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垠
光辉
Boundless
Radiance
的
勒·柯布西耶建筑模型巡展北京站
暨学术研讨会
全文字数:9700
阅读时间:30分钟
2024年10月18日13:30,无垠的光辉:勒·柯布西耶建筑模型巡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展览由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建筑师》杂志视频号作线上直播。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兼具学术性和松弛感的盛会,一起追觅勒·柯布西耶的光辉。
At 13:30 on 18th October 2024, Boundless Radiance: Le Corbusier's Architectural Models Touring Exhibition and Academic Symposium was successfully held at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The exhibition is co-organised by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China Architecture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with a live online broadcast by China Architecture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and the video number of The Architect magazine. Let's review this academic and relaxing event and search for the radiance of Le Corbusier.
从左至右:车飞、胡映东、陆新之、刘宇光、吴耀东、崔彤、韩冰、陈自明、齐欣、梁井宇、李宁、黄元炤、景泉、程力真、盛强、刘文豹
此次北京站活动采用直播方式,通过在线观展和在线参会的形式,扩大受众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勒·柯布西耶、熟悉勒·柯布西耶。此次展览和研讨会的学术性和松弛感,吸引了众多人士的关注,线上观看直播人数共计5212人,观看回放目前有604人,并持续增加,现场与线上都起得了很好的展览和传播效果。
The Beijing event was live-streamed, expanding the audience through online viewing of the exhibition and onlin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ference, allowing more people to understand Le Corbusier and become familiar with him. The academic and loose sense of the exhibition and seminar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atched the live broadcast online totalled 5,212,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atched the playback is 604 and continues to increase, both on-site and online have achieved good exhibition and dissemination effects.
从左至右:黄元炤、刘宇光、李宁、盛强、崔彤、车飞、齐欣、梁井宇、马国馨、刘文豹、秦思阳、陈自明、吴耀东、任永刚、陆新之、高勇、兰俊、胡映东
参加本次开幕的致辞嘉宾有马国馨、秦思阳、陆新之、张柏峰、布丽吉特·布维耶,学术研讨嘉宾有齐欣、崔彤、吴耀东、梁井宇、景泉、陈自明、车飞、刘宇光、李宁、盛强、兰俊、刘文豹、胡映东、程力真,韩林飞作学术报告,开幕式由胡映东主持,研讨会由黄元炤主持。现场也有来自各高校的师生、建筑设计机构的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建筑师》杂志编辑参加。
The speeches attending this opening were made by Ma Guoxin, Qin Siyang, Lu Xinzhi, Zhang Bafeng, Brigitte Bouvier, and the academic seminars were made by Qi Xin, Cui Tong, Wu Yaodong, Liang Jingyu, Jingquan, Chen Ziming, Che Fei, Liu Yuguang, Li Ning, Sheng Qiang, Lan Jun, Liu Wenbao, Hu Yingdong, and Cheng Lizhen, and the academic report by Han Linfei, 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was hosted by Hu Yingdong, and the seminar was hosted by Huang Yuanzhao. The site was also attend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various universities, architects from architectural design organisations, editors from China Architecture Industry Press, and editors from Architect Magazine.
从左至右:兰俊、陆新之、陈自明、吴耀东、李宁、秦思阳、刘文豹、齐欣、刘宇光、马国馨、盛强、崔彤、车飞、任永刚、黄元炤
此次巡展99个勒·柯布西耶模型由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策划及制作,99个模型包括了52个未建成(unbuilt)、1个拆毁(demolished)、46个尚存(standing)的项目,这些模型直观展示了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演变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直面挑战时的不甘与思考。
The exhibition of 99 Le Corbusier models was curated and produced by RT+Q Architects in Singapore. 99 models include 52 unbuilt, 1 demolished and 46 standing projects, which visually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 of Le Corbusier's design and show us his willingness and reflection when facing challenges. These models visualise the evolution of Le Corbusier's design and show us his reluctance and reflection when facing the challenges.
