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与大家见面了,我是问止中医的崔祥瑞。
前面与大家介绍了我们探索四大名艾之首——汤阴北艾的过程,我们去到了三圣之乡河南安阳汤阴县,寻到了汤阴北艾这款古艾。在寻艾的同时,我们还在寻龙。
我们要说的寻龙,不是“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的”摸金倒斗,
寻龙,寻的是龙骨。
几千年的中医探索,记录了几千种药材。其中有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矿物药,如朱砂、雄黄等。而矿物药中,最富传奇性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龙骨。
清末光绪年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之职)生了场病,他到药店找大夫抓中药,其中有味药就是龙骨。
要是普通人回家直接就把药煎了,瞧都不多瞧一眼。可王懿荣酷爱收藏,是一位金石学家,还在北京古玩圈小有名气,就连这中药龙骨,他都饶有兴致的把玩了一番。而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引爆了一个惊天秘密。
王懿荣将龙骨捧在手心仔细审视,忽然发现,这上面似乎刻有一种规律的符号。常年研究古文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种文字,而且比篆文还要古老得多。
他有病都顾不上好好吃药,赶紧四处收购这种龙骨,进行抢救性收藏。
一片龙骨惊天下。
经过大量收购和走访,终于发现这刻有文字的龙骨出自河南安阳(对,就是出汤阴北艾的安阳,这真是个传奇的地方)的小屯村,也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
王懿荣对照《史记·龟策列传》、《周礼·春宫》的文字记载,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殷商王朝祭天盛典的情景、祈求福祉的占卜辞令、政治经济的记载、金戈铁马的征伐……
自一片小小的龙骨中,甲骨文被发现,中国的汉字有了出处。说明3300年前的中华祖先,早已具备了高度的文明智慧。
众多矿物质中药材里,龙骨是中国人接触最早、使用量最大,但又最神秘的一种。
古人借“龙”之名来取象这味药的功效。
龙,秉天地元阳之气而生,为纯阳之体,龙本可以腾飞在天,却深藏于海底,说明龙的气机能引水火归其宅,把能量潜藏于水中。
《神农本草经》里,龙骨被直白的描述为“龙死之骨也”,其实将龙骨和传奇生物联系起来的解释,更多是古人的猜想。
现代中药典籍,如《中国药典》中,对龙骨定义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在地中深藏多年的龙骨,要经成千上万年的岁月更替,才沉淀和炼就出了独特的功效。
根据现代统计,历代方书中所载录的龙骨方剂有近2000之多。由此观之,龙骨在历代医家中,确实是一种常用的药材。
白日见鬼、灵魂出窍、夜不能寐、梦中交合……
历代医家应对此类邪气怪症,大部分所用中药并非草本植物,而是如朱砂、龙骨等矿物中药。
《金匮要略》记载: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时间沉积的龙骨,也是通往过去的钥匙。
如果说地层那一层一层的记录是日记本的书页,龙骨就是书写于其中的详尽文字和精美插图,在地层中默默无闻了上万年,才形成了药的作用。
此时就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博大精深和中药的传奇:龙骨入药,并不是取它本身的药性,取的是龙骨的厚重感和生命力,这种厚重感和生命力就在于它经历岁月沧桑变迁中,时间积累和赋予它的药性。
每一块真化石龙骨,都仿佛在依稀述说着历经千万年的故事;每一块真化石龙骨,都是历史和时间的宝贵馈赠。
龙骨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药用价值与保护古代文化化石之间存在矛盾。
1985年之后的《中国药典》中,已经不再收录龙骨,而且自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中药龙骨的来源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现在一般提倡用牡蛎等功效相似药物代替龙骨,或者用药时使用人工龙骨。
所谓人工龙骨,即使用现代的动物骨骼,经喷火器灼烧、强碱催化、短暂埋入地下等手段,以求达到和真龙骨类似的效果。
这样的龙骨有没有用?有用!
但它能不能达到古书记载的效果?不能!
同样是龙骨,同样是配伍组方,但功效却并不显著。这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古籍的记载有失偏颇?
其实达不到效果的根源,更大的可能是用的原材不对。
问止中医在经营开业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用的也是人工龙骨,因为我们不知道真正天然的化石龙骨从何处寻觅。
在我们开启了本草大地联盟的项目之时,我们也开始了寻龙之旅。
中国山河壮阔,四季轮回、山川湖海,都有着不一样的壮丽和柔美。在这片大地上,神秘和古老交错演绎的中医药故事,等待着被人发掘,也等待着被一探究竟。
中药是中医之魂。从上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到明代李时珍深山寻药,历代医家千辛万苦就是为了找到正宗道地的中药。而龙骨的道地性,在于时间的沉淀。
多年中医探索,问止中医也积累了全国各地的丰富药材厂资源,但经过多方探索与搜寻,各个药厂只能得来市场经济化的人工龙骨。
虽然心中失落,但结果其实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在时代的背景下,真化石龙骨可谓是可遇不可求。
但我选择继续死磕下去,并没有放弃对真化石龙骨的追求,机缘巧合之下,寻龙之路竟有了转机。
我的姥姥之前骨折,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恢复较慢,一直未能独立下床。
我工作之余,常抽身回山东沂蒙山区乡下小村落老家探望长辈。同时针对姥姥的一些身体小毛病,就在老家的乡村小药房里抓药为她调理。
有一次我去常去的小药房抓药,与店主老大爷交谈之际,赫然发现药柜上写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名,其中还有穿山甲。
我询问:穿山甲已经禁止入药了,你这里怎么有穿山甲呢?我能不能看一下?
