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的美是如何由规则生成的?
规则初次生成有何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后来又是如何被调整的?
这些问题,构成了《伟大的城市规则》(Grand Urban Rules)一书的主线。该书呈现的大部分规则可能对专家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这些规则的起源相对鲜为人知,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点击图片,八折优惠购书)
01 这是一本溯源城市设计的书
本书虚构了一个地球上的“理想城市”。该“理想城市”拥有五六百万人口,面积1850平方公里,拥有600多年历史,文化与制度背景与美国相似。该城市正经历较快的城镇化进程,亟需解决因快速增长而带来的邻里致密化、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因此,如何以公共利益之名来协调城市建设并获得美好的城市形态,是其当务之急。这也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所面临的难题。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作者收录了世界各城市设计“先锋城市”的经验。大部分内容以美国城市为蓝本,也涉及部分欧洲、亚洲城市的经验,介绍了现代城市对城市设计的要素干预、路径设定、规则制定、公私协调等的早期尝试及后期修正的众多片段。
绅士协议(纽约)
步行街(西雅图)
两小时阴影(苏黎世)
山脊线保护(中国香港)
对于城市设计来说,这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该书先把收集到的115条规则进行简单罗列,再索引融入正文。
读者有两种阅读方式:
第一种是规则查阅。读者可先看规则集合的罗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规则,再翻阅正文中相应的部分,查看每条规则背后的故事,包括该规则产生的背景、制定的动力、规则的效用、受到的阻力等。
第二种是故事猎奇。按作者的写作逻辑,从头到尾地浏览每一个设计规则生成的故事,或惊心动魄,或爱恨交加,或心有共鸣。最终,组成一幅我们熟知规则来龙去脉的全景画面。
▲115条规则(部分)
02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该书尽可能地索源其收集的115条规则。如果说,形态控制的结果是表象,则该书所阐述的,是这个表象后面更大的制度、社会经济背景。看着这些背景故事的描述,您或者会会心一笑,或者嗤之以鼻,又或者恍然大悟。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以下故事:
美国·纽约
为了解决不同使用功能间的空间矛盾,许多美国城市都复制了1916年纽约市区划法,就连它的印刷错误也被复制了。
美国·俄亥俄州
美国俄亥俄州的圆村,因规则而从圆形的形态变成了方形的街道布局。
美国·纽约
唐纳德·特朗普曾利用纽约市艺术协会委员的身份,阻止了影响其自家物业景观的第一波士顿银行的建设;但后来,他自己以另外的物业开发,影响了联合国秘书处大厦的景观。
美国·欧几里得村
美国欧几里得村的案例使区划法得到法律认可,因法院裁定区划条例是一种宪法实践,属于警察权属范围。
美国·芝加哥
各地城市在探索高度控制、容积率控制阈值时,产生了一系列公共与私人“斗争”的真实故事。
美国·圣巴巴拉
美国圣巴巴拉所展现的西班牙殖民风格,是因为其区划法、建筑规范中的风格植入。
德国·柏林
巴黎、柏林的街区高度,分别以日常生活舒适、消防极限来作为控高的依据,最终形成了各自的城市形态风格。
中国·香港
香港的山脊线保护,旨在保持太平山美景的同时,并容纳城市未来发展的更多空间。
英国·伦敦
伦敦的视线管理,靠的是如何在历史地标背后“隐藏”新盖的建筑。
美国·纽约
因纽约中央车站的历史价值,使之不能完全释放其开发权,从而引进了开发权转移的制度。
这些故事,皆非常有趣,但调侃中也揭示了普遍的规律,引起读者的思考:
公共利益总是来源于私人利益
临近性提升了对管制的需求
公众使用的空间总存在被个体过度利用的倾向
我们享有的自由是受限制的
规则的更新是必要的
同时期投机催生的高层建筑,外观尺度类似
该书为我国正在经历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等实践,带来不少的启示。
对于城市决策者、管理者
城市的雄心是必要的,但其实现会远超技术性的形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因势利导利用市场、法律、社会的管理与监督来实现城市的雄心。
对于城市设计从业人员
本书解答了我们心中长久以来的核心问题:参考案例、规则看起来很美,但支撑这些规则的土壤条件,是决定这些规则效用的最重要因素,需要从业人员仔细甄别。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发展史,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过程中,公共审美的范畴和规划治理的方式也在演进变化,城市规则也在地方实践中不断被修订。中国城市设计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有力工具,正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站在前行者的肩膀上,中国的城市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总师的伴随式治理实践、融入规划体系的城市设计技术导控,以及应用新技术的生态低碳城市设计、数字化城市设计、智能城市设计、未来城市设计等,这些都将引领创造更伟大的城市。
本书英文原著由瑞士的亚历克斯·雷纳(Alex Lehnerer)博士撰写。翻译过程中既要保留原文的情感精华,又要在中文语境中做到通俗易懂,充满挑战。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错漏,皆因译者的水平有限。翻译工作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部分学生的帮助,特别鸣谢朱雅琴、李琳、刘子颖、何旭玮、詹飞翔、沈一华、邹雅好、易淑祯、潘隆苏、齐洁、柯颖文、徐露、孔昊旻、李小炯等同学的贡献。
祝大家愉快地享用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