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阴风阵阵,见一猪妖赫然出现在屋中。
那妖对端坐床前的女子道:
“娘子,俺老猪来了!”
女子嬉笑,不复平时惊恐,只调侃那妖:
“如今正是好时光”……
今天的网友再回顾一些经典时,其思想和语境已经和当年的评价不太一样,比如开始“磕CP”“玩穿越”。
当众人把目光聚焦在一些早期作品时,还会有些“总结性发言”,就像“《红楼梦》还是‘不剃眉毛’的好看些”这种“哭笑不得”的感叹。至于对86版《西游记》,有人打趣说:“杨洁导演当年找了那么多美女,结果你们只看猴子”。
确实,“怀旧”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对“经典”尤为宽容。除了调侃“年少只知猴子好”以外,大家还有个疑问——
当年《西游记》剧组在招募演员时是不是明确要求过必须会演“猴子”?否则的话为什么无论是国王还是公主、妖魔还是凡人,只要在剧中“变成”了“孙悟空”总能挤眉弄眼“翻花手”?
我觉得这种发现是“伟大”的,从观众角度看,能够欣赏到一部“主角配角都在状态”的作品是幸福的;从专业角度看,演员,无论男女演员,如果自带“偶像包袱”,这戏基本上也没什么看头。
只不过限于当年的信息局限和“八卦氛围”不够浓烈,一些颇有特色的演员基本上可以安心地做一个好演员。只是把一些遗憾留到了今天,让人在赞叹时惋惜:
为什么那个年代的美可以千姿百态?
这个问题虽然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但禁不住“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韩式一字眉和锥子脸、欧式眼始终是一部分人的坚定信仰。只有把目光投向往昔时人们才可能发现:
当年明月下,百花生春时,无论港台还是内地,题材类型有多少异同,观众是可以看到“巾帼”和“小娇”的。
更令人赞叹的是,美人们演的角色可以很多。这个“多”不是说饰演的职业和身份,而是喜怒哀乐、顾盼生姿,皆能信手拈来。或做他人妇或变“高家女”,只要导演讲“你演个猴吧!”纵然本是娇滴滴的大小姐,下一秒也能变成“大圣分身”。
这叫“演员”,哪怕本是个美娇娘。
魏慧丽,山东济南人,山东省京剧团演员,专业花旦、青衣。启蒙老师孟丽君,后拜荀派旦角演员俞砚霞为师。
以上履历说明魏慧丽是有戏曲功底的,这一点在《西游记》中那段著名的“美人变猴”中能看出来。而让人惊叹的却是更早一些时候,她与“唐僧”徐少华在1983年主演的电影《精变》,她饰演狐女小翠。其中有一场小翠与痴傻公子在后花园玩耍的戏,这场戏里小翠娴熟地舞刀弄剑,用京剧舞台上标准的“花枪”把观众带入古时光怪陆离的世界中。
最难得的是,不仅“小翠”的招式有板有眼,于片中饰演丫鬟的女演员们同样刀枪棍棒舞得有模有样。
这个情节并不是导演刻意卖弄的,它为“小翠”训练丫鬟、后来在府中捉“鬼”埋下了伏笔。
全片情节紧凑,故事精彩。
“武戏”之外,魏慧丽的“文戏”也好看:
公子莫入仕,陪奴荡秋千。君劫已安度,妾身自去也。
全片近镜头非常多,演员的神情动作都有特写,这也让几十年后的观众们惊讶“狐女”的心中有恩,眼中多情。因为魏慧丽的眼睛会“说话”,能赏秋月海棠,也能见世道人心。把对人心的单纯自信和最后的失望离去演得让人心疼、心碎。
抛开“八戒”的怨念,“高小姐”这一出与“唐僧”的“前世孽缘”在2021年的网上被人称为“虽然一场吻戏都没有却让人看得心驰神往的爱情”。
当然,这些在当初的那个年代似乎不算“什么”,因为“艺术家”太多了。
魏慧丽的舞台依然是戏曲,因此于影视上她只贡献了寥寥几部,有意思的是,她与鲍国安老师先谈了场“宋江与阎婆惜的生死恋”,后来又成就了“邹氏与曹孟德的不伦爱”。
除了《红楼梦》外,四大名著魏慧丽占三,只比何晴老师“差点”。但她又比何晴老师“精彩”一些,因为何晴老师的小家碧玉或世家闺秀固然让人沉醉,可魏慧丽毕竟演过“猴子”,这个山东女子于镜头上展现的古灵精怪,不是一般书卷才女能轻易尝试的。
光是那舞动的剑花,非朝夕之功。尽管“高女”或“狐女”等仅是魏慧丽留下的为数不多人间靓影,但我觉得足矣。
因为这已经说明“演员该是什么样”了。
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选择魏慧丽老师作为“鉴星”的年终人物,可能出于“情怀”,也可能出于对某些“刻意”和“定位”的无奈。
中戏戏曲学博士刘天池老师曾说:
演员应成为一个“生动体”而非“漂亮体”。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很难。
“简单”得众所周知,“难”得也众所周知。
只是当我把目光时时回望当年,在摇曳的美人背影中,偶尔赞叹:
昙花转瞬只留香,
曾有美人会演猴。
颜值力:⭐⭐⭐⭐⭐
国民度:⭐⭐⭐⭐⭐
发展性:⭐⭐⭐⭐
演技水平:⭐⭐⭐⭐⭐
商业价值:⭐⭐⭐⭐
历史总是轮回的。这一点我一直坚信。
至于眼下所有的“大多数”,有一天也肯定会被曾经的“大多数”取代,那时,观众们或许可以从银幕和屏幕上领略到中华女子之美。
依然或“巾帼”或“小娇”。(本次鉴议由“霸道的小汤圆”、“咆哮小短腿”、“要很酷的周周”、“要奶茶不要啵啵”、“小韩有个大梦想”等六位大神议定。)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