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先民就学会了利用太阳的力量治病

文摘   2024-08-21 21:00   广东  


“清明插柳,端午采艾”,你采过艾草吗?


《诗经·王风》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说的是有个小伙子去找他心爱的姑娘,可是姑娘不在。姑娘不是出门溜达了,而是去采艾草了。小伙子一天不见姑娘,就像过了三年一样久。


把思念跟艾草挂上钩,这恐怕是真爱了。


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便来源于此。诗经里说的是爱情,我们中医人看到的却是——原来艾草早就已经被我国先民日常使用了。


原来,早在5000年前,我国先民就学会了利用太阳的力量治病。在人类刚刚掌握火的原始时代,就知道了灸法。



据人类学家推断,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有人发现通过火的灸热来适当熏烤或烧灼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疼痛、调理身体,于是人们逐渐将火灸引用到医学上来,用以治疗更多的疾病。


几千年来,一代代中国人,都用艾灸调理身体,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艾灸古今都是保健的要法,现在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扁鹊心书》




问止中医有一本出版书籍及《扶阳之祖:大宋窦材与《扁鹊心书》》,书中对艾灸的“扶阳”价值给予了超级的赞许。



《扁鹊心书》记载了这样一段医案:


“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大意是说:

南宋绍兴年间,有个叫做王超的军人,从军队退役后,去做了江洋大盗。他曾经遇到得道异人,传授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照这个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润泽。


但王超这个人心术不正,没把这等功效用在正道上,竟然去每天糟蹋妇女十几个。到犯案被抓的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奇异的养生术吗?”


王超回答说:“没有别的,就是师父教我每年在夏秋之交,在关元穴施灸千炷。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一团火那样温暖。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都是火之力。 ”


注释:

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三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


王超被处死后,监官让人割开他的腹暖处,看见一块非肉非骨的东西,凝然如石,这是长期艾火灸出来的。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


艾灸虽好

  天地之阳其实采之不易  




问世间,什么阳气最旺?答案就是太阳!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晒太阳能够治病。当一个人心情低落、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跑出去晒晒太阳,压力舒缓了,病痛也好很多。晒太阳,实际上也是一种灸法,可以叫“天灸”


太阳的力量很强大,但太阳不是一直都有,而且能量太分散了。于是人们就想,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把天火聚在一起并引下来为人所用,于是人们就找到了艾。


一株艾草驱百邪,一缕艾烟逐寒湿。


艾草,历来被医家所推崇,所以也被称为“医草”。艾灸汇聚的不是普通的太阳能量,而是取少阳之气,取阳气当中最具生机的气。


古籍有记载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一些草木做灸对人体有所伤害,逐渐被淘汰。


但艾叶熏灸疗效显著,用艾叶来灸疗逐渐普及开来。



艾叶为灸

  应采于端午  




为什么说好艾草要端午采?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村落遭遇了一场很大的瘟疫,好多人都得了传染病,但是人们发现只有一家人没事,就是村里负责保管火种的人家。这家人家中储存了好多艾草来做火种,大家认为是艾草有抵挡邪气的作用,能净化身心、抵抗疾病。


午月午日两把阳火形成“重午”,所以端午节是天地阴阳循环中的至阳之日,这时候的艾草艾效更好古代还有着端午节遍地皆是药的说法。


除了医师,许多老百姓也会在端午采集一些艾草,到了冬天伤风感冒,便用端午的艾草泡澡,艾草煮红糖水喝。但端午采割艾草后,新鲜的艾叶其实不适合艾灸。



采割好艾

  还需3年久陈  




世人皆知陈艾好,可惜真假辩不了。古语有讲:“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所谓的“三年艾”,指的就是放了三年的陈艾。


因为新艾的挥发油含量较高,气味较为刺鼻,且燃烧较快,用新艾艾灸很容易让人不适,灼热感过高。


陈艾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自然的发酵,一部分挥发油慢慢挥发掉,散去了新艾的燥烈之性,用之艾灸,火力温和、烟少,其温热之性能直透皮肤、肌肉深处,效果更佳,使用的时候才会让人更舒适,才能更有效地扶阳。



阳气若足千年寿

  灸法扶阳第一方  




太阳的存在是为了照耀万物,艾灸的价值则是照耀人体。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而逐一切寒湿,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每天精力入不敷出,脑力下降、疲惫乏力?

