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中医发烧友的9大恶习
文摘
2024-08-14 21:00
广东
2022年7月30日
上班路上看到精一书院群里有学员看诊了问止中医,又似乎有些犹豫,于是请教热心的群友。群友很热心,你一嘴、我一嘴,给了很多用方用药的建议,顺便也把医生和开的方药批判的一无是处。
但是,就是没有人详细问问这位患者多大年纪、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本诊的主诉、病史、治疗史,也没有人请这位患者拍拍舌图。
大家凭借一腔热情,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对着空气给了这位患者很多建议。其中有些建议,让我看得在深圳36度的夏天里直冒冷汗。
到了办公室,我打开中医大脑后台,查了这位患者的自诉、病症、方药,很是对症。我问医生“患者有跟你沟通吗?”医生说:“没有联系我啊。”我说:“患者在请教热心的群友们,让群友们决定她吃不吃这个药,或者怎么改改这方子。最后群友们群策群力给她开了个新方子。她很满意。”医生:“……”。我:“……。”
于是我搁置了上午的会议,撰写此文。
扁鹊六不治
中国各色传统行业里,自古就有“行规”和“古训”。中医这一行也不例外。
最有名的中医行业的行规古训,大概就是“扁鹊六不治”,时隔千年,这六句训仍是字字珠玑:
✔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 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
✔ 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57个字,六副典型的“用户画像”扑面而来、映入眼帘,实践千年,时至今日仍然是行业的金科玉律。不得不感慨古人于人性洞彻之深邃。回想从事中医这一行业遇到为数不多却非常烦人的“医闹”,无一例外,均出于其上六者,更精确说,出于其六者之前三。
第一,狂妄、骄横、不讲道理之人,不可治;第二,重视钱财胜过身体健康之人,不可治;第三,饮食起居无常之人,不可治。此三者,是绝大多数“纠纷”的由来。
第四,阴阳气血错乱到不可救之人,不治;第五,身体极度虚弱到连药都服不下之人,不治。
此二者,并非医者不想治,而是已经超出人医之范畴,没有能力救治,恐唯有天医可治。实际上,我们临证接诊过不少第四和第五类患者,竭尽全力保存胃气、固护阳气,能延命一日算一日。最终从我们这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站的患者,仅我知道的也有20几位,却没有一起投诉纠纷。甚者,患者去世后,患者家属还送来锦旗与感谢信,感谢我们在其他医疗机构全面拒诊、走投无路之时,我们还能延续时日、减轻痛苦,帮助患者走得更平安。
第六,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学的人。我们也遇到过几例,但这类患者可以合并到第一种情况——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有患者是“修行”修歪了,带了一身怪病,转而来我们这里中医治疗,治到一半,患者感觉自己又行了,立马回头又去修炼。另有患者是自诉被“东西”上身,各种怪病随之而来,我们就以“癫狂症”治之,其效也佳。纯粹只信鬼神不信医的“辩论型选手”,我们也遇到过几期;不推崇“中西医结合”反而推崇“巫医结合”的“专家
,我们也只能“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倪师十不治
扁鹊六不治之后,再者流传广泛的应该是倪师的“十不治”。当然也有版本是“倪师十三不治”,我个人认为不要再加了,再加下去搞不好就编纂成一本《中医一千零一个不治》,岂不是“给西医递刀子”。倪师说的“十不治”如下,亦是字字珠玑:
1. 不信中医的人;
2. 对医师有疑虑的人;
3. 自以为是的人,吃中药又要吃西药的人;
4. 懂一点中药皮毛知识,就对医师处方指指点点的人;
5. 拿到处方,不按时吃药的人;
6. 拿到处方,到了药房抓药,听药师说处方用量大,这个药相反,那个药有毒等,立刻就决定不拿药了,或回头来问医师处方问题,此类患者不要治;
7. 不遵医嘱忌口的人。比如:肝病症人不忌酒,光吃中药不可能好。不要治;
8. 重复问同一问题的人。表示病人对医师不够信任。不可治;
9. 有病乱投医的人。有了重病,只要别人说什么好,就立刻去做,结果乱吃一大堆药。此类人没主见,见风是雨,不要治;
10. 平时吃一大堆不必要的保健品或维生素的人。生病时来看医师,随身携带一堆药。并请求询问医师何药可吃,何药不可吃,这类人除了本身疾病外,又自己增添许多本来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医生,千万不要看。
倪师说:这些病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病治好了,是医生应该做到的,治不好就是医生的错。从不会反思为什么偏偏自己会得此病而别人不会?为什么别人能治好而自己治不好?
倪师讲的“十不治”,逐条剖析,
其本质就三个字——不信任
。患者对医者不信任,故此有了诸多表现。我尤其对第4条“懂一点中药皮毛知识,就对医师处方指指点点的人”深有感触,临证遇到不少——
✔“医生,一看你这个方子就热性太大,给我加一些滋阴润燥的药吧!”
