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争创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

百科   2024-12-19 19:14   广东  

广告



规划方案指出,到2026年,湛江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5~1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着力建设全球水产产业高地。到2035年,把湛江打造成区域代表性强、生态功能突出、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形成“一核四圈七组团”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格局。


近年来,湛江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大力发展深海远海养殖,实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十大行动”,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据统计,2023年,湛江全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超1286亿元,约占湛江GDP三分之一;全市渔业总产量128.5万吨、同比增长5.15%,渔业产值 290.2亿元、同比增长 4.1%。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7.99万吨,同比增长 6.3%。享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等美誉。


锚定深蓝,湛江正在全力打造国家“蓝色粮仓”,计划5年内创建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已建成特呈—南三、流沙、东海岛、东里、草潭等多个深水网箱养殖园区,全市深海网箱数量达3500多个,占全省的70%。在广阔的“蓝色国土”中,“恒燚一号”“湛农1号”“海威2号”“联塑L001号”等正在辛勤“躬耕”;在研制车间里,“海塔一号”“湛江湾一号”等呼之欲出。以现代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湛江牢抓海洋科研创新生命力,全面推进桁架式深海养殖装备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型海洋牧场集群。


4月2日,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正式揭牌,《湛江市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发展规划》发布,相关保障体系正在持续完善。湛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成立了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党委,海事部门成立了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事监管服务工作专班。全市各级部门坚持全局科学谋划、不断完善机构设置,统筹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未来,湛江将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加工流通、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金融、气象预报、保险等支撑和保障,笃定前行,踏好“蓝色征途”的每一步,唱响海洋牧歌。



百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新春即动工

2024年1月2日上午,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暨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在湛江国际水产城项目现场举行。总投资额超108亿元的湛江农发集团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项目,湛江市(霞山区)海上牧歌项目,“海塔一号”海洋牧场装备建设项目,“恒燚一号”海洋牧场装备建设项目、湛江国际水产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十大项目开工建设;总签约投资额超115亿元的广东粤电风渔融合养殖平台项目,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湛江湾实验室、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框架合作协议签约项目,徐闻县角尾乡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项目,共建现代海洋牧场渔旅融合设计研究院项目等十个项目正式签约,打响新春“第一枪”。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湛江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和渔业新旧动能转换,企业闻风而动。随着多个项目的落地,在全省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3月30日,广东省金鲳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金鲳鱼深海网箱养殖加工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启动。据悉,金鲳鱼深海网箱养殖加工建设项目共有三期,首期建设内容主要是建设抗强风巨浪的90米周长深海网箱,解决传统网箱抗风性能不强等缺点。按照规划,系列项目将打造一个拥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推动大型重力深海网箱产业发展。项目一期建成后,预计养殖成鱼160万尾,产值约2500万元,间接带动农户就业增收500多人,实现农户在“家门口”就业。


4月2日,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湛江举行。该公司由广东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和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湛江市。公司定位是成为优秀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专注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统筹发展平台。计划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示范产业园,布局海水鱼育种中心,仓储、物流、水产销售基地,还涉及海洋装备、饲料生产与销售、渔旅融合等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打造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融合示范基地,成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主力军。现场还安排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环节,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广东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以共同推进海洋牧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


7月26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第九批国家级海洋牧场名单公示公告》,广东省雷州流沙湾海域农发国家级海洋牧场入选名单当中,成为广东省本批次唯一入选的海洋牧场。广东省雷州流沙湾海域农发国家级海洋牧场选址在雷州覃斗镇西侧、流沙湾西北侧海域,海域面积694.7995公顷。该项目计划在湛江市流沙湾1号海域现代化海洋牧场和雷州乌石人工鱼礁区建设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建设3.5万空方人工鱼礁。雷州市流沙湾1号海域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建成国内领先、特色鲜明,融生态海洋、绿色海产、旅游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统筹“7条鱼”种业攻关

筑牢“蓝色粮仓”,要把“种子”掌握在自己手中,湛江“剑指”全国水产种业“硅谷”,有望在2026年建成国际水产种苗繁育基地。相关部门深入推进种质保存和选育研究,指导科研单位立项进行研究,重点发展7条鱼,攻克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金鲳鱼、石斑鱼、海龙鱼、鮸鱼、鲷鱼等的人工繁育技术,同时发展多品种养殖,开发珍珠贝、沙虫、海马、海参、尖紫蛤、硇洲鲍、东风螺等具备发展潜力的地方特色优势品种。


