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铝进口清关 “新玩法”:政策红利深度挖掘与实操窍门全解析

文摘   2025-01-14 17:24   浙江  

再生铝进口热度攀升,清关知识你知多少?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再生铝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环保材料,其进口需求日益增长。在我国 “双碳” 战略的大背景下,再生铝的应用更是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到 2022 年 2 月累积进口 387.42 万吨,同比增加 17.8%,进口新规实施后,2022 年进口总量显著高于之前,可见其热度攀升之迅猛。但再生铝进口清关流程相对复杂,你是否了解其中的门道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一、最新政策解读


(一)原料归类细化

2024 年 10 月 21 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更新发布了第 23 号公告,对再生铝原料的归类进行了重要调整。此前,可进口的再生铝原料统一归类到 “铸造铝合金原料”,而现在则细分为 “纯铝原料”“变形铝合金原料” 及 “铸造铝合金原料” 三类。这一变化意义重大,以变形铝合金为例,它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像铝 - 铜系、铝 - 锰系等不同系列的变形铝合金,因其独特的加工特性和应用领域,单独归类能更精准地满足各行业对再生铝原料的差异化需求,使得企业在进口时能根据自身生产需求,更精准地选择适配的原料。

(二)进口限制放宽

公告明确符合要求的再生铝原料在进口过程中不再属于固体废物,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再生铝的进口性质,为行业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同时,规定在进口过程中不允许铜和铝进行混装,必须全部为再生铜或者再生铝,且铜和铝项目下不同类别的原料也不可以散装混合,例如铜米和铜管不能散装混合,但可分别独立包装同一批进口。此外,新增了再生铝原料的进口申报 HS 编码,如 7602 章节下的多个编码,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为进口申报提供了清晰的分类指引,大大提高了进口流程的规范性与便捷性。

(三)检验要求调整

在检验环节,新规带来了显著变化。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即海关人员通过目视等方式对货物的表观特征、夹杂物含量、铝或铝合金实物量等进行初步判断。对不明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货物,再依据海关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如《GB/T 38472-2023 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等相关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深入检测。这意味着,若再生铝原料在外观上无明显异常,如无过多杂质、色泽正常,且初步判断符合标准,就可能免去繁琐的实验室检测流程,极大地简化了进口流程,加快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企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二、可进口再生铝种类剖析

(一)纯铝原料

根据《GB/T 8005.1 铝及铝合金术语》,铝的质量分数≥99% 的金属即为纯铝(俗称 1 系)。进口形式主要为再生铝锭或进行捆绑、袋装、压块的散装铝。其原料来源广泛,涵盖铝线、导电铝板、铝管、铝棒、铝粒、铝罐、纯铝器具、铝箔、纯铝加工余料及几何废料等。在进口报关时,务必注明原料类别(铝锭、压块)、原料来源、原料的外观及尺寸规格、夹杂物含量、挥发物含量、金属总含量及铝含量等详细信息。结合《SN/T 5762-2024 进口再生纯铝原料检验规程》,进口纯铝过程中重点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实物量。其中,纯铝产品中的金属总含量应≥91%,在金属总含量中,铝的成分应≥99.5%,且应无明显非金属杂质及油污等挥发性物质,夹杂物应≤0.8%。

(二)变形铝合金原料

变形铝合金,主要通过热加工或冷加工进行塑性变形生产加工产品,如铝 - 铜系(2 系)、铝 - 锰系(3 系)等(俗称:熟铝)。进口同样以铝锭与散装铝为主,不过由于其铝含量纯度相对不高,容易携带各类杂质,像铝管内携带铜、表面附着油漆、带有螺丝、铜管、线路板、塑料与玻璃、铁质类物体、胶膜、非金属物质、泥沙、油污等,而现行进口要求中,这些非铝合金类物质暂都不允许携带。原料来源丰富,包括挤压材余料、板材加工余料、铝板、铝带、加工废料、锻造铝轮毂、飞机铝板、各类铝器具、铝线、铝压实块、门窗铝材、铝箔等等。此类变形铝合金的铝及铝合金的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三)铸造铝合金原料

铸造铝合金,主要通过浇铸或压铸等方式生产铸件产品,如铝活塞、铝铸件等(俗称:生铝)。通常以铝锭、铝块、铝屑为主要形态。依据《GB/T 13586-2021 回收铝》,其来源有铝活塞、铝铸件、铸造车轮、车铣铝屑、铝破碎料、铝渣等。在进口检测方面,依据《SN/T 5418-2024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



三、清关流程详解

(一)前期准备

在开启再生铝进口业务前,务必充分了解我国最新的进口政策、法规及标准,可通过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等官方网站实时查询,确保进口活动合法合规。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商是关键,建议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加工环境、质量管控体系,查看其过往的产品检测报告、客户评价等,以保障货源质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国外发货前,最好对再生铝进行一次铝含量检测,提前了解货物是否符合我国进口标准,避免到港后因铝含量不达标等问题造成滞留或退运,徒增成本与时间损失。

(二)单证准备

进口再生铝需备齐一系列关键单证。合同要详细注明双方权利义务,涵盖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核心条款;发票需准确反映货物价值;装箱单应清晰罗列货物包装、件数、重量等信息;提单是提货的重要凭证;原产地证用于核定关税,务必确保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质量证明书不可或缺,需包含供方名称、原料名称、净重、挥发物含量、夹杂物含量、铝以及铝合金含量、金属总含量、金属回收率、检验结果、供方质监部门的检印、本标准编号等详细内容,为海关审核提供有力依据。

