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设计:日本首都高速道路公司
地点:日本东京都目黑区
时间: 2013 年
规模: 7000㎡
该项目位于首都高速路中央环线与3号涩谷线大桥交汇处,周围是密集的居民区。由于中央环线在此段是地下隧道,路面在地面以下36m,而3号涩谷线是高架路,路面高出地面35m,若将二者互通需要克服71m的高差,这意味着巨大的工程量,也意味着该项目将对城市造成巨大影响。尽管为节省用地,连接方案采用了相对紧凑的多层盘旋车道,但城市中依然出现了一个周长约400m的环状工程设施(图1)。如何处理这个庞然大物,防止其对周边社区产生邻避效应,是该项目的设计者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图1:大桥交汇处平面图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任务,涉及多重利益相关者,必须以城市设计的视角来看待。为此,首都高速道路公司与东京都城市发展局、目黑区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社区密切合作,共同协商,从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节能环保、促进生物多样性、自然再生与社区共生等多项议题,探索出了将道路基础设施建筑化的可行途径。
首先将多层盘旋车道完全封闭,以控制汽车噪声的扩散,并将尾气收集起来集中排放,以减少对周边大气环境的污染。封闭后的车道像一圈实体的城墙,围合出了一个内院空间,并形成了一个体量与古罗马斗兽场类似的外部形态(图2)。在这个被称为“OPUS梦广场”的内院空间除被地下隧道通风设施(大桥换气所)以及后勤管理用房占据了一部分,剩下约一半作为开放场地,供社区居民体育活动、休闲娱乐之用。现场能明显感受到,这个被厚重“实墙”环绕的空间屏蔽了周边杂乱的城市环境,有闹中取静的效果,同时,天空被建筑轮廓裁剪成椭圆形,天光云影犹如被镶入画框中,确实带点梦幻色彩。
图2:目黑天空庭园总平面图
封闭的盘旋车道自然形成了一个有坡度的环状屋顶。屋顶最低处11m,最高处35m,高差达24m。如何利用这个屋顶是项目的关键。为此,设计者提出了一个“天空庭园”(即空中花园)的概念,沿着逐渐升高的环状屋顶,分11个区域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空中花园一年四季色彩纷呈,美景不断。空中花园可由街道层步行拾级而上,沿途欣赏庭园景色,到达最高点观景台(天气晴好时,这里可远眺富士山景);也可分别从三处乘垂直电梯直达屋顶不同标高,以实现无障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三处垂直电梯除一处单独设置以连通OPUS梦广场外,另外两处均巧妙利用了相邻的高层塔楼。这两栋商住塔楼也是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以解决由于市政设施建设而带来的拆迁安置问题,其中27层的“棱镜塔”(Prism Tower)安置居民210户,42层的“十字航空塔”(Cross Air Tower)安置居民690户。垂直电梯在“棱镜塔”的5层和“十字航空塔”的9层分别接入空中花园,而9层既是空中花园的最高处,也是塔楼商业与居住楼层的转换层,目黑区立图书馆即布置在这一层(图3、图4)。如此一来,空中花园成了图书馆的后花园,同时也成了两栋塔楼居民相互联系的步行通道。
图3:目黑天空庭园剖面示意图
图4:目黑天空庭园总体鸟瞰图
设计中还体现了自然再生和社区共生的理念。在大桥换气所的屋顶上,有一片被称为“大桥里之社”的绿地。这片绿地面积大约1100m2,利用屋顶既有坡度形成斜坡林地,并结合草地、池塘、水田等多种生态景观元素,形成一个供鸟类、昆虫、鱼类生息的小生境,意在恢复改造前的部分场地记忆。面积约100m2的水田作为自然学习基地,为附近小学生提供了传统水稻种植的观察体验机会。此外,为了减弱巨构体量和大面积混凝土实墙给周边街道带来的压迫感,立面上采用了“盲窗”(blind window)和垂直绿化等手法进行了柔化处理。
正是有了这样的整体设计,这个遭人厌弃的市政设施才成功转型成了人见人爱的城市花园。如今,目黑天空庭园已经成为当地社区的日常休闲中心,同时也成为赏樱胜地目黑川沿线的重要观光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