◇久坐、久站后,浑身酸痛难忍?

◇身体亏虚,早衰严重?

◇体内阳气不足,时常感冒,手脚冰凉?

◇里寒、宫寒,容易腹泻、痛经?


寒、湿、瘀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寒是因为阳不足无以温煦,湿是因为阳不足无以化湿,瘀是因为阳不足无以推动。


所以,通过艾灸扶阳,调养身体,不仅仅是中医手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怎么扶阳?扶阳应该温阳。艾灸感觉温度热乎乎、舒服、不烫才是合适的扶阳方法,这样阳气才更容易通过皮肉筋脉骨,到达四肢百骸。但这也对艾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款纯阳好“艾”

  应该如何去选?  





越来越多人喜欢在家用艾灸调养身体。可是市场上什么样的艾条都有,除了知道端午的艾草更好,如何挑选才能买到优质的艾条,成了很多人的困扰。


◇味道越浓越好?可能是艾条的年份短……
◇比例越高越好?可能是夸大虚标……
◇年份越久越好?年份过久难以温通经络……

除了看是不是端午采集、是不是三年陈艾,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捏感

好艾条艾绒摸起来柔软细腻,卷的结实不松散,紧而不硬。


辨色

好艾条的比例20:1、30:1,艾绒色泽呈淡黄色,劣质艾条艾绒是青黄色粗纤维多。


闻味

好艾条选用3年的陈艾,艾绒是芳香的味道,清淡而不刺鼻,而不是新艾浓烈的青草味。


看火

好艾条点燃后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点燃时内部是火红色的。


观烟

好的艾条燃烧时烟颜色是淡白,不刺激、气味香。


识灰

灰烬是灰白色的,不容易松散掉落。



市面上不缺好艾条,但需要用心找寻和不断试错。品质差的艾条不仅无益,还有可能伤身。


有些人向我们反馈:艾灸我也试过,但没什么效果,是操作不对吗?


艾灸相对于其他中医疗法,相对容易上手,艾灸不管用,不一定是操作不当,可能是艾条的品质不够。



为了让大家省心力、免被坑

能够轻松在家用好“艾”

问止中医推出

👇👇👇



根据施灸部位和个人习惯,四肢、关节这种面积较小的地方,可以选择直径2cm的标准艾条,手持灼艾或者用艾灸盒,都很方便。


背部、腰部、腹部等大面积的部位施灸,可以选择4cm直径的炮灸艾条,火力更大、渗透效果更强。4cm的艾条,若手持会比较累,建议配合艾灸架使用。


“艾”在“三伏”

“艾”是一种方式 




拿起一根艾条,清淡的艾草香气就扑面而来,艾条紧实匀称,色泽是时间沉淀出来的陈黄。


点上一根扶阳纯艾,可以发现它的艾火通透,灸感传导快,渗透力比较强。


用来艾灸,很快就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艾灸位置的深处流变全身,身上暖哄哄的,原本不舒服位置的冷、酸、麻、肿、痛消失不见,整个人轻松舒适又自由!


燃烧后烟量小,艾灰凝而不散,艾烟清和不刺鼻,这是因为它的包装用的是同根同源的古法艾叶纸包装。同根同源,烟更少,艾效也会更好!


燃烧时的艾绒把阳气通过皮肤直接输送到病灶,将湿寒祛驱体外。一根好艾条,艾热留存在体内的时间也比较长,经久不消。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天地之间阳气最盛的时期,中医有“春夏养阳”“冬病夏调”的理论,三伏天艾灸更能揪出体内深藏的湿寒,对养生保健更有帮助。


借天时,借地草,有你我人和,我们一起“艾”起来。


关注问止中医视频号
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关注“问止中医”视频号,学习更多中医知识,发扬中国文化!

问止
问止是“中医+科技”的领军企业,旗下有中医人工智能中医大脑、互联网医院、大医小课、精一书院、问止轻养等品牌。中医、科技、人文、消费,我们与你一起探索中医的更多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