多年来,RT+Q事务所的实习生们有一项传统,第一周时间被用于研究和制作勒·柯布西耶建筑项目的缩尺模型,这让有抱负的建筑新人敞开心扉,了解这位20世纪大师的多样化设计遗产。该活动得到法国巴黎勒 ·柯布西耶基金会的支持,希望全世界都能重新审视这位大师的伟大作品。无垠的光辉:勒·柯布西耶模型巡展(北京站)同期对社会开放。(后文,勒·柯布西耶简称“柯布西耶”或“柯布”)
For many years, it has been a tradition for interns at RT+Q to spend their first week researching and making scale models of Le Corbusier's architectural projects, which allows aspiring architectural newcomers to open their minds to the diverse design legacy of the 20th century master. The programme is supported by the Fondation Le Corbusier in Paris, France, in the hope that the world will revisit the master's great work. The Boundless Light: Le Corbusier's Models Touring Exhibition (Beijing Station) will be open to the public at the same time.
13:30,主持人黄元炤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ADA研究中心主持人开启主播模式,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建筑师》杂志视频号带领大家线上云游柯布模型展。
期间,黄元炤与多位与会嘉宾进行探讨,讲解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手法与背后的故事。
14:30,开幕式启动,由胡映东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交通文化与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主持。
开幕
致辞
马国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发言中,马国馨回顾了勒·柯布西耶的生平和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贡献,以及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提到了柯布西耶的多面性,包括他的设计理念、作品演变,以及在艺术和建筑领域上的不断探索。马国馨回忆了在日本研学期间,自己对柯布西耶的了解日渐加深,那时柯布西耶对日本建筑界有着深远影响——当日本进行关于建筑师影响的调查时,柯布西耶始终位列第一。
接着,马国馨介绍了柯布西耶相关书籍的出版情况,包括《走向新建筑》的不同版本和《勒·柯布西耶全集》的出版,彰显了柯布西耶建筑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重视,以及后续对其研究的投入和再解读。
马国馨讲到柯布西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无可撼动,但他本身也是非常矛盾的人物,又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马国馨提到了桢文彦的“漂流的现代主义”观点,指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开始时,如同流水,从山涧迸发、湍急多变,之后形成一片汪洋大海,风格流派不断涌现。
马国馨也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像是一场马拉松,持续有新思想、新观念的萌生,以及世界各地新建筑师的不断加入,而柯布西耶就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领跑者。马国馨还强调了柯布西耶对功能主义、模数、标准化和环境重视的贡献,并提出传统中国的建筑理念也可以在这场马拉松中领跑。
马国馨认为柯布西耶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引用了安德烈·马尔罗的话来总结柯布西耶的贡献:
“柯布是一位画家,是一位雕塑家,同时是一位诗人。但他没有为绘画、为雕塑、为诗人而战,柯布是一名战士,他只为建筑而战。他将无与伦比的激情投入建筑,因为唯有建筑可以实现他激扬于心中的热切愿望,为人民服务。”
马国馨提到很多建筑师、设计师都在工作生活中向柯布致敬,比如,马国馨本人同柯布西耶一样,也为自己的图书设计封面。最后,马国馨建议从多个角度学习柯布西耶,对柯布思想作进一步发掘,以更好地认识柯布在现代建筑运动当中的作用。