▲ 金鲳鱼

集结政、产、学、研、企力量,发挥协同联动作用,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注入“湛江芯”。在行业主管部门方面,全力推动水产种苗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生产,建设水产种质资源库,加快打造南方水产种业基地。在高等院校方面,广东海洋大学聚焦种业振兴,将重点打造广东湛江东海岛海洋牧场种业创新基地,推进水产、耐盐碱作物等种质资源库建设,突破硇洲族大黄鱼、金鲳鱼、章红鱼等海水优势鱼类种质创制与规模化繁育技术,推进南美白对虾、生蚝等重点产业新品种开发与优质种苗供应。该校将依托“5+1+N”大海洋学科优势,以水产种业为核心,统筹布局营养饲料、病害防治、养殖装备智能化、灾害预警监测、水产品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等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科研单位方面,借助硇洲族大黄鱼项目,湛江湾实验室启动了“南海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库”建设。该实验室对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进行了保存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开展了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等技术工作。构建种质资源库,对硇洲族大黄鱼的育种科研、产业化以及生态资源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龙头企业方面,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林浩然院士工作站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纪家基地里,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利用返制细条饲料进行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的方法,通过改良养殖技术,重点解决石斑鱼类幼苗转料过程中,因饵料种类转变导致幼苗肠炎及病害暴发的问题,提升成活率。


下一步,湛江将重点推进“7条鱼”和“湛江红蚝”等多品种育繁工作,加快产业化应用;补齐海水鱼育种短板,持续推进一批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建设,构建海水种苗产业体系;同步推动遂溪乐民、雷州流沙湾至西连、东海岛片区水产种业产业园项目建设,聚力推进水产种业创新工程。



新技术赋能深远海养殖生产

4月8日,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深海养殖平台——“恒燚一号”落户湛江,首批次投入3万余尾章红鱼苗,预计产值将达到1800余万元,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再添新兵。“恒燚一号”搭载自主研发的养殖环境感知智能化养殖系统,布设众多智能传感器收集气象、水文、水质、鱼类行为等信息,可实现智能养殖需求识别、自动投喂和远距离的实时数据通信等功能。广东移动协同湛江湾实验室探索开发和应用海洋牧场智能化系统,通过4/5G网络将100个示范网箱的养殖数据、气象数据、水质数据、监控数据等采集回传到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实现统一信息化分析、管理。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深远海养殖智能化决策,针对鱼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投喂策略,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作为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威”系列不断取得新突破。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深蓝”布局了重力式网箱集群、海威1号和海威2号三个海上养殖板块。其中,“海威2号”可容纳三万立方养殖水体,主要养殖名贵的鱼种。一方面,“海威2号”拥有宽阔的平台空间,搭载了太阳能电力系统,日均发电量约200度,保障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另一方面,“海威2号”搭载了饲料存储模块、自动投料机、吊机、水上水下视频监控、水质实时测量、5G数据通信等自动化养殖装备,智能化程度高,日常只需2名工作人员管理,人工成本节省60%。不仅如此,平台还具有向四周或底部拓展的功能,可以发展“1+N”模式,进一步优化养殖水体空间利用。6月,由湛江雷州市、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三方共建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揭牌活动在“海威2号”举行,多方将加强合作与交流,激发科研创新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县域创新基地打造成为雷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雷州“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 海威2号

8月8日,由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联塑精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湛农1号”首组网箱模块下水仪式在企水镇举行。“湛农1号”具有自动升降和座底式两大特点,可实现分区升降,在恶劣海况下,可将平台整体沉至海底,保障平台与渔获的双安全,同时满足养殖户对不同水层养殖品种的养殖需求。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创新,可实现模块化拼接,建设总成本节约40%~50%。首个下水模块长60米,宽38米,深12米,总体建成后呈现为3组“日”字形模块共6个网箱,可容纳6.2万立方米养殖水体。


此外,“湛江湾一号”等多个现代化深远海桁架式养殖平台正在同步加紧建设,一个智慧型深远海养殖综合体正在加速形成。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管理与资源保护科负责人表示,通过成立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研究院,启用渔业大数据中心,加快实现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的监控、管理与溯源智能化发展,助力湛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湛品”鲜味传千里

随着湛江海洋牧场的高速发展,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目前,这些优质的“湛品”源源不断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霞山区为代表,湛江逐渐走出一条海洋牧场产销联动特色道路。据悉,霞山区构建了以金鲳鱼、石斑鱼等海水养殖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2023年,全区水产养殖产量1.52万吨,其中海水养殖1.41万吨,为“蓝色粮仓”提供充盈富足的“源泉”。统计数据显示,霞山区现存海洋牧场生产经营主体15个,拥有深水网箱663个,带动农村从业人员1000余人;其中以公司/合作社名义成立主体5个,拥有深水网箱543个,占全区深水网箱数量比例超过80%。依托工业力量,霞山区全面进军优质海产品深加工,制定了中长期发展目标,拟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渔工贸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同时推动土地、海域、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建设产业集群,为打造一个以“渔副加工”为发展核心的都市型现代化海洋牧场贡献坚实力量。


