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与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秉承这一理念,我们致力于深入探索以幼儿为中心的经验获取路径,强调幼儿的深度学习与自主探究,并以此为核心,精心策划并展开了本次项目活动。
【壹】
项目目标
【贰】
项目流程
【叁】
项目实施
月亮,那枚镶嵌于夜幕的璀璨明珠,以其月圆月缺的轮回,悄然书写着时间的流转与更迭。当中秋佳节再度降临,它不仅承载了合家欢聚的温馨愿景,更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蕴与丰富的成长价值。孩子们会和“中秋节”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对于月亮变化的秘密,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寻月
听完绘本,孩子们产生了很多疑问?
棉花
月亮是被星星吃掉才变小的吗?
中秋节的月亮是像大饼一样圆吗?
齐齐
安然
白天为什么没有月亮?
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果果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幼儿被吸引加入,他们各抒己见,争论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就这样,一场围绕“月亮”的精彩话题悄然展开,孩子们的思维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激发出更多关于中秋与月亮的奇妙想象和深刻思考。
教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话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根植于生活,亦应回归生活本身。在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构建生活化的集体活动环境,能够有效缩短知识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在亲切熟悉的事物环绕下,自发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因此,教师应当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把握每一个教育良机,将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有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观月
幼儿怀揣着对月亮变化的好奇,回到家中与父母共话这一奇妙现象,一同仰望星空,观察月亮的千姿百态。随后,他们化身小小调查员,深入探究月亮形态变化的奥秘:“奶奶说,是天狗偷吃了月亮,所以它才会变小呢!”“不对,我觉得是云朵把月亮藏起来了!”“其实,是地球挡住了月亮的一部分!”面对孩子们满心的疑惑,老师鼓励家长参与到课程构建中,携手孩子们共同启动了一项“月相记录”活动,通过实践观察,解开月亮变化的神秘面纱。
讨论
在深入了解了孩子们关于月亮观察的现有认知后,老师鼓励并支持他们主动探索,进一步引导问题深入:“为什么连续好几天,小朋友们都抬头寻不见月亮的踪影呢?”
有几天月亮不见了。
为什么月亮每天都在变化呢?
为什么月亮只有晚上才看得见,白天就看不见了。
我的猜想
1.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挡起来了。
2.月亮被藏在天上的天狗吃掉了。
3.月亮在跟我们捉迷藏,想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验证猜想
当幼儿和家长在家里调查了月亮不见的原因后,回到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兴奋地和小伙伴们分享他们的发现。
地球遮挡
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把太阳光全部都挡住了,所以我们看不见月亮。
天气条件
天气不好、有云、大气污染严重等因素也会让我们找不到月亮。
人造光源
我们的建筑物发光也会干扰月亮的可见性,使得月亮不那么明显。
小贴士
探月
小朋友们仿佛小小探险家,刚刚揭开月亮神秘失踪的面纱,他们又有了新的问题。
琪琪
为什么月亮有时弯弯的,有时又圆圆的呢?
月亮变化有规律吗?
果果
浩浩
中秋节圆圆的月亮是不是就叫做满月?
月相探秘筹备
在筹备本次“月相探秘”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经历了从初步构想到细致规划的全过程,如下:
1
月相变化图
随着孩子们对月相变化的探索日益深入,他们对月亮那奇妙多变的面貌愈发着迷。于是,孩子们携手爸爸妈妈,共同展开了一场创意无限的月相图制作之旅。有的小朋友与妈妈巧思妙想,利用美味的奥利奥饼干,不仅享受了味蕾的盛宴,还巧妙地拼摆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月相图;有的则挥动画笔,用五彩斑斓的颜料,在纸上细腻地勾勒出月亮的阴晴圆缺,每一笔都蕴含着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还有的小朋友发挥动手能力,利用纸板精心制作了一个可旋转的月相模型,轻轻一拨,便能直观展现月亮在一个月中的不同形态,仿佛将天文现象握于掌心。这些创意作品,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月相知识的理解,更成为了他们宝贵童年中一抹亮丽的记忆。
2
月相盒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且生动地理解月相变化的奥秘,老师在科学探索区添置了一个月相盒。这个特制的月相盒,巧妙地设计了多个小洞,每个洞洞都仿佛是一扇小小的窗户,透过它们,孩子们可以亲眼目睹月亮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独特形态。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巧妙地呈现出来,使得完整的月相变化过程跃然眼前。
关于月相盒,孩子们想说
从初一的小孔往里看,我们几乎看不见光打在我们的月球上,这时候的月亮是新月。
从初五的小孔往里看,我们可以看见月球上的光芒像弯弯的小月牙。这时候的月亮叫蛾眉月。
从初八的小孔往里看,里面是半圆形的月亮,这时候的月亮叫上弦月。
从十二的小孔往里面看,月球大部分的地方都被照亮了,这时候的月亮叫凸月。
从十六的小孔往里面看,月亮全部都被照亮了,这时候的月亮是满月。
幼儿体验完有趣的月相盒,都知道了月亮之所以会有不同变化,是因为月亮绕着地球在转动。有时候月亮像弯弯的小船,那是新月和残月;有时候月亮变得圆圆的,像个大玉盘,这就是满月。在这份新知的启迪下,孩子们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为什么不用我们的画笔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呢?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
于是,一场关于如何描绘月亮形态变化的创意实践,在孩子们的热烈讨论与动手尝试中悄然展开。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月相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运用图形思维进行知识整理的兴趣,让学习之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月相盒,让孩子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了月亮变化的规律。孩子们发现,月亮每天都不一样,有的像眉毛、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圆盘。它们还有好听的名字: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教师的思考
通过亲手制作月相变化图,小朋友们得以以一种既直观又充满趣味的方式,亲密接触并深刻理解月相这一神秘而迷人的天文概念。这样的实践活动,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孩子们对天文现象无限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大门。这份由内而外生发的兴趣,将成为驱动他们后续积极参与月相实验、深入探索宇宙奥秘的强大动力。
在制作月相变化图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前掌握了月相的基本知识和其独特的变化规律,更为后续的月相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正式踏入实验环节时,他们能够更加迅速地融入情境,对实验的内容与目的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月相小实验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月球绕着地球运行,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白天看到太阳,晚上看到月亮, 是因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背靠着它。晚上看见月亮,不代表月亮会发光,月亮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当地球、月亮、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就不一样。基于此,孩子们一起动手做起了实验,来一探究竟!