✔ “医生,你在我这个方子里加上50克茯苓,大量茯苓能治我的心悸。”
✔“医生,我有脑积水,倪师说半夏硫磺特别好用,你一定要用!”
✔“医生,我有胃疼,你方子里怎么有干姜呢,太不靠谱了吧?!”
✔“医生,你怎么诊断我是肝肾阴虚啊,我明明是阳虚,你得给我用金液丹~”
六不看/十不看
但话又要说回来,我们不能只站在医者的角度说患者不好,医者也要自己反思——
1. 我值得患者的信任吗?
2. 我何德何能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3. 我书读的够多够深、我临证够精够细吗?
4. 我开立的方药和医嘱,站得住脚吗?
万一这位医生看起来像个忽悠,或本质上就是个忽悠,那么患者不信任也是应该的。所以在这里建议广大患者朋友,也可以写一份“六不看”或“十不看”,拉成统一战线明确抵制这六种医生,或者说明确不看诊这十类医生。如果我写,我伸手先来三条:
1. 没有菩萨金刚道心的,不看;
2. 不读透伤寒金匮的,不看;
3. 自命不凡的,不看。
就拿第三条说,我不怕医生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我怕医生“对自己无知的无知”,因为自己的无知,觉得自己水平冲天,凭借无知瞎开药把我治坏了。
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个事件:大概是在2012年,那会我还在北京工作,我一同事的外甥得了怪病,求诊一位医德医术均不错的老大夫,不巧老大夫回老家了。千不该万不该,老大夫的某一个徒弟自告奋勇说别耽误病情了我来治疗吧,这位徒弟学艺不精,但非常初生牛犊不怕虎。徒弟给患者开药开猛了,把患者治的眼皮耷拉着,永远耷拉着睁不开眼,两只眼睛永远眯着一条缝,痛苦不堪。
这就是自命不凡。书没读透,学艺不精,却总想显摆两手。凭借自己的无知,贻害无穷。这类现象不少见,也有古训——
不得不感叹中医祖师爷们用语之犀利。药王孙思邈(我办公室供奉的即药王菩萨孙真人)在《大医精诚》里对这类现象有言: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我怕的就是没读几页书(甚至只是从倪海厦、李可的视频或文章里学了几句金句)、初出茅庐、自认为天下无敌,一遇病人就生附子、生半夏、生硫磺!杀人不用刀,地狱门前中医多。
在这“自命不凡”的群体里,相比较于多少经过了学校专业中西医训练和考试的医师而言,“中医发烧友”是一个伤害力更强大的群体。
“中医发烧友”的九大恶习
绝大部分中医爱好者群体是可爱的人,我们一样热爱中医、热爱中国文化。
但这里“中医发烧友”加了引号,意思是指有着以下习惯的、过度热爱中医的、热爱到发烧的这个群体。当这个群体看病时,有9个习惯,这些习惯恐怕会让患者自己更遭罪。
1. 迷信中医。
坚信不管什么病、病得多重,只有3付见效、一周痊愈的才叫好中医,没有这个水平的中医都不行。感谢你对中医的信念,“覆杯而愈”并不假,但指的是治外感。起居无常、饮食无节、久妄作劳几十年得的病,抱着一周治好的幻想,不切实际。
2. 好为人师。
喜欢给建议、指点他人用药。一边百度、一边翻书,一边在群里指点江山不亦乐乎。殊不知功力几何?可能贻误他人病情。
3. 好为人徒。
喜欢多方打听,喜欢听网友老师们的意见,没主见,听风就是雨,被“好为人师”者所左右。殊不知所托非人,恐被耽误。
4. 妄下评判。
喜欢批评他医的用方用药,态度清一色“你不行、他不行、统统都不行”。殊不知你连最基本的患者信息都掌握不全,何来的评议?此乃妄断。
5. 自以为是。
凭借对自己无知的无知而指导医生用方用药;在医生的方子上修修改改、加加减减,有效便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水平高,无效就责怪医生开错了药。
6. 不说真话。
为了引导医生按自己的思路开方,对自己症状表示不全、不真,或为了让医生更重视自己而刻意说吃药后无效或变差。殊不知这都会误导医生偏离正确的方向。
7. 不遵医嘱。
不按医生的医嘱,却自己有一套“养生大法”。之前有一位患者因子宫出血来诊,我们判断为血热证开立方药。患者问“能艾灸吗,我坚持艾灸十年了”,医生说“不可不可”并详细解释了缘由。不料患者仍一边服药一边坚持艾灸,每次艾灸后都会出血,但患者坚持不放弃并坚信“艾灸治百病”“保命三法,灼艾第一”。殊不知,该患者是热迫血行,越热出血越严重。患者自己坚信一套理论,违背医生医嘱,治疗不得其效,怪谁?
8. 换来换去。
不知何时,发烧友们喜欢“试探医生”,这个医生开三付、那个医生开三付,蜻蜓点水一般,医生换了一大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病也非三日之功。不等到药力起效就认为这个医生不行、那个医生不行,换来换去,永远都不行。患者自己还义愤填膺:“道不传久矣!天下没有好中医!”
