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误会了“安全感”

教育   2024-10-24 11:00   山西  

慢父母有偿征稿,详情请在后台回复“投稿”


文|悠悠鹿

好多育儿文章都会说:

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否则会破坏安全感;

不要威胁孩子,否则会破坏安全感;

不要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否则会破坏安全感;

不要在孩子要抱抱的时候不抱,否则会破坏安全感。

……

我感觉,我在养娃这条道路上,已经被“安全感”给禁锢住了,凡是关于“安全感”的一切,都让我很焦虑,好像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让孩子缺乏所谓的“安全感”,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特别是,近些年各大媒体对孩子“安全感”的宣传,让各种形式的“放纵”、“溺爱”、“没规矩”,都统统解释为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就像是道德绑架,让每位育儿者都如履薄冰,生怕破坏了那脆弱的“安全感”。

说到底,其实很多家长压根就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样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有“安全感”。

1、孩子哭闹,真的不是没有安全感

朋友们,相信总有一些妈妈的宝贝比较容易哭闹,但其实,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温和,安静,有的孩子天生高敏感,难以控制情绪,有一点点感到不舒适就会哭闹不停。

安啦,哭闹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因为人人都需要释放情绪啊,他们感到自己不舒服,又没有办法用什么方式进行发泄和表达的时候,就只会哭闹。

所以不是孩子爱哭闹,只是有些孩子表达的多,有的孩子表达的少。这些和“安全感”并没有啥关系。

2、和妈妈短暂分开,不会缺乏“安全感”!

我现在回想起当初送娃上幼儿园的日子,还是感到不堪回首,那种在幼儿园门口抱着腿不让走,天天上演“生离死别”的感受,是真的不想再体验了。

我相信很多职场妈妈都会很怕,每天去上班也免不了孩子会哭闹一番,长此以往,这种和妈妈的半强制性分开,算不算缺乏“安全感”?

其实这种可以称之为孩子“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从孩子6个月左右开始,持续到孩子一岁半,甚至到2岁。

发展心理学认为,“分离焦虑”是孩子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孩子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的分离焦虑高峰期集中在10个月到一岁半,也有孩子从6、7个月时就出现分离焦虑,随着孩子认知发展的日益成熟,2、3岁时会得到缓解。

不少妈妈会在这个时候感受到罪恶感,因为宝宝只认自己,但自己有时候需要去上班或者处理一些事情,这种纠结会极大地给妈妈们压力。

其实,宝宝在离开妈妈的时候会焦虑,这是很自然的事,分离焦虑常常说明妈妈和宝宝有着紧密的关系。

所以,不需要因为你需要离开他去做其他的事而感到愧疚,别对自己太苛刻,这个阶段,会随着时间过去。

3、孩子害羞内向,不代表没有安全感!

之前跟小区里一起“遛娃”的妈妈聊天,她说她女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内向,而且比较慢热,不是很善于交朋友,比如说在游乐场,想跟别的小朋友玩,但是不会主动去邀请人家或者融入进去,都是等到别的小朋友来邀请她,她才会跟别人玩这样。她一直很担心,这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其实,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孩子特别善于交往,到了新的环境很快就能适应,如鱼得水,并且很快能够交到好朋友。那么有的孩子,却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到了新的环境先观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孩子天生的个性不同,也就是气质类型不同,气质类型是与生俱来的,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不同。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比如说内向害羞也只是孩子气质类型的一种,这些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会首先选择待在他认为安全熟悉的区域,比如说妈妈身后,妈妈怀里,慢慢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就自然而然会胆子大起来。

而且害羞内向孩子的另一面是安静稳重,不易激动,行事谨慎,这何尝不是大大的优点呢!

孩子的个性只是一种性格特点而已,真的不代表没有安全感!

4、孩子依赖安抚物,并不是没有安全感!

有些小朋友,会对身边的一样事物展现出特别的依赖,有可能是个小玩偶、小毯子、小毛巾,孩子到哪都会带上,这就是“安抚物”。

很多妈妈对安抚物的感情都很复杂,一方面觉得它确实很好地安抚了宝宝的情绪,哄睡啥的都特别有用,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会太过于依赖,戒不掉咋办?是不是没安全感?

其实,孩子依恋安抚物只是娃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的心理需求,并不代表孩子就缺乏安全感了,实际上,这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种方式。

儿童心理学家D.W.温尼科特博士就认为,安抚物是宝宝接触世界的一个良好过渡,可以帮助他从全身心依赖妈妈,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到底什么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可能出现在对身体和心理的危险和风险的预感上。

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自由的感觉。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解释,就是一种信任感,是孩子对他人和自己的信任,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顺序是先从“他人”,然后回馈到“自己”。孩子的“他人”是谁?肯定是周围最亲密的人,也就是父母。

所以,所谓的缺乏安全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父母“失去信任”。

孩子总是处在一种“担心”中,他总是很紧张,不能放松,时时刻刻担心失去自己所拥有的爱,总是觉得自己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中。

如果孩子有这几种行为,父母就要警惕了,这些行为才代表安全感真的缺失:

1、孩子在你面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敢自我表达。

2、处理不好和同伴的关系,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不会拒绝,不敢反抗。

3、过分粘人,过度依赖父母,不能独立完成相应年龄应该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有这几种情况,爸爸妈妈就真的要注意啦,要多关注下孩子,多抱抱孩子,不要忽视他,要尽量的情绪稳定,如果做不到,也多跟孩子沟通,安全感,是让孩子慢慢的信任你,只要你付出了耐心和真心,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安全感满满的!
作者:悠悠鹿,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秋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

慢父母

微信号 : manfumu

扫码关注我们

慢父母
养育我们的小孩,就像成长,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 来这里,我们一起成为“慢父母”,陪孩子,慢慢长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