秦思阳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秦思阳在发言中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对勒·柯布西耶建筑模型巡展暨学术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所有参与和支持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她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历史和发展,强调了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秦思阳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和研讨会向大师致敬,并促进学术交流,期待与会者能分享见解并从中获益。她祝愿活动圆满成功,并向大家送上祝福。
陆新之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建筑分社社长
陆新之代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对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和勒·柯布西基金会以及所有与会嘉宾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就出版人的视角,谈了三点体会:一是柯布的作品和思想光辉无垠,至今仍普照全球建筑界,在北京举办这次模型展和学术研讨会,并采用全程直播方式,是为了使更多人认识到一个丰富、立体、多彩的柯布大师,激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并以此向柯布大师致敬。二是作为最早将柯布著作引入我国大陆、出版最多柯布相关图书(总计37本)的出版社,有责任、有义务更好地传播好柯布的思想和作品,并挖掘更多国内学者研究柯布的图书选题。三是柯布1956年宣称一生写了超过45本书,他一手搞创作实践,一手作理论阐释,构建了建筑创作与大众传播的新型关系,是建筑师走向大众的典范,希望我们当代优秀建筑师能够向柯布学习,好好总结我们40多年大量建设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为我国存量时代建筑创作和城市更新提供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导。
张柏峰
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代表
张柏峰代表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表示感谢,并介绍了EJ99模型展览的背景。他解释了为何选择柯布西耶作为展览主题,强调了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业的深远影响。张柏峰提到,柯布西耶在没有空调的20世纪就利用自然原理和材料特性创造出舒适的建筑。他还谈到了事务所的传统,即让实习生制作柯布西耶模型,以及事务所对教育和研学的重视。展览的另一个特点是易于组装和拆卸的展览架,适应不同场地需求。张柏峰提到,展览包括了柯布西耶的建成和未建成项目的模型,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柯布西耶对建筑行业的贡献。最后,他感谢了所有支持和参与展览的人员。
布丽吉特·布维耶
Brigitte Bouvier
勒·柯布西耶基金会主任(线上致辞)
布丽吉特·布维耶代表勒·柯布西耶基金会,对所有参与展览的人员表示感谢,特别是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Rene Tan陈正勇。她强调了实习生通过制作柯布西耶项目模型来开始他们的建筑旅程的重要性。布维耶提到柯布西耶虽非科班出身,但通过全球旅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展览旨在提升对柯布西耶理念和作品的理解,同时面临在后现代主义时代保持其对新一代影响力的挑战。她提出三个确保柯布西耶持续影响力的方法:理解现代主义遗产、重视建筑的美学价值和情感,以及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最后,她强调柯布西耶的建筑将继续作为代际、国家和文化间对话的桥梁,激励着我们。
开幕式结束后,由黄元炤主持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柯布西耶的实体模型展览,与以往展览不同,探讨模型带来的感受和对勒·柯布西耶作品的新解读。
讨论也涉及勒·柯布西耶的多面性,包括其在建筑、艺术、媒体等领域的贡献,以及其思想与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关联性。
研讨
环节
第一场
齐欣
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齐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吴耀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盛强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
刘文豹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
兰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人居科学学院院长助理
从左至右:兰俊、刘文豹、齐欣、吴耀东、盛强、黄元炤
齐欣
