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茂名市,是广东省西南部的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濒临南海,海岸线长约180千米,海域面积6150平方千米,具备优良的港口资源,海域生态环境良好,渔业资源丰富。2023年,茂名市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4%,海洋经济对地区增长的贡献率达42.18%,全市海水产品产量58.61万吨,产值106.71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市海水产品产量30.03万吨,同比增长2.83%,“蓝色经济”的引擎作用越发明显。
近年来,茂名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坚持向海图强,积极建设“资源养护+渔业开发+海洋经济”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努力做好海洋开发、保障粮食安全的“大文章”。一方面,坚持国有主导,建强开发主体。成立了茂名市电白区蓝湾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茂名滨海新区博贺渔港海洋产业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投资项目的一级开发主体,加快推动海洋牧场项目落户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疏近用远,发展深远海养殖。现有装备型海洋牧场养殖基地2个,海域使用面积103.84公顷,共有100多口重力式深水网箱,今年已投放420万尾金鲳鱼苗;现有底播型海洋牧场7处,贝类底播养殖面积622.42公顷,主要养殖品种为波纹巴非蛤,养殖效益显著。
2023年12月28日,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正式启动,首批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从莲头古渔港出发,迈向深蓝,开始新一轮“耕海牧渔”。下水投运的网箱共48个,是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启动项目——茂名滨海新区龙山食品公司架海重力式深海网箱项目的实施内容之一。项目主要包括海上深水网箱及陆上水产品加工园区两部分,总投资7250万元。其中,海上项目选址茂名滨海新区莲头岭南部约0.6公里海域、海域面积48公顷,布设周长90米的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48个,有效养殖容积约4500立方米,主要养殖金鲳鱼、石斑鱼、军曹鱼等高价值海水鱼类。该批网箱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够抵御12级以上台风,网箱桅杆装有监控摄像头、信号灯等,可实时监控网箱运作情况。陆上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建设内容有水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冷链物流和智能仓储中心、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等。
今年4月初,网箱投苗。9月3日,重力式深水网箱迎来了首批渔获。当天清晨,随着拉网、装鱼、起吊、入舱等一系列操作,38400斤金鲳鱼成功起捕收获,平均规格9两/尾,售价16元/斤。此前,这批渔获已经被整船收购,打捞完毕以整船鲜活方式销往中国香港。
在建设“蓝色粮仓”的征程上,茂名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渔业资源和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海洋牧场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两核两带,一区多园”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两核”即博贺湾陆海联动发展核、水东湾现代渔业创新核,“两带”即沿海海洋渔业全链发展带、南北海洋渔业创新服务带,“一区”即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养殖园区(面积244.07平方千米),“多园”指的是着重推进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标准认证、冷链物流、商贸流通等重点产业环节发展,打造若干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重点产业园。
为科学指导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按照茂名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了《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3-2035年)》。作为科学指导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到高标准打造深远海装备养殖园区。在水深10米以深的适养海域内科学选址8片深远海装备养殖园区,合理安排养殖时序,推动新型设施装备试验应用,推广多层次立体综合养殖,开展“风渔融合”示范建设。
在创新发展养殖技术方面,一是实施深蓝种业工程,高标准构建深蓝种业发展体系,打造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遗传育种中心,建立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种苗繁育基地。二是丰富适养品种,推进发展卵形鲳鲹、四指马鲅、石斑鱼、花鲈、军曹鱼、黑鲷等茂名海洋牧场大宗海水养殖鱼类。三是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加快推进陆海联动装备养殖模式、科学发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鼓励发展深远海生态野化养殖模式、探索工船循环游弋养殖模式、试点远海养捕加融合养殖模式。在拓展升级全生产链方面,壮大装备研发制造,做大动保饲料产业,做强海产品加工业,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茂名市下辖茂南区和电白区两大行政区,电白区靠海而兴,产业、资源、交通、生态等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4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约4300平方千米,是陆地面积的2倍,拥有东山渔港、陈村渔港、水东渔港(勤海码头)、树仔避风塘、森高避风塘和澳内海停泊区,海洋资源丰富。电白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3年电白区海水养殖面积约1.09万公顷,海水养殖年产量约26.85万吨,产值约55.28亿元。