(三)报关与查验

货物抵达我国目的港后,进口商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船舶申报进境之日起 14 日内,及时向海关申报。申报时,通过国际贸易 “单一窗口” 提交准备好的各类单证,海关将对单证进行审核。随后,海关大概率会对货物进行查验,查验内容包括核对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重量等信息是否与单证相符,检查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整洁、有无严重飞边或气孔,以及通过专业设备检测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含量等指标是否达标。若海关对货物质量存疑,还可能抽取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进口商需积极配合,确保查验工作顺利进行。

(四)税费缴纳

再生铝进口需缴纳关税与增值税。税费依据货物的完税价格与适用税率计算,完税价格通常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海关依法进行审定。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适用不同的申报编码与税率,常见的如 7602000020 - 符合 GB/T 38472 标准要求的可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铝块、屑料),暂定关税:0,最惠关税:1.5%,增值税率:13%;7602000040 - 可进口再生纯铝原料等。进口商应根据海关出具的税单,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 15 日内,通过电子支付等方式完成税费缴纳,以免产生滞纳金,影响提货流程。

(五)后续监管

提货后,进口商并非就 “高枕无忧” 了,仍需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接受后续监管。在规定时间内,可能需配合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货物的使用情况、流向等进行核查,确保再生铝用于合法合规的生产加工领域,避免出现违规转卖、私自改变用途等行为。若在后续监管中发现问题,企业将面临警告、罚款、责令整改甚至暂停进口资格等处罚,因此务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保障进口再生铝业务全流程的规范性。



四、案例分享与常见问题解答


(一)成功案例复盘

某知名铝制品加工企业,计划从马来西亚进口一批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用于生产高品质的铝合金铸件。在进口前,企业的采购团队深入研究我国进口政策,与供应商反复沟通,确保原料符合《GB/T 38472 - 2023 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标准,铝及铝合金含量、金属总含量、夹杂物含量等指标均达标。同时,提前准备好齐全且准确的单证,包括详细注明原料来源、成分检测报告的质量证明书等。货物到港后,报关行迅速向海关申报,海关查验时,企业积极配合,现场展示货物的包装、标识,以及提供相关技术资料解释生产工艺。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海关审核单证与查验货物均未发现问题,顺利放行,企业按时提货投入生产,抢占了市场先机。


(二)典型问题答疑

1.如何避免再生铝被误判为固体废物?

关键在于确保进口的再生铝严格符合我国相关标准。首先,原料的成分要达标,如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其次,外观上不能有明显异常,无过多杂质、飞边、气孔等;再者,要提前做好质量检测,取得权威检测报告,报关时一并提交,作为货物合规的有力证据。若对标准把握不准,可在进口前咨询专业报关机构或海关相关部门。

2.进口再生铝对铝含量有严格要求,如何准确检测?

对于不同类型的再生铝原料,检测方法与要求各异。纯铝原料,结合《SN/T 5762 - 2024 进口再生纯铝原料检验规程》,重点检测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实物量,其中金属总含量应≥91%,在金属总含量中,铝的成分应≥99.5%;变形铝合金原料,铝及铝合金的实物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且要注意其携带杂质的情况,目前非铝合金类杂质暂不允许携带;铸造铝合金原料,依据《SN/T 5418 - 2024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金属总含量应≥97%,铝及铝合金含量应≥91%,夹杂物应≤0.8%。检测工作建议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更具公信力,能为进口清关提供有效支撑。

3.海关对再生铝进口的包装、规格有何要求?

包装方面,包装物外表应附包含原料名称、尺寸规格、毛重、净重、金属总含量、本标准编号等信息的标牌,以便海关快速了解货物基本情况。规格上,海关虽对再生铝进口的形状没有强制要求,但为便于查验与运输,尽量保证同批货物规格相差不大。例如,铝锭的尺寸、重量尽量统一,避免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以免在装卸、查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通关效率。

4.进口再生铝过程中,海关如何进行理化分析检测?油漆、油渍会有影响吗?

海关进行理化分析检测时,会依据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对再生铝的放射性污染、夹杂物含量、铝及铝合金含量、金属总含量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油漆、油渍等杂质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它们可能掩盖铝及铝合金的真实外观特征,干扰海关人员的目视判断;另一方面,在实验室检测环节,可能会影响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导致铝含量、夹杂物含量等指标误判。因此,进口前尽量确保再生铝表面清洁,无过多油漆、油渍附着,若存在少量杂质,需提前说明并提供处理方案。

5.听说再生铝查验概率几乎为 100%,还经常被送检,如何应对?

确实,由于再生铝的特殊性,海关为确保货物符合标准,查验概率较高,送检情况也较为常见。企业首先要做到单证齐全、准确,如实申报货物信息,包括原料来源、加工工艺、成分含量等;其次,在货物包装、标识上严格规范,便于海关查验;再者,若遇到海关查验,要积极配合,及时提供所需资料,如质量检测报告、生产工艺说明等,对于海关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若货物被送检,保持与海关、检测机构的沟通,跟进检测进度,以便在检测合格后第一时间提货,减少延误损失。



五、行业前景展望

在 “双碳” 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再生铝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一方面,铝加工企业为降低碳排放、节约成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再生铝作为原材料;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再生铝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据相关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再生铝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对于进口再生铝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只有深入了解进口政策、严格把控清关流程、确保货物质量合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绿色铝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进口清关一点通
进口清关知识分享,解读法规政策,关务知识,AEO实操案例分享,解决各种清关疑难杂症。 关注贸易热点,专注干货分享,未敢妄言共商大计,只愿与您志趣相投、互为砥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