实验准备
月|相
经/验/准/备
月|相
材/料/准/备
实验条件
01
准备实验环境
孩子们提出观察月相需要一个昏暗的环境,于是,我们改造了一下我们的活动室。
孩子们拉上了窗帘。
给月球添上了可以手持的把手.
制作了头饰,让实验过程更加清晰。
02
设定实验条件
人员准备
确定方位
孩子们知道观察月相需要在昏暗的环境中,他们在寻找教室里适宜的地方。
预测试
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他们先进行了一场预测试。
实验开始
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从“新月”开始模拟,即将“月球”置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月球”的黑暗面朝向地球,代表看不到月相。缓慢移动“月球”,模拟其绕“地球”旋转的过程,同时观察并记录“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在月球上的投影变化。依次模拟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等月相的变化过程,大家需要注意在每个关键点上停止并记录月相的形态。
第一次实验
初次尝试时,孩子们兴奋地准备了实验材料,模仿着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轨迹,用小球和灯光模拟太阳和地球,试图观察并记录不同位置下“月球”表面的光影变化。然而,实验过程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顺利。有的孩子发现小球(代表月球)的影子并不总是按照他们预期的方式变化,是什么原因呢?
月相实验
遇到的问题
解决方法
或许我们可以把台灯放在桌子上。
我们可以在让小小记录员以他的视角给我们录像。
第二次实验
带着新的策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一次,他们更加细心地调整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确无误。
第一次实验结果
第二次实验结果
我的问题
我每次扮演完地球去记录时,有时会忘记当时观察的月亮的样子。
解决方法
再请一名小朋友实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地球的转动方向
地球的转动方向会影响我们的实验结果吗?地球的转动和月球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他们开始查阅书籍,询问家长,甚至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答案。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称为公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因为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月球也呈现出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
第三次实验
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
活动感受
1
我们做月相小实验的时候,我们的房间暗暗的,好像在看电影。
2
做月相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许多,做实验需要我们更多的准备。
3
在做月相实验之后,我更想当一名宇航员探索太空的秘密了。
【肆】
项目总结与反思
在此次“看,月亮爬上来”项目活动中,一轮皓月皎洁升起,成为了激发孩子们好奇心与探索欲望的璀璨起点。老师匠心独运,化身为“月光引路人”,引领着孩子们踏上了一场穿梭于星辰与月影之间的奇妙探索之旅,共同揭开月相变换那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月相探索:启迪心智,深挖奥秘
月相的探索,远不止于对天文现象的浅尝辄止,它更是一场心灵与大自然之间深刻而细腻的对话。通过寻月、观月、探月乃至赏月的全过程,孩子们仿佛亲手触碰到了时间的脉络与宇宙的深邃。教师以智者的姿态融入活动,鼓励孩子们勇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答案,并在亲身实践中追寻真理的光芒。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模式,不仅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到了无尽的乐趣,更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心灵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
生活教学:触手可及,文化入心
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们都巧妙地将月相知识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日常对月亮的细心观察,到亲手绘制属于自己的月相变化图,再到亲身体验月相实验,月相这一曾经遥不可及的天文概念,如今已化作孩子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知识宝藏。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月相的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厚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教育真正做到了生活化的落地生根。
师幼携手:共筑桥梁,成长同行
在这场探索活动中,幼儿始终是舞台上的主角,而教师则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伙伴和支持者。教师们以极大的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每一个细微发现,以开放的姿态倾听他们的每一个疑惑,以敏锐的眼光及时给予追问与引导,助力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合作与分享,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携手并进、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构建起了积极而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在知识层面的学习,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此次月相探索项目活动的点点滴滴,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与教育之间那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而教育则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意义。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坚守“生活即教育”的核心理念,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细心发现他们的兴趣与需求,陪伴他们在探索与体验的旅途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