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 | 阿提拉远征的“头号敌人”
文化
历史
2024-04-08 00:01
辽宁
上期说到,西罗马帝国末期,所有蛮族都想分食西罗马,只有匈人部落“厚道”,一次次与西罗马合作,派雇佣兵助西罗马平乱。
因此,尽管后来匈王阿提拉大举入侵西罗马的高卢,但西罗马主帅埃提乌斯依然抱有幻想,希望此次击退匈人后,他们能知难而退,重新与西罗马合作。高卢战役结束的第二年,阿提拉就再次率军来犯,而且这次的目标更直接,他们没去高卢,而是直奔意大利,于公元452年兵临阿奎利亚城下,西罗马的美梦彻底破碎。阿奎利亚在意大利的东北角,濒临亚得里亚海,矿产丰富,是除罗马城之外,意大利唯一有资格铸造货币的城市,被誉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阿奎利亚的防御十分顽强,整整三个月,阿提拉的军队都顿足不前,以至于他都打算放弃了。后来阿提拉向城里瞭望时发现,一只鹳在一只接一只地送幼鸟离巢。于是,阿提拉便向士兵鼓舞说:鸟是可以占卜吉凶的,它已经察觉到了这座城市悲惨的命运,所以提前离去了。就这样,匈人重整旗鼓,而阿奎利亚没有等来援军,于是就失陷了。破城后,只有少数市民得以幸存,他们逃离了这座血与火的人间地狱,奔向东南方的大海,希望找到船只渡海,去往他乡避难。但大海上空空如也,于是难民们只好赶造独木舟,划到对面的岛屿上暂时安身。他们本以为,战乱过去后,他们就可以返回大陆,但万万没想到,不仅他们终老于此,就连他们的子孙也将世代定居在这些岛屿上,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城市——威尼斯。阿奎利亚陷落后,意大利北方诸城莫不望风而降,阿提拉所到之处,尽皆城门大开,以免被无辜屠戮,只有米兰顽抗,被匈人大军围攻。米兰是意大利北方重镇,曾做过西罗马的首都,城里也有皇宫,所以是有一战之力的,但米兰最后还是失陷了。而拿下米兰后,北方就没有抵抗力量了,于是,阿提拉挥师南下,打算继续进攻。这时,罗马城派出了一个使团,由市长特里吉提乌斯率领,带着一众人来与阿提拉谈判,希望他们能放过罗马城。这件事在基督教会史上被大书特书,因为使团中有罗马主教利奥一世。阿提拉不仅被他高雅的谈吐和沉稳的性格折服,而且圣彼得和圣保罗同时显灵,在天空警告阿提拉不要进攻罗马城,否则立即会死于非命,所以罗马城才得以保全。后世画家拉斐尔还根据这个题材,创作了著名的湿壁画——The Meeting of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而当时的情况是,阿提拉已经打算撤军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使团与阿提拉会面的地点在曼托瓦的明乔河畔,这里在米兰的东边,处于米兰与阿奎利亚之间,之前就已经被匈人占领了,所以阿提拉等于是在走回头路。如果阿提拉真想进攻罗马,那就应该像“前辈”汉尼拔、阿拉里克,或者“后辈”拿破仑那样,直接向南,在皮亚琴渡河,而不是往回走,因此,谈判其实并没起作用,是阿提拉自己想撤军的。当然,利奥一世敢来见阿提拉这个“大魔王”,也确实勇气可嘉,不过,我们更好奇的是,阿提拉明明势如破竹,为何会撤军呢?匈人攻打北方蛮族时一向是摧枯拉朽的,但攻打罗马帝国就不同了,因为这里都是攻城战。匈人并不惧怕攻城战,除了像君士坦丁堡那样的雄城以外,匈人都能拿下,有些靠工程器械能攻破,有些靠长期围困也能攻破,因此,从“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匈人没有罗马那样的官僚机构,所以大战前无法拟定战争计划,通常是,集合令一发出,战士们就尽可能多的带粮草出发,并没有专门负责后勤保障的机构。可战事一旦拉长,那么匈人就得就地寻找一切能果腹的食物,这样一来,疲劳、饥饿、疾病就会接踵而来。而且,部队在陌生的环境里分开寻找食物,再想集结作战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匈人看似强大,但其实并不善于远征。真正的远征要像哥特人和汪达尔人那样,破釜沉舟、举家迁徙,“一边征战、一边生活”,而匈人这种纯武装力量出战,只能短距离袭击,不能长途跋涉。这一点其实在上一次远征高卢时就已经暴露了。征战高卢也主要是攻城战,但高卢此前已被汪达尔人蹂躏过,城防尽毁,所以匈人攻的比较轻松,而当他们打到奥尔良时,就遇到了久攻不下的问题,最后只能被迫撤军。因为在长期的围城战中,匈人太过集中,不仅食物难以供给,更容易爆发瘟疫。而这个问题在远征意大利时更为严重,因为意大利是西罗马的核心地区,防御力比高卢强得多,比如,他们一开始进攻阿奎利亚时就遭遇重挫,耽搁了好几个月,后来攻打米兰也很勉强。《编年史》的作者,罗马晚期的史学家希达蒂乌斯就简明扼要的提到:“掠夺意大利、袭击众多城市的匈人受到神的惩罚,遭受着天赐的灾祸:饥荒和疾病。”实际上,米兰陷落时,匈人已经大批染病,食物异常短缺,所以阿提拉不得不退兵。从公元451年开始,阿提拉已经连续两次进犯西罗马,但两次都遭遇挫折,那阿提拉会吸取教训,就此罢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