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九九,福气永九

文摘   2024-10-11 09:52   内蒙古  


重阳九九,福气永九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重阳节,也叫作登高节,由此可见登高远眺活动是重阳节必须进行的活动。在城市里面的人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外出登山,一来锻炼身体,以景养情;二来过一个真正意义的重阳节。

2、放风筝

重阳节结伴放风筝也是传统习俗之一。重阳节时期,因为气候适宜放风筝可以轻松乘风而上,而且重阳节放风筝也有“放晦气”的说法,可以把自己的霉运放远。

3、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被称为“花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是重阳节必须吃的传统美食。因为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一些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重阳糕”,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

4、赏菊

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5、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慢慢的就演变成了农俗





重阳节的古人情怀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作者:王维(唐)

    • 内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采桑子·重阳》

    • 作者:毛泽东(近现代)

    • 内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 《九日齐山登高》

    • 作者:杜牧(唐)

    • 内容: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4. 《蜀中九日》

    • 作者:王勃(唐)

    • 内容: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 《九日》

    • 作者:杨衡(唐)

    • 内容: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以上这些古诗都是描写重阳节或与重阳节相关的,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也反映了重阳节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重阳节的禁忌




  1. 1.忌讳送菊花菊花是祭祀用的,并不适合送活着的人。不管是白色的还是黄色的菊花,都不要送人。

  2. 2.忌讳回娘家在鲁西南地区的滕县一带,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说在重阳节这天,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要是回了娘家,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所以,出嫁三年之内的闺女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就可以回。

  3. 3.忌讳互相道快乐重阳节的寓意是老人健康长寿,所以应该用平安康泰来代替节日快乐。大家一定要牢记。

    4.忌讳煮饭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1. 5.忌讳穿艳丽的衣服重阳与清明,中元,除夕,并称为四大祭祀节日,在这个严肃且沉痛的日子里,尽量不要穿得花花绿绿,这是对先人最大的不敬。

  2. 6.忌讳让长辈做饭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是为了提醒年轻人要孝敬长辈!这一天就不要再让长辈做饭了,全权由晚辈代劳,让长辈好好休息一天。

综上所述,重阳节的这些禁忌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这一天的特殊理解和对待方式。虽然现代社会对这些禁忌的看法有所不同,但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意义。


        


编辑:何文欣一审:郭   丹二审:解 海 伟
三审:李春香






乌兰浩特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乌兰浩特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国有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位于南滨河雅苑2号楼门市。中心主要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医疗保健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