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人帝国 | 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帝国

文化   历史   2024-03-03 16:05   辽宁  
篇章:欧洲的诞生——大迁徙

上期说到,到了公元5世纪40年代,欧洲的形式已经风云突变,西罗马帝国四分五裂,被蛮族瓜分殆尽,东罗马帝国虽有心救援,可偏巧匈人帝国强势崛起,搞得他们自顾不暇、无力西顾。
因此,西罗马帝国眼看是没救儿了,那东罗马能否自保,保住帝国最后的“香火”吗?
1、攻城略地
此次匈人来犯异常凶险,因为他们有重型工程器械,能攻陷罗马的高墙大城,所以与此前日耳曼人的袭击不可同日而语。
比如,此前罗马帝国遇到的最大危机是与哥特人的战争。公元395年,阿拉里克领导的哥特人反叛,席卷了整个巴尔干半岛。
但他们只能劫掠小村小镇,无力攻打军事要塞,因此,尽管东罗马人打不过他们,却也不怕他们,只要守住城镇,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就行,反正罗马“地大物博”,阿拉里克祸害的速度有限,不影响罗马的自愈能力。
也正因如此,罗马帝国始终没有与阿拉里克和谈,也没有答应他的任何条件。
但阿提拉率领的匈人则完全不同,他们有能力攻击东罗马帝国的要塞,这可就不是简单的蛮族叛乱了,而是侵略战争。也就是说,匈人是能灭掉罗马帝国的。
比如,公元442年,他们就攻下了东罗马的军事重镇纳伊苏斯,也就是今天塞尔维亚的尼什。
但这还没完,后来他们还攻占了今天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普罗夫迪夫,土耳其城市吕莱布尔加兹等大城市,最后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
由于君士坦丁堡太过坚固,城墙有里、中、外三层,城高墙厚,即便有攻城锤也难以撞破,所以匈人只能围而不攻。
不过,经过长期围困,东罗马帝国还是屈服了,皇帝派使节出城谈判,答应一次性赔偿黄金6000罗马磅,并且贡金提高至每年2100磅。
那这对罗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2、匈人帝国
这意味着东罗马帝国已经无法控制北方的蛮族了。
实际上,罗马帝国以前也会给蛮族黄金,但那不叫贡金,而叫“补贴”,是罗马主动资助蛮族部落的经费。
这是罗马重要的外交手段,用来拉拢、分化蛮族部落,扶植弱小,打击强大,调节蛮族之间的平衡。
但罗马给匈人的显然就不能叫补贴了,因为那是被逼无奈才给的,而不是主动资助,所以是名副其实的贡金。
实际上,匈人虽然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但他们还真不是奔着消灭罗马来的,而就是奔着这些黄金补贴来的。
其实,原先他们也与其他蛮族一样,享受罗马的这种补贴。比如,匈人首领布勒达和阿提拉两兄弟刚上台时,就与东罗马帝国重新协商过双边关系。协商的结果是,罗马将每年的补贴从350磅提高了1倍,变为了700磅,可见,匈人以前就是接受罗马帝国资助的。
而从每年350磅到每年2100磅,这中间增加了5倍,那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这些钱原本应该资助6个像匈人部落这种规模的蛮族,现在这些钱却都给了匈人一个部落。
而匈人拿到这些钱后则进行“二次分配”,分给手下那些追随他的部落,于是,罗马人拉拢蛮族的手段被匈人“截流”,变成了匈人拉拢部下的手段。
就是在这样的机制下,匈人帝国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越来越多的部落被他征服;而征服的部落越多,他们谈判的筹码越大,从罗马那里敲诈的贡金越多;而贡金越多,就有更多的蛮族加入匈人帝国,来分享这些额外收入。
这种趋势到公元445年达到巅峰,因为这一年,阿提拉害死了布勒达,成为了匈人帝国唯一的首领,统治了东起里海,西临莱茵河,南抵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的庞大领土。
在这片广大的区域里布满附属国,他们都有自己的国王或酋长,平时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则出兵参战。
阿提拉还会派出外交使臣出使其他国家,拉拢同盟,商讨贸易活动,完全像是一个“成熟”政权的模样。
那匈人帝国真的成熟吗?
3、战争“红舞鞋”
成熟的政权就像人一样,要能自我维持生机。
正常人活着靠的是吃饭和呼吸,正常的国家也一样,农业国家靠种粮食,商业国家靠倒买倒卖。
不正常的人活着则要靠输血,而匈人帝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以军事掠夺为生,靠不断从罗马帝国身上“吸血”维持。
不过,匈人从东罗马帝国身上能吸的血其实很有限。
这是因为东罗马的经济中心都在中东地区,而匈人要想掠夺这里,要么能从陆上突破君士坦丁堡,要么能从海上绕过君士坦丁堡,但这些匈人都做不到,所以他们顶多祸害一下巴尔干半岛,所获其实有限。
可匈人这种不正常的政权是不能停下战争脚步的,因为他自身的造血能力有限,只能靠战争掠夺,而一但停止战斗,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幅降低,手下的附庸国也会离他而去,投奔更强的领袖。
而阿提拉虽然统一了匈人帝国,但不意味着他就没有竞争对手了,所以必须不断催动匈人帝国这驾战车前进。
但问题是,东罗马帝国已经啃不下什么东西了,能从他们身上获得的好处就这么多了,那还能到哪里去“增产创收”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世界文明史学习群
学历史,摆脱历史的枷锁,让我们更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