9. 不信医生。
其实第九条是总结前几条的。中医发烧友大多有一些医学知识,加上擅用百度,于是多会有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情况。治鼻炎时,排病反应鼻涕变多,患者紧张兮兮地问医生:“你是不是把我的脑脊液治漏了?”看到方子里有附子半夏同用,就一正言辞地问:“十八反十九畏了,还有毒性,会导致我肝肾衰竭!”
今天能总结出这九个恶习来,也是我们在临床见得多了。放在去年,我还真总结不出来,模模糊糊觉得某个群体是对中医有些不正确的认识,但尚未能够提炼成语言,毕竟那会样本量还不够多。
我个人也是从中医爱好者、中医发烧友,一路走来到中医从业者。想当初大学那会,我最热衷的事情就是给亲戚朋友治病,治一个、坏一个,很快口碑破败,再也没有人找我治病。我还愤愤不满,自认为自己医术很高,是患者自己不给力。现在回想当初,那时的我真是充满了无知,只看了倪海厦和郝万山的视频就觉得得了正统,实际却是害人不浅。
因为我自己有这个经历,所以我很理解作为中医爱好者和发烧友的你很需要很期待“参与感”,毕竟学以致用,学点中医,谁不想施展两手呢。但是,医学无止境,医学里的门道太多了,并非看几期视频所能言尽的。
越是从事中医这一行,学习的知识越多,我越胆小。
自己及他人的健康,不是用来玩票的。
最后,推荐作家韩寒的一篇文章,
《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全文太长,各位还是看原文吧。原文的大意就一个,拿自己的爱好拼别人的专业,你恐怕对专业的力量一无所知。
谨祝各位中医爱好者学业精进,成为掌握专业力量的杏林妙手。
关注问止中医视频号
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关注“问止中医”视频号,学习更多中医知识,发扬中国文化!
问止
问止是“中医+科技”的领军企业,旗下有中医人工智能中医大脑、互联网医院、大医小课、精一书院、问止轻养等品牌。中医、科技、人文、消费,我们与你一起探索中医的更多可能。
最新文章
问止中医版“癌症患者吃什么”
糖尿病论:“甜蜜”的负担,谁说中医不能治
针灸治面瘫论:银针重塑“面子”
甲状腺癌论:发病率飙升20倍,中医理法方药一应俱全
大黄蟅虫丸论:土鳖四兄弟,能治“瘀血堵塞”一大堆病
鳖甲煎丸论:王八壳子,专治腹腔肿瘤肿块
抵当丸论:飞天遁地的虻虫水蛭,善治各类腹腔肿块
排病反应论:排病不是治坏了,病邪外排才康复
胃气论: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饭水分离论:不改这个坏习惯,胃病永远好不了
脑癌论:高巅之上的癌症,中医仍有治法
升降散论:升清降浊,善治多种疑难血液病
蒲公英论:飘零路边平凡草,通杀各种乳腺病
乱用中成药的重灾区:这9款著名的中成药,吃错了可能害了你自己
问止办公室,都张贴了哪些医训格言?
蒲公英论:飘零路边平凡草,通杀各种乳腺病
九成人煎药有错误?走进问止药局,煎出好药、熬出健康
锦旗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锦旗
本草大地联盟 | 从药田到药局,问止中医的道地药材之旅
压力致百病:中医教你7条“解压法”,杜绝压力变为“病历”
问止卫教 | 小儿指纹诊法知要
关于中医治乳癌,我们有这些知识、方药、故事想要跟你说
关于中医治肺癌,我们有这些知识、方药、故事想要跟你说
别被一勺油毁了全家健康!中医教你正确吃油
感谢信 | 糖尿病综合症患者的来信
问止“膏招”来了,龚廷贤3款膏方,四季皆养生,扶虚补正气,润物细无声
麝香矾石散 | 中药界的凤凰传奇组合,醒神通窍、无孔不入
患者故事 | 肺癌并肺不张患者的故事
告白患者 | 不改掉这几种行为,疾病只会迈向更深的深渊
大东北寻药记
寻珀记
寻芝记
锦旗 | 地中海贫血患者的锦旗
寻硫记
寻龙记
寻艾记
五千年前,先民就学会了利用太阳的力量治病
面试过500个中医,我发现,好中医都没有这10大恶习
中医发烧友的9大恶习
感谢信 | 体寒患者的来信
问止“酒局”来了,龚廷贤3款药酒,养生尽现
你的体检报告欺骗了你,这才是健康的6个真相......
患者故事 | 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枸杞泡水喝,错了?你不知道的10个养生“黄金搭档”
蒲辅周 | 两个简单感冒方:一方有咳嗽,一方无咳嗽
化瘀消斑汤 | 治疗妇女面部黄褐斑数十例均有疗效
国医大师干祖望 | 这几十种药是治五官科病的必备
泻黄散 | 复发性口疮效验方
“三两三” | 民间医的“秘传镇宅之宝”
刘绍武先生的调神汤详解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