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希望“王劲松”是你们这一边的,不然你们可够呛。
像我这种观感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连周围的导演和演员也有人这样想。
特别是当王劲松演反派演出韵味的时候,很多水平在他之下的同行们都在担心一件事——
以后若是在演戏的时候碰到王劲松一定要特别小心,因为跟他对戏很有压力,一旦演技不过关可能会被他骂。
王劲松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过:
“演员背台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句话当年造成过不小的轰动,尤其是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演艺圈里,他成了少数敢公开表达不满的老演员之一。这让“你知道TA有多努力吗”的人,无论是金主还是粉丝几乎一时失语。而在正经演员们看来,王劲松只是说出了行业内不少人早就想吐槽的事情而已。
设身处地地想一件事:
一个人勤勤恳恳地专注于表演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演过影视剧无数,无论主角也好配角也罢,到了片场迎面遇到了搭戏的人,无论对方是谁,首先都有一种职业和场面上的尊重。那么既然尊重给到了,对方也该给予自己一定程度的尊重,不能说我在一字一句地说着台词,沉浸在角色中的时候,人家也同样很认真地跟我说着“1234567,7654321……”
这种场面,太诡异了。
如果非要肯定的话,只能说对方的情绪管理能力很强,不会因此笑场。
这也是王劲松最在意的地方:
作为一个老演员,与后辈搭戏时如果对方念着数字表情木讷地演着戏,这绝对可视为一种对自己职业生涯和艺术追求的羞辱甚至挑衅。
前两天看他演的一部剧,他演警察,这个角色疑雾重重,给人感觉专断且不近人情,但转脸下属们对他佩服得很,说不好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因为剧集还没播完。而最后质感的莫过于他对女儿的宠溺和容让,一个在外术业有专攻的警官,对内却是铁汉柔情,像极了生活中看到的面冷心软的人物。因此可以说王劲松演过的所有角色都是有温度的,无论正邪,他总能演出一种“哦哦,这人我见过”的样子。
因此演革命人士时,他慷慨激昂,穿着长衫的样子宛如回到了几十年前,纵论世界大事的时候给人一种信服感,仿佛信仰便是如此。
演古装臣子时,他时正时邪,皇子对他恭敬,视他为老师,他淡然一笑,转眼共进晚餐,朝堂上的风云诡谲不及他的莞尔一笑,似乎权臣便是这样。
古今的人物在他这里,仿佛那一双细长的眼目睁开时便是好戏开场了。
有一年王劲松被老同学——一个导演叫去演电影,当时大家看剧本的时候都觉得他演的这个角色戏份不多,怕是会屈才,人家也未必见得多上心。然而等到拍戏的那天,王劲松照旧过来换上服装,稍事看了会儿台词,等开拍时,情绪瞬间上来,在场的人都感觉这个人似乎变了一种样子,一场戏下来,大家都在叹服:
老戏骨,好演技!
注意,这场戏里他就极具对白,但依旧演得十分专注。
后来,便有了本文前面他的吐槽:
“演员背台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据后来的采访中他说本来他打算一直待在江苏发展,后来经朋友鼓励到了北京,于是才有了很多人得见的好戏,对于演艺圈来说诚然是件幸事,因为他来时的那些年,演员总算还知道背台词,演技先放一边,态度起码都是端正的。
只是后来逐渐的,脸和流量成了一些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好在现在这股风气渐渐有些被遏制的趋势,回过头再看王劲松当年的批评,只觉得老前辈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这世上若是谈颜值,总归会衰老消散。若是论演技,只有老戏骨才能常青。
所以回忆起满屏的红男绿女时,总能想到王劲松这样的演员,人要他演戏,合适了便演。演起来又认真。演完了之后不声不响,别人不问他不说,闻起来开口就毒舌——
演员,这辈子演好一部戏其实真的挺不容易的。谁想跟花架子搭戏呢?
据说生活中的王劲松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严谨的人日积月累下养成的气质。
赞誉、表扬是中肯的,批评也是。
目的都是为了让一个行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似他这样批评的人,其实越多越好。
而他,绝对有资格批评所有企图“套现”的人。
颜值力:⭐⭐⭐⭐
国民度:⭐⭐⭐⭐⭐
发展性:⭐⭐⭐⭐
演技水平:⭐⭐⭐⭐⭐
商业价值:⭐⭐⭐⭐⭐
好演员,生活造。
王劲松作为一个演艺界的老前辈,无论戏里戏外,塑造的人物和说出来的话都有一定的权威性,这种威信并不只是因为年龄,还有成功的作品。至少面前若有一个小辈演戏不行,作为老戏骨他提出的看法肯定具有借鉴和反省的价值。
而且必然会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因为仅从王劲松老师这位演员的角度看来,演戏不但是饭碗,也是一个专注表演并热爱表演的人安身立命之所在。
这样的老演员、这样的好演员,是中国演艺界良心品质的代表。(本次鉴议由“霸道的小汤圆”、“咆哮小短腿”、“要很酷的周周”、“要奶茶不要啵啵”、“小韩有个大梦想”等六位大神议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