齐欣分享了个人经历和对柯布西耶的看法,对比了法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对柯布西耶的不同看法,以及柯布西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到柯布西耶在法国由于某些原因成为敏感话题,而在国际上,包括中国,他的影响仍然显著。齐欣还分享了当代中国建筑领域受到柯布西耶影响的案例,并列举了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强调柯布西耶的矛盾性、他的理性和革命精神,以及不断自我否定和探索新出路的态度,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同时,齐欣提醒对柯布西耶提出的设计理论和原则要持灵活的态度,因为他本人都未必遵循或遵守。
吴耀东
吴耀东分享了勒·柯布西耶对日本建筑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和吉阪隆正都是柯布的直系弟子,丹下健三受到柯布的影响虽间接但更深远。柯布在20世纪50年代去过日本,并在东京上野设计了国立西洋美术馆,这栋建筑正是通过他的三位弟子之手落地生根,让柯布的作品平添了日式情节。作为一位西方建筑师,柯布在印度的建筑实践和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20世纪90年代末因国家大剧院合作设计,吴耀东在法国居住过较长一段时间,得以有机会亲身体验柯布的众多作品。参观萨伏伊别墅时,吴耀东感受到课本上抽象的柯布才真正活生生走进自己,“纯净主义”也不再那么“纯净”,别墅居于广阔庭园的中央,坐北朝南,从南侧进入庭园,便转换成碎石砾铺地,隐藏在白色鸡腿柱后的部分是墨绿色的,更像是要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别墅主入口退隐在北侧,密梳般的钢窗框外黑内白,印象深刻。占据室内中心的是坡道空间,一条往复坡道把首层、二层和屋顶花园平滑串接在一起。起居室和卧室内的粉红色墙面印象很深,而非纯净的白。粉红色弧墙包裹的内侧空间一定是浴盆,能想象沐浴时的私密和温馨。整栋别墅外观是纯净的,“绒毛”长在了建筑内侧。类似的空间体验不在现场是很难体会到的。
吴耀东去朗香教堂时,是在千禧年交替的冬天,大雪过后,徒步上山,白茫茫的山顶上,回头忽见天外来客般的存在。吴耀东感受到,当与朗香教堂面对面交谈时,风格和主义都是退居其后的。这样的教堂设计全世界绝无仅有,是独特的柯布式的存在,他就是这样把建筑学的美妙境地一步步拓展,照亮了后人的建筑道路。教堂主体坐北朝南,但与传统坐东朝西的教堂空间是共通的,柯布的模度理论非常理性地控制着教堂的空间生成和材料细分,原有老教堂的砌筑材料在柯布的教堂中重复利用获得新生,柯布以其独特和崭新的方式美妙地传承着朗香教堂的历史。
吴耀东在清华开设有一门研究生课程,讲授了二十年,其中有一讲就是讲“追寻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足迹”,他讲到柯布是一座山峰、一种理想,他的小木屋、他的坟墓和他的大海同样充满教诲,柯布的故事似乎永远也讲不完。谈到柯布,总让吴耀东想到杜甫24岁时写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盛强
柯布西耶对他们这一代建筑师的影响是深远的,盛强通过阅读《走向新建筑》等书籍,接触了柯布西耶的创作和思想。在欧洲留学期间,盛强也实地考察了柯布西耶的多个作品,包括朗香教堂,感受到了柯布西耶设计的多样性和革命性。盛强认为,当前建筑学科面临的挑战与过去不同,建筑教育和实践需要结合理性和感性来解决现实问题,而不仅仅是创造出更多的房子。他强调,建筑学应该回归到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理想,利用大数据和人本城市理念来实现这一目标。盛强也认为,建筑学的品质提升不仅体现在物理环境上,还应包括建筑教育和学科的自省与更新。
刘文豹
在2010年,刘文豹有机会在法国巴黎走访了柯布西耶的多处建筑作品,对柯布西耶的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情投射。他回忆了在巴黎寻找柯布西耶建筑的过程,包括不易找到的作品如塞纳河边的船和朗香教堂,以及在马赛公寓的住宿尝试和体验,还有前往柯布西耶墓地的探访。在参观过程中,刘文豹遇到了一位韩国教授和一位修道士,相互交流闲聊,这些经历让他的参观之旅更加独特和难忘。在那考察之后,刘文豹逐渐理解到柯布西耶对建筑的执着追求,以及柯布西耶将建筑视为艺术的观点——认为建筑是艺术的载体,通过艺术的力量与社会交流。而这样的考察探访之后,给刘文豹的感受是深刻的,尽管有些体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如未能进入维修中的拉图雷特修道院,但他从这些经历中获得了对柯布西耶精神力量的体会。
兰俊
