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马路生活节,上海夏夜新名片

乐活   2024-08-28 18:13   北京  


尽管时间上已经入秋,但夏季的燥热似乎没有一点消退的意思。

白天越来越短,被拉长的夜晚就显得格外热闹。

上周,我们接到小红书邀请,去往中国最City的City上海,参加第二届马路生活节。

出发前,我心里怀着很多疑问:
什么是马路生活节?
小红书究竟要办一个怎样的节日?
过去几年,我们早已被各种节日轮番轰炸至审美疲劳:

音乐节被硬生生划分出五档票价,主题各异的美食节里食物却越来越相似,复制粘贴的风格,毫无惊喜的摊位,见识几次之后,就会觉得乏善可陈。

没想到今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节日,是在马路上办的。

 

01

来街头,和快乐接头


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马路,步行、骑车、通勤,一切都发生在马路上。

但也许是因为太过常见,马路同样容易被人忽略。 

图/路边随处可见上海之夏和马路生活节的宣传

从之前的Citywalk 到今年Citybus、Cityride陆续出圈,各种新鲜生活方式都在与城市产生联系,其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了。

马路是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但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也可以串联起文化。

今年马路生活节的主题是“来街头快乐接头”,鼓励大家走出家门,真实感受附近的生活,活动围绕上海市区8条主题小马路缓缓展开。

第一站,我们来到淡水路。

人们早已习惯了将生活的瞬间发在小红书,这些情绪碎片在网络上已经引发过无数陌生人的共鸣。

今年的马路生活节,诗歌、绘画、摄影等作品被印在了床单、围裙和袜子上,挂在街边晾衣杆随风摇曳。

8条城市毛细血管中的小马路,共同组成一场大型艺术实验。

和其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艺术展不同,马路生活节把展品带入生活,构建出一种别样的生活气息。

马路生活节打破了一些人们对马路的刻板印象。

在小马路走上15分钟,你就能收获不下10种不同惊喜。

逛街时无意间的抬头就会发现网友的画作、路边的行道树上也可能随机附着一首现代诗......

在小马路交会的路口,可以见到很多“正在出逃的食物”。

在另一面,它又遵守着另一些原本的秩序。

沿街叔叔阿姨觉得生活节很有趣,主动贡献出自家的晾衣杆,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青灰的门、砖红的墙,各种街头艺术作品不是凭空产生而更像是从居民楼里长出来的原生物件。

小红书市场负责人白板向我们介绍:

“一般而言,大型活动都是在展会模式下做的,一个中心化的场地,所有东西是搭建的,平地起高楼的模式。但小红书不是这样,小红书社区底层文化倾向于不做假的东西,而是去到人们的身边,利用现有的东西,通过创意的改造,让现实的空间变得不一样,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

小马路上的作品都来自用户对生活的观察,又以生活用品为介质,重新出现在马路上。

用户创造的内容以另一种形式在马路上重新得以呈现。

这也恰好呼应了这次活动的Slogan:“ 马路是舞台,生活是主角,快乐是灵魂。”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德艳认为:

“马路生活节很好地实现了‘主客共享’,因为它的场地是上海特色的小马路,马路是实现主客共享理念特别适合的载体。马路生活节把本地游客常逛的小马路赋予主题,打造了新景点,,让本地游客想去探索,外地游客很想去玩。”

上海的街道原本就有自己的底蕴,在马路生活节的加持下,增添了一层季节限定的皮肤。


02

去市集,吹吹风


如果说小马路是向外部的延伸,吹吹风市集就是一种向内聚合。

社交媒体上的流行生活方式终究只是生活的截面,漂浮的生活方式之下,人们需要一个更为具体的出口。

吹吹风市集,就为大家提供了友好的线下社区氛围 。

市集的内容和名字同样朴素 ,主打“出门吹吹风”,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松弛。 

一进市集就被门口品类丰富的儿童友好载具所震惊。

会玩是都市人中最为稀缺的业务能力,路过的成年人纷纷加入其中。

各种生活方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在市集都能找到对应场景。

有人为了把公路车蹬到800瓦挥汗如雨。

有人为了尝口包子,在米其林餐厅的展位前大排长队。

市集平等地聚合各种兴趣的人,在这里,你既能看到包里露出半截工牌挂绳的打工人,也能看到各种角色的Coser穿梭其中。

这里可以是Livehouse、漫展现场、小酒馆、甚至你家的客厅,唯独没人把它当传统市集。

市集主创卓然介绍: 

