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积极倡导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再生金属行业的发展愈发受到关注。再生铜铝作为重要的二次资源,其进口政策的调整对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中国海关关于再生铜铝进口的最新政策。
一、政策更新要点速览
2024 年 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共同发布了第 23 号公告。该公告对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的进口管理事项进行了明确规范,其中的关键信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明确产品属性与包装规范
符合相关要求的铜、铝再生原料,在进口时不再被视为固体废物。但在运输过程中有严格规定,铜和铝严禁混装,整批货物必须是单一的再生铜或者再生铝。并且,同一类别下不同种类的原料也不能散装混合,例如铜米和铜管,需分别独立包装后才能安排在同一批次进口。
(二)细化原料分类
与 2020 年第 43 号公告相比,再生铝原料的分类更加细致。不再统一归类为 “铸造铝合金原料”,而是进一步细分为 “纯铝原料”“变形铝合金原料” 及 “铸造铝合金原料” 三类。再生黄铜原料也更新为 “铜合金原料”,这种分类调整让进口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新增申报 HS 编码
此次政策更新,新增了再生铜、铝原料的进口申报 HS 编码,涵盖 7404、7602 章节。这一举措完善了进口申报体系,为企业报关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
(四)调整检验要求
再生铜铝原料的检验要求有所降低。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只有对那些通过感官无法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的货物,才会进行进一步检测。也就是说,感官符合标准的原料有可能无需再进行检测,这大大提高了货物的通关效率。
总体而言,此次公告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再生铜铝等原料的进口限制,丰富了可进口的原料种类,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可进口再生铝大盘点
(一)可进口再生铝种类
根据公告附表,“可进口再生铝种类” 包括 “纯铝”“变形铝合金原料”“铸造铝合金原料” 。这些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在成分、用途和特性上都存在差异。
(二)纯铝、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的区别
- 纯铝
:依据《GB/T 8005.1 铝及铝合金术语》,铝的质量分数≥99% 的金属即为纯铝,俗称 1 系。进口时,主要以再生铝锭或捆绑、袋装、压块的散装铝形式存在。其原料来源广泛,像铝线、导电铝板、铝管等都可以作为原料。在进口报关文件中,需要详细注明原料类别、来源、外观及尺寸规格等信息。进口纯铝时,主要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等指标,其中纯铝产品中的金属总含量应≥91%,铝成分应≥99.5% 。
- 变形铝合金
: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来生产产品,俗称熟铝。它包含铝 - 铜系(2 系)等多个系列。变形铝合金进口同样以铝锭与散装铝为主,但由于其铝含量纯度不是特别高,容易携带杂质,目前这些非铝合金类物质大多不允许携带。其原料来源有挤压材余料、铝板等。变形铝合金的铝及铝合金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
- 铸造铝合金
:主要通过浇铸或压铸等方式生产铸件产品,俗称生铝。以铝锭、铝块、铝屑为主,来源包括铝活塞、铝铸件等。其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
(三)申报编码
7602000020 - 符合 GB/T 38472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 7602000030 - 其他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 7602000040 - 可进口再生纯铝原料 7602000050 - 可进口再生变形铝原料
不过,7602000030 所代表的 “其他原料” 具体指向目前还不太明确,可能是标准范围之外但允许进口的再生铸造原料,这一点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明确。
三、可进口再生铜全解析
(一)可进口再生铜种类
公告附表显示,“可进口再生铜种类” 有 “再生铜原料”“再生铜合金原料” 。
(二)再生铜、再生铜合金的详情
- 再生铜
:根据相关术语标准,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是直接或完全利用含铜废料经过分类和预加工处理后,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料。原料来源包括铜线、铜管等。再生铜原料中的铜含量应≥97%,铜米中的铜含量应≥98%,杂质含量应≤0.8% 。进口再生铜原料时,主要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量等。
- 再生铜合金
:包含黄铜、青铜、白铜、高铜的块料和屑料。黄铜是以铜和锌组成的合金,青铜是以铜为基体,除锌和镍以外其他元素为主添加元素的合金 。其原料来源有铜加工余料、五金零件等。铜合金含量应≥95%,杂质量应≤0.8% 。
(三)产品图片
此次中国海关关于再生铜铝进口政策的更新,为再生金属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政策细节,把握机遇,在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这些再生资源,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如果你对再生铜铝进口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