兰俊基于吴耀东和刘文豹的发言,并回忆起20年前曾作为学生参加吴耀东老师的《建筑体验》课程的感受,强调了现场体验在建筑认知和建筑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提到曾接受陆新之邀约,撰写一本关于柯布西耶的传记,这促使他开始大量阅读和研究柯布西耶的生平、作品以及关于柯布的相关研究,最后决定以“评传”的方式开展研究和著述工作。兰俊提出了历史研究中的个人英雄史观和人民大众史观的分野,进而认为柯布西耶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应该归因于其所属的“变革”的时代;柯布与那个时代的众多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一样,也是时代的产物。他随后提到柯布西耶的成功和国际影响力主要通过在“国际建筑师协会”(CIAM)这一组织中的工作影响和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包括那些被他一手提拔后来又反对他的年轻建筑师,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柯布西耶的伟大。兰俊试图从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去理解柯布西耶,拒绝单纯地崇拜。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也是时代的产物,客观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需求;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建筑师及作品是作为响应社会呼唤而存在的,后现代时期为反对而将其定义为“精英主义”“英雄主义”是有失偏颇的。
第一场研讨最后,齐欣分享了一件柯布西耶的往事。
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揭幕典礼上,柯布西耶被邀请参加弥撒。仪式中,他泪流满面,情难自已。修士们以为他深受上帝感动,可能要皈依。但当他们询问他哭泣的原因时,柯布回答说,他在弥撒中看到了自己建筑的灵魂。
拉图雷特修道院
©FLC/ADAGP
研讨
环节
第二场
崔彤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车飞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陈自明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李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融合园区设计中心主任
胡映东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交通文化与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从左至右:胡映东、车飞、崔彤、陈自明、李宁、黄元炤
崔彤
崔彤分享了自己在设计法国项目中对柯布西耶思想的追随和理解的演变。他回忆了自己参与设计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经历,以及这个过程中对柯布西耶精神和思想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架构体系的新认知。崔彤提出了对柯布西耶的三个误读,包括对“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误解,对朗香教堂粗野主义的误读,以及柯布西耶对透明性理解的误读。他认为柯布西耶的透明性概念远超过一般理解,且中国传统建筑的透明性更胜一筹,而柯布西耶的伟大在于他的精神财富对世界建筑领域的长久影响。崔彤强调柯布西耶的思想和精神结构将继续影响着全球的建筑学者,视其为近现代、20世纪的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
崔彤认为柯布西耶的五点原则揭示了建筑的新状态,即花园与建筑的新关系,这改变了我们对地面、屋顶和空间的理解。他提出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超越了功能决定形式的现代建筑观念,其提出的支撑体系,强调了建筑的灵活性和变化性。崔彤强调建筑的力量,认为建筑可以改变世界,是思想和梦想的体现,柯布西耶无垠的光辉思想将继续影响着建筑师。
车飞
车飞指出柯布西耶的作品和主张之所以丰富多元,是因为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了一个世界观崩塌的时代,这促使他不断思考并尝试给出答案。车飞强调柯布西耶不是科班出身的建筑师,讨论了建筑教育问题,特别是柯布西耶如何面对当时庞大的古典主义教育体系。尽管现代建筑形式被广泛采用,但很多建筑仍然保留了古典主义的元素,表明柯布西耶试图解决的问题至今未完全解决。车飞认为,柯布西耶的建筑具有解放性艺术的特色,而我们今天仍需重新思考他所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建筑教育中要讲清楚柯布西耶的理念。车飞通过自己在包豪斯学习的经历,指出即使在当代,启蒙主义和现代性仍是一个未竟的事业,现代主义建筑和教育的挑战依然存在。
陈自明
陈自明回忆了30年前在学校学习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的经历,强调了亲身体验建筑作品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参观马赛公寓和拉图雷特修道院的经历,特别是对修道院的细节和构造的深入研究,认为这些设计手法至今仍值得学习。陈自明提到,建筑师的设计反映了他们自己的人生观和思想,柯布西耶的作品亦是如此。他表达了对柯布西耶海边小房子的特别喜爱,将其与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提倡的简朴生活相联系,认为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性。陈自明最后指出,柯布西耶过往的思想至今仍启发着我们,其中关于物质需求的反思,认为人们不需要拥有太多物质,这是柯布西耶思想中非常打动他的一部分。
