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乌尔菲拉vs阿提拉 | “交错时空”的相会

文化   历史   2024-03-11 02:30   辽宁  
篇章:欧洲的诞生——大迁徙

上期说到,匈人帝国是个“不正常”的国家,要靠战争掠夺维持生存,而最先被他“吸血”的国家是东罗马帝国。
不过,到公元450年左右,匈人帝国已经不能从他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了,急需寻找新的目标,那找谁合适呢?
1、“云山雾绕”
当时能够满足匈人帝国胃口的还有两个:一个是东边的波斯帝国,另一个是西边的西罗马帝国。
那匈人会选哪个呢?
根据东罗马外交官普利斯库斯的记录,匈人帝国似乎盯上了波斯帝国,因为普利斯库斯引用了一段匈人使节的话:“匈王阿提拉为了进一步扩张帝国,他现在计划进攻波斯人。”
不过,从事后分析来看,这应该是阿提拉放出的“烟雾弹”,因为阿提拉并没有攻击波斯帝国。
其实,这样的烟雾弹他放了不止一个,他还说要攻打西哥特王国,甚至是遥远的汪达尔王国,而最后他只选择了西罗马帝国。
那为什么说这些都是烟雾弹呢?
2、今非昔比
就以波斯为例。
曾有人问匈王阿提拉,打算如何到达波斯。而得到的答复是:沿着黑海北岸一直走就能到达,不必穿越罗马疆域。
匈人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早在公元395年,他们就用这种方法,越过高加索山脉,入侵了波斯第三帝国“萨珊王朝”。
其实,穿过高加索山脉后,一直走就是波斯帝国的心脏——两河流域,而向东拐就是东罗马帝国的腹地——中东地区。
也就是说,穿越高加索山脉不仅能攻击波斯,还能绕到罗马的大后方,而当时这两个地方也确实都受到了匈人的袭击,所以罗马和波斯立刻停战,此后便一直联手防御高加索防线,防止匈人再次偷袭。
但问题是,那时匈人的大本营还留在黑海北岸,紧挨着高加索山脉,所以这样出兵是没问题的。
可今时不同往昔,如今匈人主体已经迁往了匈牙利大平原,离故地已超过了1000公里,这时再长途跋涉走黑海路线就不可能了,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根本无法支撑。
同样的道理,攻打西哥特王国与汪达尔王国也不可能,尤其是汪达尔王国,那里远在北非,难道匈人要从草原一路南下,然后乘船过去劫掠?所以匈人的目标只能是最近的西罗马。
但问题是,相比于东罗马,西罗马离匈人大本营还是有点远,补给依然十分困难,因此,这便给这次征程增添了极大的变数。
那匈人能再续他们不败的神话吗?
3、“黄祸”
匈人这次失败了,但他却在欧洲的历史上留下了一连串的文化符号,因此,这场战役的结果其实不重要,对我们而言,它留下的故事反倒更有意义。而有趣的是,记录这些故事的并非罗马史书,而是基督教教会史。
原因是,此次阿提拉的目标是高卢。
高卢虽然是西罗马的领土,但却早已被汪达尔等蛮族军队糟蹋得不成样子,所以匈人的到来并没有再次形成轰动,以至于连高卢南边马赛的居民都没有听说过这场战争。
但基督教不同,因为他们将匈人视为魔鬼的入侵。
在基督徒眼里,匈人比当年波斯人入侵希腊,爆发的“希波战争”还恐怖,他们称其为“黄祸”,因为在欧洲人看来,波斯大王薛西斯好歹还是个高大英俊的白种人,并且有着明确的宗教信仰,也算是“文明人”。
而匈人却矮小、丑陋,是有着蒙古血统的混血人,说着欧洲人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而且只对占卜感兴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完全是“野蛮人”。
于是,在欧洲文化中,匈王阿提拉就是魔鬼,是一个反基督。
现在魔鬼来了,那大家该怎么办呢?
4、“君生我未生”
当魔鬼降临时,天使就将挺身而出。
这是基督教教会史的中心思想,这种主题也一直贯穿教会史的各个篇章,于是,第一段故事出现了:
当阿提拉的军队来到莱茵河畔的科隆城下时,他们便看见了天使——11000名来自不列颠岛的虔诚处女。
这些处女由她们的公主乌尔苏拉带领。
乌尔苏拉是不列颠国王狄奥诺图斯的女儿,被许配给了高卢的一位贵族,但问题是,乌尔苏拉是虔诚的基督徒,而她未来的丈夫却是异教徒。于是,乌尔苏拉提出条件,要延后3年举行婚礼,这3年里,她要去罗马朝圣。
之后,她便由11000名童真处女陪伴来到了罗马,可归途中,一场风暴把她们带到了高卢,船只顺着莱茵河进入了科隆城,于是碰上了匈人大军。
所有处女都在大屠杀中被斩首,乌尔苏拉则被阿提拉的弓箭射杀,而1.1万名圣女的鲜血染红了莱茵河,天堂里一时人满为患。
这个故事在英、德两国广为流传,科隆的“圣乌尔苏拉大教堂”就是以此得名,并且,天主教曾经在每年的10月21日举行弥撒,以纪念在这天殉道的圣乌尔苏拉。
但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乌尔苏拉殉道的时间是公元383年10月21日,可阿提拉攻打高卢却是公元451年中间相差了70年,那两人是怎么碰到一起的呢?
其实,别说是阿提拉了,公元383年时,匈人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莱茵河,因为直到公元395年,他们的大本营还在顿河,那一年他们还越过高加索山,攻击了波斯帝国。
而顿河距离莱茵河的直线距离超过了2000公里,匈人大军怎么能过来呢?
实际上,直到公元432年卢阿担任匈王的时候,匈人才打到易北河,距离莱茵河还有段距离呢,所以不仅阿提拉遇不上乌尔苏拉,任何匈人都遇不上她。
因此,即便这个故事是真的,也绝不是教会流传的那样,或者说,它要么不是匈人干的,要么杀的就不是乌尔苏拉。
好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深究了,毕竟教会里的人也不负责研究历史,犯些“小错误”也无可厚非,所以让我们继续阿提拉的征程,看看在“魔鬼”前进的道路上,还发生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下期,我们接着说。

世界文明史学习群
学历史,摆脱历史的枷锁,让我们更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