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能源格局中,煤炭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国作为煤炭进口大国,2024 年 1-9 月进口煤炭量达到 38912.8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1.9%。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凸显了进口煤炭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煤炭的定义与分类
煤炭是由植物遗体经煤化作用转化而成的富含碳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含有一定量矿物质,相应的灰分产率小于或等于 50%(干基质量分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简称《税则》),煤炭主要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 无烟煤
:以挥发物(以干燥、无矿物质计)指标区分无烟煤与烟煤,挥发物不超过 14%的为无烟煤。
- 烟煤
:以热值(以潮湿、无矿物质计)区分烟煤与其他煤种,对于烟煤,还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对 “炼焦煤” 的规定确定是否归入 2701.1210 项下。
- 褐煤
:《税则》及《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没有对褐煤做出定义,根据 GB/T 5751《中国煤炭分类》中关于褐煤的技术指标,对煤炭的挥发分 (以干燥、无灰基计)、发热值 (潮湿、无灰基高位)、透光率进行综合判定确定。
二、进口煤炭的归类依据
进口煤炭的归类依据主要基于《税则》第二十七章子目注释。
- 无烟煤
:通过挥发物指标确定煤炭是否归入子目 2701.11 项下无烟煤。
- 烟煤
:通过热值指标确定煤炭是否归入子目 2701.12 项下烟煤。
- 褐煤
:根据 GB/T 5751《中国煤炭分类》中关于褐煤的技术指标,确定煤炭是否归入子目 2702.10 项下褐煤。
- 其他煤
:排除以上归类的煤炭才能归入税则号列 2701.1900 的其他煤。
三、申报要素及基本原则
申报要素
进口煤炭的申报要素包括归类要素及价格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涉税规范申报目录及释义》(简称《目录》),不同商品申报要素不同。
例如:税则号列 2701 和 2702 项下的煤炭,申报要素可能包括煤种、热值、挥发分、灰分、水分、产地等。
基本原则
- 依据原则
:根据归类依据确定税则号列及名称,按照《目录》中税则号列对应的申报要素内容填报。
- 齐全原则
:申报要素齐全,逐项、按序填报。
- 回应原则
:对应括号提示,对申报要素后的括号提示内容进行回应。
四、海关检验监管方式
海关对进口煤炭实施口岸检验监管方式,具体如下:
- 口岸检验
:进口煤炭由卸货口岸海关检验。
- 报检要求
:进口煤炭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进口煤炭卸货之前按照海关总署相关规定向卸货口岸主管海关报检。进口煤炭应当在口岸主管海关的监督下,在具备检验条件的场所卸货。
- 布控检验
:海关依据布控指令对进口煤炭实施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进口煤炭不准销售、使用。
- 监督管理
:口岸海关按照相关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对本口岸进出口煤炭进行监督管理。
- 便利措施
:海关根据便利对外贸易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简化程序,方便进出口。办理进出口煤炭报检和检验监管等手续,符合条件的,可以采用电子数据文件的形式。
五、进口煤炭的基本要求
根据《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商品煤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 灰分
:褐煤≤30%,其它煤种≤40%。
- 硫分
:褐煤≤1.5%,其它煤种≤3%。
- 其他指标
:汞(Hgd)≤0.6μg/g,砷(Asd )≤80μg/g,磷(Pd)≤0.15%,氯(Cld)≤0.3%,氟(Fd)≤200μg/g。
- 远距离运输要求
:在中国境内远距离运输(运距超过 600 公里)的商品煤,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下列要求:褐煤:发热量(Qnet,ar)≥16.5MJ/kg,灰分(Ad)≤20%,硫分(St,d)≤1%。其它煤种:发热量(Qnet,ar)≥18MJ/kg,灰分(Ad)≤30%,硫分(St,d)≤2%。
六、进口清关所需文件
进口清关所需文件包括:
- 外贸发票
:提供货物的详细交易信息。
- 原产地证书
:证明煤炭的来源地。
- 自动进口许可证
:确保进口煤炭符合相关规定。
- 进口商品煤情况说明
:说明煤炭的具体情况,包括煤种、质量等。
- 进口商品煤标识
:标注煤炭的相关信息。
七、进口案例
在一次进口煤炭的实际操作中,某企业进口了一批无烟煤。
- 申报阶段
:企业严格按照申报要素和原则进行申报,准确填写煤种、热值、挥发分、灰分、水分等信息。
- 检验阶段
:海关对该批煤炭进行严格检验,检查煤炭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清关阶段
:企业提供齐全的清关文件,顺利完成进口清关手续。最终该批煤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进口煤炭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要素,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进口煤炭的质量和安全。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进口煤炭的操作,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