在近海做“减法”,优化养殖空间和结构,提升岸线使用集约程度;在远海做“加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向海洋要食物。针对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电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2022年修编)》对水域、滩涂自然环境、资源和海洋牧场发展潜力科学分析,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重新确定“三区”,明确管控措施,为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科学布局海洋牧场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指导。电白充分利用渔业资源优势,拓展深远海利用新空间,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建设,正在构建从装备、种业、养殖、加工到海洋文旅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在种苗方面,培育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广东金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水产种苗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企业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1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引进创新团队,先后实现了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四指马鲅“全人工苗”的批量生产,突破了南方海参苗品种玉足海参、花刺海参的人工繁育技术,创新开发了现代绿色海洋养殖新模式,现年产“正金阳”海洋生物种苗50多亿尾,海产品6500多吨,海洋微生物制剂50万瓶。
在养殖方面,结合人工鱼礁、种(移)植修复等项目的推进,茂名将重点引导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优化海洋藻类养殖模式,推广重力式深水网箱、桁架式网箱养殖方式,探索养殖工船养殖技术,拟在电白区内规划深水网箱、底播、工船等养殖区3个,分布海域面积约1.47万公顷。今年1月26日,电白区人民政府和中科星河(茂名)海水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大有农业(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家企业将在电白投资建设海洋牧场项目,并在渔港经济区、文旅康养等领域加大投资。
在加工方面,依托电白工业园,电白区大力打造“ 茂名市电白水海产品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一个水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正在加速成长,新洲海产、海蓝水产、海篮渔业、惠众水产、海宝罐头、冠利生物等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集群效应显现。惠众水产以其自主研发的高保鲜鱼片浸液工艺、水产品精深处理超声波辅助技术,解决了海产品保鲜时间短、口感差、营养成分低等问题,加工产品获得多项国际认证,出口至欧洲、非洲等地,掌握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全区年加工水产品约9万吨,产值约14.3亿元。2023年,电白上榜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7.6亿元。
一个又一个混凝土构筑物被投放至海底,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繁衍、栖息的空间,成为藻类、鱼虾的“新家”。作为茂名市海洋牧场建设计划的重要一环,茂名已建成4个投礁型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礁区),已投放礁体7275个,总空方量26.12万立方米。其中,茂名市大放鸡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属于养护型海洋牧场,主要开展人工鱼礁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工作,所占海域面积约3575公顷,分为一区和二区。相关建设项目即将竣工,将进一步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茂名市统筹海岸线、海湾、港口等要素,科学合理规划海洋空间,加快实施人工鱼礁示范区建设,以“养护”促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据统计,电白周边海域陆续投放礁体7000多个,所分布海域总面积逾770公顷。电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大放鸡岛海域的人工礁体的投放,礁体周围吸引了大量微生物和贝类“附着”生活,海洋生态恢复和“聚鱼”现象明显。监测结果显示,现有人工鱼礁礁区内,海洋牧场海域渔业资源生物种类比投礁前平均增加2.1倍,最高增加3.8倍,渔业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平均提高8.7倍,最高提高26.6倍,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增殖效果显著。
2023年3月31日,茂名滨海新区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名单,其核心载体是博贺渔港。博贺渔港是著名的千年渔港、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也是广东省最大渔港,渔港面积、码头长度、渔船数量、单船马力、渔业产量、渔业生产总值、卸港量等七项重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渔业总产值达63亿元,在全省所有渔港中均位列第一。
当前,茂名正全力推动“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根据规划,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渔港经济区产业空间,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茂名滨海新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平台,吸引和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圈层式推进配套建设,完善海洋牧场陆域支撑。前期重点建设茂名滨海新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茂名博贺渔港经济区一期工程,为海洋牧场提供鱼货卸货上岸、流通、销售等配套服务。后期谋划建设博贺渔港经济区产业园,规划打造粤西地区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精深加工中心、海洋文旅休闲示范区。同时,开展临港码头、渔船泊位、航道疏浚、配套设施等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水产品加工标准化厂房等经营性配套设施,构建岸海接力、联动新发展格局,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到2028年,将茂名滨海新区渔港经济区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渔港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为全面提升渔港综合服务能力,当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拟通过申报专项债资金等方式,计划对“三港二塘一区”进行升级改造,即水东渔港、陈村渔港、东山渔港、森高避风塘、海丰避风塘、澳内停泊区,通过项目打包的形式,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修渔港、兴市场、抓配套、拓产业、建园区,打造以渔港为核心,海陆岛统筹、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化的渔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