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明显的就是一口气拍了两百多集的《包青天》,认真看会发现里面岁数较大的演员国语发音和内地无异,年轻些的演员本土腔调就浓郁了些。
另外,金超群一开始多在一些琼瑶剧里露面,而且戏份都不多,真正让他火起来的还是1993年风靡港台内地的电视剧《包青天》。
如果按一天一集的速度观看的话,一年的三分之二才能看完,然而随后,金超群又在多部电视剧里饰演《包青天》。在当年那个相对题材比较匮乏的年代,《包青天》和《新白娘子传奇》等台剧都是小伙伴们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最佳伴侣。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对于70后、80后和90后的观众而言,《包青天》是个神话,其中有探案还有志怪,后来的人们探寻时才知道许多故事都是在拍摄现场临时编写的,因为那时太火了,不仅在中国,日韩东南亚乃至所有华人地区谁都会看一看《包青天》,也看一看金超群。
他饰演的包青天很有特点:
身材高大魁梧,黝黑的面庞和戏腔味儿十足的扮相,一脸不怒自威。身边永远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和展昭、公孙策。我想,这应该是屏幕上最早的“男团”了。
随着电视剧的大火,金超群终于不再饰演小角色,他还曾去过香港发展,并在1995年林正英先生饰演的《僵尸道长》中客串了“钟馗”一角,因为彼时他还扮演了“天师钟馗”,更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往返工作。但也许最后他发现,还是“包青天”更适合他。
整个90年代对于金超群而言同样是个神话——
他几乎是唯一一个不靠颜值靠正义迅速俘获一票粉丝的中年男演员。
其影响力之大,甚至影响到了手办界,“包公”长什么样?看金超群就知道了。
同样获此殊荣的还有另外一位陆树铭先生。
1951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金超群在台湾学习、成长,并保持了那一代人的爱国热诚,因此如果在今天搜索当时的许多影像资料会发现那一代人物无论如何都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包括金超群在内,后来都选择在内地安家置办房产。
此外,金超群先生还在青岛建了一座“超群影视城”同样很有意思,这座影视城只拍包公戏,对于金超群而言,这个角色已经伴随他一生成为他唯一的注释。当年最火的时候包公老家庐州——现在的合肥还邀请剧组人员全体到当地演出,过年的时候还特地给远在台湾的金超群打电话彼此送祝福。
观众对他的评价很高,也特别喜欢看到他穿着官服走到台前和大家打招呼。
有一年夏天香港电视剧《碧血青天杨家将》开播,金超群还是演包青天,陪着天波府的女将们演绎了一幕人间正义,现场也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用国语原声,观众们看到他还是觉得亲切,似乎只要他出现,就意味着正义也降临了。
即便到今天,如果有人问“谁演包青天合适?”
如果抛开“戏说”,必然还是首选金超群。
在一代人的印象中,这位演员就是包公在人间的化身。
至于“钟馗”等角色,远不如那一声“升堂”悠扬洪亮。
我认为现今人们常说的“文化输出”其实是个伪命题:
华人爱看的传统文化和经典人物需要有人去诠释和演绎,有些已经成为了符号,除此无他。
如六小龄童先生的孙悟空、金超群先生的包青天。
海内外的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以前听一位英国朋友说起“律政”,他讲起“包青天”时就比画着说:
“这位演员演得真好,有中国风……”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外的词语匮乏,但足以说明金超群演出的形象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民族印象和历史印象。
哪怕长大后看史书知道北宋年间不是老包一个人说了算,可还是觉得只要“包青天”出场一起额都稳了。这一切的心理暗示依旧依靠金超群先生稳重的步伐和天生正义的形象。
我想无论内地还是港台,老一代人演戏总归是讲规矩的,古时演关公的演员演出前都要沐浴祭拜,如此才能净心演出武圣人的模样,演包公时大概也是这样,毕竟再怎么演,能演几十年包公的人也该是正人君子。
倒扁、发声、捐款、励志。
金超群先生后来做的每一件事都说明他是一位配得演出古人风范的人物。
后来听说金超群现在还在内地生活,心里也觉得舒适:
“老包”终究是“自己人”,这样的人物只有回乡才能让那年的观众们心中稳妥——
咱们身边有“包青天”。
颜值力:⭐⭐⭐
国民度:⭐⭐⭐⭐⭐
发展性:⭐⭐⭐
演技水平:⭐⭐⭐⭐⭐
商业价值:⭐⭐⭐
时过境迁,如今不大兴演历史人物了。
视线里多了很多仙侠和神人,但我还是喜欢看“包青天”等这种可以演义的传说。
只是可惜老一代人渐渐无声,关于那个身材伟岸的人物似乎也消失了。
一生演出800多集的“包青天”,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连续演出,足见金超群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如今或有天马行空和红颜薄命。为民请命和为国为民的却少了。
可我依稀记得:
在那个年代,看他演“包青天”心里是真的稳。(本次鉴议由“霸道的小汤圆”、“咆哮小短腿”、“要很酷的周周”、“要奶茶不要啵啵”、“小韩有个大梦想”等六位大神议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