,为乡村孩子带来了知识和希望。
“生活即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在科学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科学奥秘。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社会即学校”,提醒我们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之内。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拓宽他们的视野。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同时也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做合一”,强调了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数学课上,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在手工课上,让学生制作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杨瑞清老师的故事也让我深受感动。他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在教育路上,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杨瑞清老师为榜样,努力践行行知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学习笔记
编 辑 | 姚 悦
审 核 | 杨华丽
审 签 | 兰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