李宁
李宁表达了从学生时代至今,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和思想一直影响和鼓舞着他。他首先提到了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批判性,与鲁迅相似,皆具有革命性的激情,强调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对当时旧建筑体系的批判和对新的建筑审美价值的倡导,倡导顺应新的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走向“建筑”。其次,李宁认为柯布西耶建筑思想有很强的开放性,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作品的不同面貌,即不断地自我否定、超越,从未被自己的风格所束缚,一直在上下求索。他强调柯布西耶的开放性思想对后世建筑师的影响深远,许多著名建筑师的作品都在延续柯布西耶的思想体系。最后,李宁还提到柯布西耶的多样性,包括出版书籍、绘画和雕塑等。这些多样性的触及体现了柯布西耶活跃的思想与自由创作状态,以及对社会、美学价值体系的深刻追求,对今天的建筑师仍有很多启示。
胡映东
胡映东引用了刘震云的话,提出文学和艺术不是为了反映或揭示现实,而是为了实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情,这让他想到了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胡映东提到柯布西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著作,如《东方游记》《走向新建筑》《明日之城市》和《模度》,认为这些著作记录了柯布通过建筑诠释无法实现的理想。他鼓励现在年轻人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时代的机会,跟上甚至打破世界的禁锢,追求更多的可能性,表达了对建筑行业的期冀。
研讨
环节
第三场
梁井宇
场域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刘宇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景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
程力真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从左至右:程力真、景泉、梁井宇、刘宇光、黄元炤
梁井宇
梁井宇提出对柯布西耶的认识理解后,自己最在乎的问题:在今天,向柯布学习还是否有现实意义?柯布的思想只是历史吗?或者说,柯布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被后现代主义“历史化”后,对创作实践是否再无积极的养分?这些问题,值得反思。
梁井宇以两个现象作为对问题的进一步阐述:一是在现代主义建筑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后,我们对现代主义的认识被简单感念化为“功能主义”的代名词;二是当现代建筑国际风格提出后,柯布的建筑五要素被认作是和古典主义对抗的标志性形式语言。以上两点,构成了一种广泛的,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初显认识。
梁井宇说柯布西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必然会被放到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但是,柯布又不同于其他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师,他的作品值得反复琢磨和体会,因他常会为了突出其“革命性”的“时代精神”,而隐藏一些真实复杂的设计意图,经常造成我们的误解,这点颇令人玩味。
梁井宇认为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一样——其实也是一种带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语言,这一点事实上在罗伯特·文丘里的书中所列出的大量“现代主义”建筑案例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提到实践,梁井宇认为建筑创作必须要有历史意识,创作并非只是个人化、独有的操作,也就是说任何的创作皆是基于对过去的整体知识理解的一种创作。这也说明赏析建筑是一个智识的过程,想要获得深度的理解建筑,前提是建筑教育。
关于柯布的理解,柯林·罗的《理想别墅中的数学》一文对梁井宇启发最大,其中揭示了柯布作品和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迪奥作品的直接联系。且柯布似乎阅读过此文,未加以否认文中所提⋯⋯因此,梁井宇认为这是柯布和古典联系的佐证。
柯布的建筑五要素,梁井宇认为在当今已被刻板化、字典化,当作设计语汇而被泛泛而用。五要素看似是革命性的现代提出,但它完全由古典衍生来的,比如萨伏伊别墅,整体仍是古典的三段式构成。梁井宇认为柯布的建筑五要素,实质上和古典精神有相互对照的关系,同时具有场地之于功能的灵活性考量,含有一种普适性的建筑理想。
