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出自觉的孩子,就要给孩子掌控感

教育   2024-11-06 11:00   河北  


慢父母有偿征稿,详情请在后台回复“投稿”


文/秋秋

“一回家就先写作业;

玩过的玩具也会收好,再放回原来的位置;

自己也看书,已经认识好多字了……”

楼下的叔叔一提到自家孙子,总是赞不绝口。

周边的邻居也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自觉省心?”

总觉得孩子不自觉,和孩子的天性、周遭的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流程能保证培养出自觉性来。

和叔叔一聊才发现,抚养孩子的方式是可以唤醒孩子内部的驱动力,从而使孩子自觉主动起来的。

1
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叔叔把孩子的自觉归功于学校老师管得好。

留的作业恰到好处:不多,孩子能轻松完成,满满成就感;也不少,能巩固每天所学,日有所得。

平时习惯养成好:上课用的教具,使用完以后会要求孩子再放回去。

老师还会带着孩子读故事、表演故事,让孩子喜欢看书。

老师的管教,帮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习惯;

父母的监督,帮助孩子落实养成了好的习惯。

在孩子还没有对事情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之前,是需要被告知怎么做的。

作业是对课堂成果的检验,认真听讲了做作业才不会太难;

完成作业就像是食物已经放进了嘴里,需要嚼一嚼咽下去这个动作,才能填饱肚子;

不玩的玩具也要把它们安全“送回家”;

书里面有好玩的故事,认识字越多越能读到更好玩的故事……

某种学习习惯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懂了,知道其中的价值,才愿意主动去做,甚至自发修正,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孩子总能从中得到正向反馈,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又怎么会不追求“好习惯”呢?

在孩子还未养成某种好习惯之前,大人也不要着急。

而是要用规则和监督,帮助孩子去体验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有耐心:

从细小的一点改变做起。以前写5分钟作业就要动一动,那就从坚持6分钟不分神开始;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前5天都能好好完成,第6天没做到,没关系,第7天继续做到就好。

有信心:

孩子和孩子的特质不一样。都说早睡早起是好习惯,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这个“早”的范围大概在完成1小时学习计划到从容走进教室之间。做到孩子能力范围内的好习惯就好。

2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就要给孩子掌控感

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只靠监督和规则,是不能长久的。

孩子在慢慢长大,大人的监督会慢慢失效,孩子也需要探索、试错,形成自己的行事风格。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自觉性时,外力只是辅助,最需要唤醒的是孩子的内驱力。

(1)给孩子目标感

在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孩子的目标可以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是考大学这么单一。

在生活中,要珍视孩子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渴望。

“明天要早起去吃好吃的早餐”和“明天的考试要好好考”,实际上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如果孩子遇到挫折,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更科学的方法,这比苛责更能教会孩子如何反思、改进。即便没能成功,这个快乐的过程,比结果更能帮助孩子拥有正向的体验和感悟。

这也是孩子找到人生目标、实现目标的提前“演练”。

(2)给孩子成就感

不管是帮家里扔一袋垃圾,还是解出一道难题,都能给孩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获得了认可,实现了自我价值。

没有什么比实现自我价值更让人上瘾的事情了。成就感是孩子自信的源泉,会对孩子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缺乏成就感的孩子,做事是被动的,心理是消极的。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给予积极的肯定。

(3)给孩子自主感

自主感,是孩子能够独立做决定,也能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学习上的自主感,是孩子自己能决定学习上的一些事情直到把学习完全当成自己的事,从中感受到欢喜和满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驱力”。

内驱力一旦被激发,根本不需要父母过多地督促和安排。

支持孩子的决定: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来。

父母学会后退一步,放手让孩子去试错,不要指指点点。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比如周末去哪儿玩,或者晚餐吃什么。

减少控制,即便是孩子还不能独立做到的事情,父母也要从态度上减少控制,改为商量的语气,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3
家长管好自己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实就是在说,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先做好自己。

开头提到的叔叔,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

虽然岁数大了,但每天穿得精精神神,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

虽然自己会看手机,也不禁止孩子看手机,但是要求就是看一会儿要自己停下来,不要被手机控制;

有自己的爱好,坚持去公园练习小提琴。

有这样的家长做榜样,孩子怎么会不自觉呢?

家长的目光锁定在孩子身上,不仅自己疲累,孩子也有压力。

相反,家长把自己经营好,孩子自然会把一切看在眼里。

家长的特质、生活方式和思维认知,才是更能影响孩子的。

手机不离手、一有时间就打游戏、熬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这样,也要从自我做起,规避这些坏习惯。

不过也不用过于紧张,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只是一个个复杂的普通人。

会犯错、会反复、有情绪……每个鲜活的人,都是这样的。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家长要做的,就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即可。

同样的,教会孩子认识到自我的力量,他们就会主动选择自觉主动的生活。

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秋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慢父母

微信号 : manfumu

扫码关注我们

慢父母
养育我们的小孩,就像成长,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 来这里,我们一起成为“慢父母”,陪孩子,慢慢长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