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老张”
文化
生活
2024-06-04 12:21
河南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某某某”组合演的一个小品——“再见,老张”,已经过去了快两年,这两年里我看过六七遍,每一次看完我都会哭,甚至有两次若不是忍着,我真想好好大哭一场。哭过之后,我又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想哭,要哭,似乎哭哭才痛快。也有别的影视作品能把人惹哭的,但仅仅是第一次,第二次再看内心往往就不会起波澜了。“再见,老张”的魅力让我感叹、感慨、感伤。“再见,老张”其实故事情节很普通,有点像浓缩版的“人鬼情未了”,但它让你在观看的过程中,情绪像坐了过山车,大开大合。你前半场在纵声大笑,后半场却内心紧缩,低声呜鸣。张维伊要结婚了,他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去世的父亲能参加他的婚礼,因为他知道那是他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没想到,他的这个愿望竟然被天使听到了,随后天使就把他父亲的魂魄附在了他的好友左凌峰的身上。好友瞬间变成了父亲,令人捧腹的场景就一个接一个的发生。父亲停留的时间还剩不到10分钟了,彩排因此匆忙开始,又匆忙结束。在父亲就要再次彻底告别的时候,张维伊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左凌峰问了他几个问题:“你现在觉得自己快乐吗?”;“算得上幸福吧?”;“身体还算健康吧?”;“还有什么遗憾吗?”得到张维伊的肯定回答后,左凌峰点点头:“那我就也没什么遗憾了。”父亲最朴素的爱在这时得以最真挚的体现,但父子永别汹涌的情绪作品还没让释放完,小品最后拜洞房时的旁白加上歌曲“路过人间”的烘托,才终于把人内心交织的各种情绪推向了高潮。你只觉得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流淌着一条河,就那么流着,汩汩不停,温柔作响。
“再见,老张”用的先抑后放,笑中含泪的手法,其实好多影视作品里都用过,它能让人看一次哭一次,我想,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老张”。这个老张可能是你故去的爷爷或者奶奶,父亲或者母亲,爱人或者孩子甚至那个再也回不来的挚友或者邻居。当你落魄、感伤时,“老张”在远处,你无法诉说;当你幸福、快乐时,“老张”还在远方,你又多么想让他一起来见证、分享。我的父亲和老公的父亲都去世的早。我们结婚那天,母亲和婆婆身边都空着一个位。婚礼上,老公跪在他母亲面前,拥抱他母亲的瞬间,控制不住哭了起来。他的哭泣惹得婆婆不停地擦泪,他们母子的哭泣又引得我、司仪,还有在场的亲人们一个个动情动容。至今,我仍然能清楚想起司仪眼里的泪花闪烁和她接下去的台词里的颤颤音声。我不知道老公在那一刻想到了什么,但我想到了我父亲,在以后很多的场景里,我内心都会生出一声谁也听不见的感叹:如果父亲也在,那该多好!可是如果,也只能永远是如果。母亲这几天病情又有所加重,下身浮肿,呼吸困难,我看着二姐发来的视频里母亲张着嘴大声喘气的样子无限心疼。可我也只能远远的观着,无能为力。当距离成了最大的阻力时,距离就成了要骂人的距离。母亲也是我心底的那个“老张”,她的好与坏激荡着我情绪的高涨和萎靡。只是在这起起伏伏的情绪之外,我多少还涌起一点点庆幸的喜悦,我知道,她还在家乡平房里的那一角落里等着我。而我们心底的其他“老张”到底还是走远了,除了某些时刻的想起,他们渐渐模糊成了一个影子。然而,他们又是我们内心深处长出的底色,无论温暖或者清凉,无论青绿还是明黄,他们都会成为一种我们活着的底气,伴随我们风一程,又雨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