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那些老手艺——打煤球,打土坯,烧青红砖

文化   小说   2024-11-02 11:33   河南  
文字从来不会治愈谁,它只是一种温柔的陪伴



(打煤球)

文|爱之蔓



“天越来越冷了。在往年,祁家总是在阴历五六月里叫来一两大车煤子,再卸两车子小黄土,而后从街上喊两位“煤黑子”来摇煤球,搖够了一冬天用的。”

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读到这段话,父亲干活的身影就从脑海里浮现了出来。

按北京的说法,父亲是可以干煤黑子这类活的,但父亲并不给别人打煤球(我们的老家把“摇煤球”叫“打煤球”),一般是作自己家用,那个年代,谁舍得花钱买成品的呢。

现在的小孩子大概已经不知道煤球是什么东西了,更别说打煤球。打煤球是把煤粉和黄土按一定比例加水和匀了,再用一种打气筒似的模具压在煤泥里,打压成圆柱型,再抽出来放在地面上。晒干后的成品,就是放在煤炉子里用来烤火、做饭、取暖的煤球了。

我那个时候还是个孩童,父亲打煤球的时候,一般只在旁边观看,高兴劲儿上来时也会打上一两个,但往往由于力气小打出来的是残次品,害得父亲需要把它们毁了重新再打。

由“打煤球”又想到了“打hu qi”,hu qi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坯,土坯恐怕也没几个人知道是啥东东了,它其实和砖块的功能一样,只不过它是用土做的。hu qi是我们老家的发音,也不知道具体哪两个字。我们家从前的院墙,甚至屋墙,也是父亲先打出一块一块土坯,再在外糊一层黄泥垒出来的。

打土坯和打煤球工艺(看起来)差不多,也是用一种模子做出来的,区别在于用材。打土坯是用一种有粘性的红土,加麦秸秆,加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它的和成不是搅拌而是用脚踩。穿着胶鞋,踩泥坑似的在泥湖上踩来踩去。父亲有时踩累了,会让我们帮忙踩。这下子,平时不让玩的游戏有正当理由玩了,我们踩得极带劲儿,简直是忘了是干活。

(打土坯时的踩泥糊)

后来,盖房子、垒院墙一般都用砖块。父亲又不舍得花钱买成品,就又自己做。

这个做的过程我没完整的见过。只记得是在一个圆圆的、露天的砖窑里做的。大概也是用土和什么材料做成,然后再用火烧制。烤到一定温度或者程度在露天的圆洞上方浇水,烧出来的就是红的或者青的砖块。

现在想想真是神奇,同样的材料烧出来的颜色怎么就不一样?喜欢红砖就烧成红的,喜欢青砖就烧成青的。父亲是怎么就会了这些手艺呢?大概是照葫芦画瓢,看见别人做就学着做,学着做着就会了。父亲原来也是很聪明的,只是后来我们见惯了他一天到晚锄草,犁地、种庄稼的样子,再加上往往收成不好,他就变得再平凡不过。

父亲当然也有烧砸了的时候,记得有一窑烧出来,砖块全是半块青半块红,母亲嘟嘟囔囔埋怨了好几天。

有几窑砖是在我们家前面一个邻居家的砖窑里做的。再后来,父亲去一个离村子很远的一个谁家废弃了的砖窑里做。烧制的时候,晚上也需要在现场守着,父亲就晚上不回家。有一天晚上,我们家养了多年的老黄牛不见了。我们跑去给父亲报信后,父亲丢弃了一窑砖,疯狂地找了好几天。后来,还曾找了个占卜的,但到底也没找着。

母亲哭了好几回,不记得父亲哭没哭过,但他却一下子老了,老了后的父亲的这些手艺好像没再用过。





往期推荐       


有多久,你没用乡音喊过爹喊过妈了

渴望,和父亲共舞

爱之蔓蔓
小心思,小情怀,小认知,小感悟,还有一些用心写的小说。你来或者不来,你喜或者不喜,我都在这里。期待最懂的遇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