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

教育   2024-10-12 11:01   河北  

慢父母有偿征稿,详情请在后台回复“投稿”


文/唐达西


  最近,在四年级的女儿果果身上,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我提醒她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类似去上学、去写作业、去换衣服出门等等小事,首先得到的回应不是行动,而是一句不耐烦的:
  “知道了知道了,你不要再说了。”
  她并不打算马上行动,而是先以口头应答的方式“堵住”我的嘴。起初我并没有那么在意,但是当她把这种敷衍作为一种逃脱行动的手段,愈演愈烈的时候,我不由得生气了。
  和大多数妈妈一样,不论婚前如何,在有了孩子以后,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变得“唠叨”了起来。
  上学时间快到了,自己上班也已经来不及,而家里的小祖宗还在磨洋工,穿鞋穿衣服拖拖拉拉,要不就是半杯牛奶要喝很久;饭菜做好已经摆上餐桌,可孩子还在房间里不知道做什么,半天“请”不出来。
  ……
  相信这种现象在每个家庭里都屡见不鲜。大多数妈妈都会用增加提醒频率的方式去督促孩子,例如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催促、愈来愈高的声音分贝。可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让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免疫力”,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如山,甚至还在作文里调侃自己的妈妈是一位“爱唠叨”的人。
  这些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不会让你为此大动肝火,却正在潜移默化地消磨父母在孩子心中说话的分量。
1
一个家里声音最大的人是最没有权威的人
  “你赶紧快点!你再不……我就……”
  相信这句话,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
  在被这些“小家伙”们气得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先给他们下个“最后通牒”,来个加强版警告,达到催促他们的目的。
  当和风细雨的循循善诱难以奏效时,曾经“下通牒”也是我的“法宝”之一。
  可这真的奏效吗?
  事实上,当孩子习惯于倒计时开始后再行动,父母之前的温和提示就已经全然不作数了。
  他们会想:“没关系,爸爸妈妈还没开始倒计时,那我还有的是时间可以再拖延。”
  父母依赖于这种方式,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以这种手段来重新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我们说的话在孩子心中越来越没有分量了。
  研究发现,母亲的唠叨跟与其教养方式有关,强势、喜欢控制的母亲更倾向于做出唠叨的行为,并且这种唠叨行为常常被母亲本人强化。
  关于唠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里面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说得很棒,感动之余,他掏出钱准备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说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点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说,马克·吐温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等牧师演讲结束,要求大家募捐时,生气的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钱,还偷偷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心理学解释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它指的是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简单来说,想让孩子听你怎么说,就别唠叨。
2
唠叨正在窃取孩子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指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已经成为了很经典且系统化的当红教育方法。
  网络上教育资讯铺天盖地地营销着数以千计的内驱力培养方法,也有许多教育专家已经给出了权威的解释,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恰当的方法。
  本篇在此也不班门弄斧,做过多赘述,仅就唠叨与孩子内驱力的影响关系做以三点总结。
  1、多点理解和宽容,不打扰是父母的温柔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唠叨的事情并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比如让孩子回家换衣服、催促孩子放下故事书来吃水果、强迫孩子在亲戚面前表演节目等等,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甚至是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以唠叨的形式,强迫孩子顺从我们的指令,反而破坏了孩子内驱力的形成。
  小孩子的兴趣爱好是猎奇且广泛的,他们在生活中的任何角落都能开放自己的思考和兴趣,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人格,父母的唠叨会让孩子对生活逐渐麻木和司空见惯,从而逐渐丧失主动探究世界的热情。
  2、不合时宜的唠叨削弱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内驱力是通过增加主动性得以发展的。当一个孩子有了独立意识之后,他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升。
  这个时候他会产生目标感,会主动地想去做一些事情。当他发现自己有能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就会不断强化他的主动性和目标感,而父母的唠叨往往会打乱孩子的目标,在听爸妈的还是顺从内心之间不断动摇取舍。
  3、唠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不少父母以外自己的唠叨孩子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往心里去,但其实父母日复一日的灌输是一定会影响的孩子的选择和三观。
  本着为学生减负和打击教育乱象的目的,“双减”后的首个新学期,不少孩子尤其是小学生,有了更多可供自主安排的时间。空闲出来的时间应该如何度过成了一个大问题。
  令人意外的是,女儿班上很多同学都没有选择玩耍放松,反而买了许多参考资料在家苦学,生怕被落下。
  “我爸爸总说,别的同学肯定都在家‘偷偷学’呢,所以我也不能落下。”女儿的同学如此解释。
  听不进去的唠叨引起了矛盾,听进去的唠叨变成了限制。并非说选择学习不对,只是看似为孩子好的唠叨,却成了一个单一的选项,孩子的成长道路缺乏多样性,又何谈内驱力的形成呢?
3
把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
  家长出于关心和责任的反复提示,本意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如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却反而让孩子生出一种错觉,把自己的事情全都交给父母。
  上学日要早睡早起,天冷要添衣,不要弄脏衣服,见到长辈主动问好等等,都成了父母的任务,作为孩子只要好好配合就是孝顺父母,自己什么都不操心还想让父母别打扰自己,我们作为父母反而陷入了一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教育怪圈里。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份调研,了解中国式父母替孩子包办个人事务会持续到什么时间,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18%的受访者表示会持续到孩子工作和成家;
  5.4%持续到孩子读研究生;
  34.8%持续到孩子上大学;
  23.5%持续到孩子上中学;
  仅有3.4%的受访者表示只会持续到孩子上小学。
  这足以可见,我国亲子教育中的包办现象早已根深蒂固。这种固有的思维,来自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也继续延伸到了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父母以反复提示的手段,不厌其烦的唠叨,无微不至的叮嘱包办了孩子的生活,以为自己把孩子照料的无微不至,只是我们常常忘记了,这是一个还没有很多人生经验的稚嫩孩童。
  小时候的过度依赖随着孩子心理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他们渴望独立,逆反心态萌芽出现,总会想和你“对着干”,此时,我们的无微不至反而会让孩子习惯性的忽视你,而且这是一种难以改正的坏习惯。
  心理学学者李雪曾经说过:“正常发展的孩子,天然会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其实都是孩子与生俱来想要探索的。”
  每个孩子天生便拥有对知识的天然好奇,当父母的话语不再奏效时,我们就得逐渐把孩子的事情交换给他们自己。当我们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时,孩子反而会养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后来我给女儿买了一个闹钟,并教会她如何热牛奶、如何第一时间洗去衣服上的油渍;她开始自己操心该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该买牛奶,迟到了几次后早晨再也不会拖拖拉拉等着父母催促,吃饭时候再也不会左右乱扭,弄的到处都是。
  这正是“懒老师出勤徒弟”的秘密。
  真正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当我们反复用话语和分贝来实现教育目的时,往往已经让孩子和父母都走向了一片盲区。
作者:唐达西,摩羯座宝妈。再简单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灵魂,人生有很多道理都值得听听。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秋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慢父母

微信号 : manfumu

扫码关注我们

慢父母
养育我们的小孩,就像成长,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 来这里,我们一起成为“慢父母”,陪孩子,慢慢长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