老大爷回答:穿山甲一直在用,很贵,用的很少,一年也用不了半两,这是很多年以前父辈还在的时候就有了,一直传下来的,每年夏天我还得拿到太阳下晒一晒。
我接过老大爷递来的盒子,打开一看,果然是真的穿山甲。
我心中暗自称奇,同时问到:你这里还有没有其他奇奇怪怪的中药?
一边与老大爷交谈,我一边翻了翻药柜的抽屉,竟找出了好几种市面难寻的药材,像金蝉花、炮甲珠、羚羊角、犀牛角等等。
注:犀牛角已经列为保护动物,禁止入药。我们问止中医也坚决不使用违反相关规定的药材。
我询问这些药材从何而来,老大爷说这些都和穿山甲一样,是上一代经营药铺传下来的,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所以一直存放了很多年。
我继续和老大爷交谈:这些药材不是从药厂进的?
老大爷说:不是。药厂太贵,从药贩子手里收的。
交谈之时,我在一个小抽屉中发现了龙骨,拿起来仔细端详,这龙骨竟和我们用的龙骨完全不一样。
我们从药厂采购来的龙骨,一般已经是打成粉的状态。而在小抽屉中发现的龙骨,不仅块块完整,而且骨骼形状和骨骼间空隙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出来骨骼的具体部位。
我在震惊之余,免不了询问龙骨的来历。
原来老大爷作为乡村医生,独立经营着一家小药房,所以为了节约成本,能自己从市场上买的就不从医药公司进货,很多药材是从老乡手里收的。
我兴高采烈的和老大爷攀谈,经老大爷介绍,认识了他的老乡——这可着实是一位老顽童!
老大爷的这位老乡微信名叫“玩药仙人”,听起来很像“绿野仙踪”,为表尊敬,我们就暂用“药大爷”来称呼他。
药大爷主要在山东沂蒙山、河南伏牛山和西安秦岭一带收购药材,说家里三辈子都是做中药批发的,经营着自己的中药农产品公司。
家族的沉淀,让他对麻黄、柴胡、当归这样的常见流通品种兴致寡淡,只关心稀奇古怪的冷门难寻药材,手上不仅有着几百种冷门药材的资源,而且时不时还要亲自去河南和西安“巡检”原产地。
“我刚下山!”药大爷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话,中气相当足。不过他说的“刚下山”是指上个月刚从秦岭下来。“隔两三个月去一趟,带着儿子,跑农户,横穿秦岭,有时候还到深山无人区。”
当年,大爷的爸爸带着大爷寻药,如今大爷带着自己的儿子满山跑。真不知道他的儿子会不会跟大爷一样,将来继续带着他的儿子走进那片茫茫的秦岭大山?
我向大爷表明来意:“您手头还有真化石龙骨吗?”大爷说:有,但是不多了。
经过多年的收集和家族的沉淀,药大爷囤了不到十吨真化石龙骨,这玩意也不会变质,就库房里一丢,就是几十年。大爷算了算自己全家人这辈子可能用到的量,自留了两吨,剩下的愿意全部卖给我们。
药大爷说,通过问止中医能让其他人用上真龙骨,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在询问药大爷龙骨的来历时,一开始他还顾左右而言他,不愿详细透漏。架不住山东人好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药大爷终于大嘴一咧,向我透露了龙骨的源头:这批龙骨是30多年前收回来的,产自山西。
知道龙骨来自山西后,我心中更是惊喜不已。
因为就现存的方志资料看来,近代及其之前的中国龙骨生产,山西省无疑是最突出的。山西古称晋地,晋地方志中,有大量关于龙骨的“土产·药属”记录。
深藏地下的龙骨,一般也难觅其踪。而山西因为存有大量煤矿,对土地资源的情况了解更充分,更能发掘到优质龙骨。
在寄样回去的时候,问止从业四十余年的老药师感叹:这种品相的龙骨,他也只在小时候见过,市面已多年未见。
问止药师团队对样品进行性状鉴别、酚酞试剂测试等多种品质测试,这批真龙骨的品质让人大为称赞。我们感叹:终于寻到了一批绝世好龙骨!
花了大几百万的价格,我从药大爷的医药公司拿下了这批龙骨,订单交付、物流、开票等细节此处就暂且不表。
还好我们南北药局的空间足够,要不这么多龙骨,虽然不会变质,但存放也是一件难事。
虽然药局放得下,但买了之后我们还有一些甜蜜的小烦恼。
原来,从药厂采购的人工龙骨已经打成粉,但现在的完整龙骨需要人工处理。真龙骨,其实就是石头。药师们砸了两天石头,实在不堪重负;我们也尝试过用小型的碎石机处理真龙骨,无奈噪音大、粉尘大,打了两天大家都崩溃了。
虽然自己处理起来很麻烦,但送到打粉厂打粉吧,又担心厂家不认真,打粉管道有别的药材残留,会影响真化石龙骨的药效。所以虽然辛苦,但也只能让药师们继续强身健体了。
由于现在发现天然龙骨的矿已经禁止开采,所以此次未能在现场立起“本草大地联盟”的标志。这次的寻龙之旅,终于让问止中医用上了真化石龙骨,为寻龙记画上了句号。
问止中医的本草大地联盟项目,要寻找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道地药材自然密码,探索集天地之灵气的中华地域,寻找吸日月之精华的道地原材。
开发中药材资源,彰显道地中药材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让更多人能了解、使用道地好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