梁井宇认定柯布有深厚的古典修养,他并不是一个像外界所认知的那样与传统决裂的人。而柯布藏匿的那些内容,恰恰可能是让我们理解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之所以在今天或者未来仍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刘宇光
刘宇光认为模型是建筑师创作的手段,对柯布西耶而言,模型是传递思想的工具,建筑是革命的一种形式。他提到柯布西耶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其建筑观念与社会革命紧密相连,影响了之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刘宇光提出,建筑不仅仅是功能、形式或美学,还包含了对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和艺术性在内的更广泛的探讨。刘宇光根据柯布西耶的启示,提出了自己的新五点,用以评价建筑的创造性,有哲学和思想性、自然科学的内涵、社会科学的内涵、应用科学,以及艺术性。刘宇光强调,必须让建筑学走出去,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话,让建筑的力量影响更广泛的世界。
刘宇光同样注意到建筑行业中性别比例的变化,特别是女性在建筑领域的增加,这一点在柯布西耶时代就已显现。他提到柯布西耶的前瞻性,特别是他与女性设计师夏洛特·贝里安的合作,以及对女性建筑师艾琳·格瑞的嫉妒,这些都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视角。刘宇光认为柯布西耶的话题永远说不完,他的影响力和话题性在建筑界是永恒的。
景泉
景泉表达了对参与柯布西耶讨论的渴望,以及对其他发言老师准备的认真态度的赞赏。他认为分析柯布西耶时,应考虑其身心状态和童年经历,如出身于钟表匠家庭及其的精细工作对他的建筑思想形塑的影响。景泉提出,柯布西耶的艺术表达了丰厚、健康,反映了他内心对未来的向往和恐惧,以及对理性与直觉的追求。景泉强调在了解一个人的背景,包括家庭环境,对于深入理解其作品的重要性。最后,景泉呼吁建筑师们应继续追求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并在新的時代持续学习,为年轻一代树立更多理想。
程力真
程力真感谢并欢迎各位老师的参与。虽然她不是柯布西耶的研究者,但认为当下每位建筑学人都曾经遇到、研究、景仰柯布西耶。她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研究柯布西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柯布西耶作为艺术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多元背景,使得他能从空间体验、工业化建造和社会变革等多元角度深入思考建筑问题。程力真提到,这给当代建筑教育面向的不再是单纯统一的理工学子,而是出现有文科和艺术背景的学生带来积极启发。
讲座
环节
韩林飞
俄罗斯建筑与建设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
论坛最后,韩林飞分享了《20世纪20~30年代勒·柯布西耶与苏联建筑界交往及其互动研究》,包括1928年柯布西耶访问苏联及其对双方的影响。他提到柯布西耶在苏联的讲演、设计竞赛参与,以及苏联对其建筑思想的接受和推崇。韩林飞还探讨了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最终的分歧,强调这段历史对研究现代建筑在东西方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最后重温一下马国馨院士朗诵的法国前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的一段话:
柯布是一位画家,是一位雕塑家,同时是一位诗人。但他没有为绘画、为雕塑、为诗人而战,柯布是一名战士,他只为建筑而战。他将无与伦比的激情投入建筑,因为唯有建筑可以实现他激昂于心中的热切愿望,为人民服务。
直播
回放
现场
直击
向下滑动
模型
写真
由RT+Q 建筑事务所制作
往期
巡展
北京交通大学展览现场
同济大学展览现场
西交利物浦大学展览现场
浙江大学展览现场
预告
链接
点击图片前往
主办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览策划
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
展览支持
法语联盟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学院
新加坡建筑师协会
支持媒体
《建筑师》杂志
学术召集
陆新之 胡映东
展览布置
张柏峰 胡映东 赵赫 张文超 叶鸿辉 曹菲雨 吴婧婕 张宇
展览对接
胡映东 宗子灏 张文超
摄影修图
赵赫 唐爽 任嘉乐 袁玉国
文字整理
张琪晨 王碧珣 张文超
宣传物料
张文超 赵赫
现场直播
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王鹏 王星篪 朱笑晨
视频制作
赵赫 新加坡RT+Q建筑事务所
初审丨张文超
复审丨赵赫
终审丨陆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