“这里不像地摊,你是奔着去买小东西的;也不像一些商业化市集,大多是批发的千篇一律的商品;’吹吹风市集‘的社交属性很强,更注重活动的交互和情绪价值的传递。大家边逛边买边聊边玩,甚至边听音乐边交朋友。我们希望用户在逛市集时,也能体验到小红书的社区氛围和马路生活节的快乐的传递。”

马路生活节从来不缺少创造力的发挥。

无论市集、小马路还是音乐会,每个细节都依赖大家一起碰撞灵感,合力落地。

今年的马路生活节的氛围由用户、市民、游客一起共创,一起在arty氛围中自由快乐地狂欢:

在现场音乐中一起跳舞,在市集的小舞台上一起 Workshop......

所有身在其中的都不只是路人,而是参与者、创造者、传递者,互相碰撞灵感,迸发生命力。

这一瞬间,我忽然明

白了,线上软件和线下生活从来不对立,在这里,我们触碰到了生活更真实的样貌。

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集于此,纵身一跃跳入吹吹风市集,激起不同形状的水花。

市集不仅吸引上海市民,同样也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到上海参与。

图/小红书用户@咕噜噜

此外,这届生活节的宣传几乎达成了海、陆、空全方位覆盖 。

8月23日,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的吉祥物“鸭马路”亮相黄浦江。

波澜的江面上,活动期间每晚19:00,鸭鸭暖黄色灯光和浦江两岸灯光一起准时亮起,20米的巨型装置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留影

在地面上,中心化市集和8条上海的主题小马路共同呈现二百多场活动,也让大家能充分体验小红书的社区活力。

不仅如此,8月24日晚上600架无人机同时起飞,为上海之夏小红书马路节揭幕。

 

03

马路生活节,夏日的双向奔赴


在线上,人们把小红书当成记录灵感、生活搜索的入口,在线下也可以是真实生活的出口。

一方面,小红书日常UGC内容共创尊重每位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线上友好氛围带到了线下真实场景。

科技发展和人文精神之间似乎一直很难平衡,有趣和有用内容之间的微妙平衡点,也是小红书长期努力的方向。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的举办,让上海的夏夜有了更多可能性。

那么,马路生活节为什么选择在上海举办?

城市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做“行走性”,指宽大的街区缺少探索欲,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探索角落和隐秘街道带来的惊喜。

过宽的马路一般只能做马路一边的生意,而窄小马路可以做两边生意。

在小马路,你可以很方便地走过马路对面,深入沿街商户,增添路人的探索欲望,随着越来人越多有意思的小店被人们发现,也增加了本地生活和商业之间的可触达性。

上海的小马路天然适合行人行走,沿街人口密度更高,人多了,进入每个沿街商铺的人就会更多,也侧面带动了消费。

马路生活节带来的一系列青年文化活动,将线上与线下交融,彰显出更多城市青年文化的多元与活力。

某种角度看,小红书马路生活节和上海相辅相成。

如小红书市场负责人白板所说:

“上海的马路两侧多有底商,因而Citywalk从这座城市萌发,马路生活节的最初设计和玩法正基于Citywalk。此外,城市的包容性和市民的开放度对于马路生活节也非常重要。马路生活节将线上社区里流行的生活方式、热门的垂类内容搬到马路上,是青年城市文化创造力的极致浓缩。”

年轻人正在通过探索与创造,为城市开拓新的景观,注入新的文化。

就如同今天的年轻人,会在自己的简历中里加入MBTI一样。

今天的城市,也在城市名片中加入了地标建筑、美食特产外的更多内容。

充满创造力的青年文化活动和各种新鲜生活方式,都在为城市注入活力。

而小红书马路生活节所展示的创造与活力,也正在成为上海的城市新名片。


🌟另外,我们还将送出5顶小红书马路生活节周边限定帽子给幸运读者!


参与方式📒:

1、星标我们的账号以及小红书账号 @硬壳INK

2、点赞点击在看,并转发这条内容到你的朋友圈

3、将转发内容截图私信发送至公众号后台

我们将抽取5位读者,送出小红书马路生活节限定周边小帽!快来参加!和快乐接头!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8月31日23:59

获奖名单将于9月1日公布



撰文:杨一凡 
校对: 柳宝庆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每周一、三、五更新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最近一次“压马路”是什么时候?




为了不错过精彩内容,大家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星标🌟





硬壳INK
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消费与情感观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