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茶饮联名满天飞的今天,咖啡和现制酸奶新品却卷向了奇怪的方向。
和以往推新品的做法不同,最近,部分酸奶和咖啡品牌在产品宣传中加入了类似药物功效的描述。
近日,现制酸奶品牌Blueglass推出「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产品,因其成分配料表中加入鹿鞭等成分,被网友戏称为“壮阳酸奶”。
图/新浪微博
另一边,哈尔滨某咖啡品牌,疑似推出了添加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锌愿拿铁”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
图/小红书
一时间,附带功效的饮品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流量密码。
饮料和药品之间的边界原本泾渭分明,但当它们混合放入杯中搅拌,边界就变得越发模糊。
消费者希望从饮品里喝出惊喜和新奇,饮品企业希望创造出具有“话题性”的爆品,就这样,饮品里的内容物变得“越来越野”。
添加容易,控制风评难,很快就有用户以“商品宣传低俗擦边”和“OTC认证药品不得加入饮料”为由提出疑问。
迅速火爆的另一面是快速降温,相关商品很快就调整下架,对于饮品功效的讨论也被更多人关注。
01
饮品卷向“功效化”
饮料的“功效化”,是一步步到来的。
无论咖啡还是新茶饮品牌发展史,最开始都始于名字的内卷。
新茶饮崛起初期,品牌间的竞争基本都处于命名阶段。
为了体现品牌差异感,大家都在命名上下足了功夫,把珍珠叫波波,芝士叫芝芝,甚至一度出现“芝芝莓莓桃桃酪酪”这样的拗口名字。
后来新茶饮品牌开始卷原料,茶叶上加入鸭屎香、凤凰单丛、大红袍这类听起来高级感十足的原料。
水果方面则升级成马蹄、桑葚、杨梅、车厘子等应季水果,创造了很多爆款饮品。
随后几年产品命名趋势转向场景感,“生打”“暴捶”“手剥”之类的形容词让人浮想联翩。
而后,茅台和瑞幸咖啡的联名,揭开了异业合作的新局面,类似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品牌一起加入。
今年,刮刮乐+奶茶的出现,似乎又成了一种更有性价比的办法,不需要太多前期投入,就促进销量提升。
其间,还有很多主打差异化的联名饮品出现,风油精、红花油都能和饮品产生联系。
图/新浪微博
各种各样的创新,通常也都能伴随一批天然的流量,也许并不长久,但也都赚足了眼球。
逐渐形成了,不整活不联名就不发新品的现状。
02
边界的疯狂试探
饮品的功效化尝试从未停下,各大品牌像炼金术师一样在饮品中加入各种配料。
类似的产品,在前几年就初见端倪。
比如,2021年市场上比较火的“玻尿酸水”,宣称能够减少皮肤皱纹,参与新陈代谢。
随后有品牌推出号称有助眠功效的“晚安水”。
图/边界试探
附带功效的饮料层出不穷,多到可以分门别类。
你可以把它简单区分成中药材型和西药型。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瓶子里装了一整根人参的“人参水”和添加了好几颗枸杞的“熬夜水”。
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算是一种另类功效饮品的开端。
而在饮料中添加西药的做法也不少见,早在2019年,就有广州凉茶店违规添加西药增强凉茶“药效”的新闻轰动全国。
图/央视网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女人怕老、男人怕虚、小孩怕笨、老人怕生病”,而饮品的功效和这些隐忧一一对应。
你很难评价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相对明确的是,类似的做法确实为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相关话题都会冲上热搜,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它们的命运也是相似的,引发关注,造成争议,然后火速下架。
03
饮品创新的边界在哪?
“翻车联名”的情况在新茶饮品牌中并不少见,比如去年某茶饮品牌推出的“我佛持杯” 被火速下架。
今年某新茶饮品牌因联名产品中涉及鲁迅先生肖像而公开致歉。
在饮品跨界联名尤为频繁的今天,“整活”确实能为品牌带来关注,但在吸睛之外,是否要考虑得更多?
毕竟,通常情况下,饮品是全年龄都可以购买到的商品,它的内容物可能会影响所有人。
图/新浪微博
2021年10月,Blueglass酸奶关联公司北京悦活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
这次,上海市监部门也已就“壮阳酸奶”问题展开调查,目前相关产品广告被撤换。
至于另一家咖啡店,也已将相关商品下架。
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后续有解释称该饮品只是使用了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包装,没有直接添加。
但无论是否添加,类似宣传和饮品的功能性描述,确实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图/新浪微博
当饮品进入日常生活的间隙,有关它的一切就变得更为重要。
饮料杯上的广告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包装袋成了天然的广告牌,就连饮料杯里的内容物也被人们一并吞下。
但在品牌收获流量后,最后仰脖喝掉的终究还是消费者自己。
Tips:
1.猎奇可以,但购买饮品前请仔细查看添加物。
2.别把药当饮料,也别把饮料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