与此同时,海洋牧场食品市场正在加速起步,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的金鲳鱼预制菜制造了不少“爆点”。100~1000克的原条冻金鲳鱼,一夜埕金鲳鱼、金汤酸菜金鲳鱼粉、麻辣金鲳鱼块、东坡金鲳鱼……恒兴不断拓展产品线,开发出多种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的产品,从苗种孵化到预制菜产品推广,实现了从原料销售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在销售渠道方面,从2022年开始,恒兴从原条冻品的普通流通变道细分领域,增加了食材平台渠道、社区门店、线上直播平台等业态,以及以火锅及粤菜为主的餐饮渠道,如今餐饮、供应链、新零售、经销商四大渠道“并驾齐驱”的格局已经形成。据透露,2023年恒兴金鲳鱼食品销量为11600吨,营业额节节攀升。针对金鲳鱼食品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恒兴做了“破局”四步走,一是应用先进设备,提升金鲳鱼的加工效率和品质,探索金鲳鱼新型加工工艺技术。二是优化养殖模式,通过养殖技术和模式的提升,如智能投喂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三是创新产品研发,加强研企合作,开发具有独特风味的金鲳鱼预制菜。四是标准制定,牵头制定了金鲳鱼养殖标准、加工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规范了金鲳鱼加工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 渔市交易。何玲/摄



开发海洋牧场全方位气象服务产品

在大型桁架式养殖平台上布设海洋养殖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共享数据;探索构建“岸港岛海联动、海陆空天协同”的海洋综合气象监测体系……为保障深远海养殖的安全、提高养殖效益,湛江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已初步建立起“10001海洋牧场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湛江气象部门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研发了海洋牧场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一企一策”,创新了多种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产品,如7天气象影响趋势预报、3天灾害性天气影响预报、1天具体落区的灾害性天气影响预报和3小时短临预警信息等,涵盖台风、海雾等多种海洋灾害性天气,空间分辨率精细至10公里。海洋监测和预报能力的持续提升,为企业提供切实的帮助。“海威1号”的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精准气象预报,养殖企业可以及时调整养殖方案应对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比如在海浪大、水温低的时候,延迟投料或减少投料量。引入智慧系统辅助生产,可以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风险,使海洋牧场运营更科学化、智能化、可持续化。


2月27日,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湛江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同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气象保障体系先行市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标志着国家级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落地湛江。湛江将继续推动气象“一揽子工程”建设,“空天地海”海洋气象协同监测子工程、海洋牧场一体化预报预警子工程、海洋牧场智慧气象服务子工程和海洋牧场信息支撑子工程等,以及海洋牧场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海上园区”区域评估,全面提升湛江面向海洋牧场生产、经营、决策的气象保障能力。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已建立专家联盟,为海洋牧场气象服务提供全领域专题指导,初步建成了海洋牧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开展气象海洋水质协同观测试验,形成海洋牧场气象服务指标和递进式业务服务流程,构建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海洋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8月,湛江市遂溪草潭海洋牧场养殖区装上了气象海洋观测设备。湛江市遂溪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该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牧场风力风向、海温和气温、能见度和浪高以及气象灾害风险等参数,形成海洋牧场小气候观测体系,同时对养殖环境的pH值、溶氧度、电导率、浊度、盐度等要素进行监测,开通“直通式”气象服务,为海洋牧场合理养殖提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海洋牧场上还配备北斗信号接收器、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保障海洋牧场安全生产。遂溪县气象局加强与海洋牧场企业开展气象服务合作,围绕政策研究、风险管理、养殖知识、仪器安装、预报预警信息、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创新气象数据应用场景,打造海洋牧场“场景化”应用示范服务品牌,助力智慧农业发展。现阶段,已经实现每月向企业发布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专报,每周发布海洋牧场气象服务周报的服务。



激活产业增速的“蓝色引擎”

助力全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湛江金融业在行动。针对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各大银行主动作为,定制多种灵活金融产品、拓宽担保方式、优化放贷流程,为企业打开“绿色通道”,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3月,中国工商银行湛江分行针对农户、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其他涉农组织,推出“养殖e贷”,这是一项创新数字普惠的融资服务,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同月,为某养殖户发放了金额150万元的首笔个人养殖e贷,为某养殖企业发放了一笔金额100万元的法人养殖e贷。“养殖e贷”是根据养殖品类、规模、成本以及历史销售等直接或间接经营数据和企业养殖周期内的资金需求而制定的服务,提供信用、保证、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可用于补充因养殖水产品而产生的流动资金缺口,满足涉农主体日常资金周转的需求,有效缓解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围绕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聚焦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深水网箱、海洋牧场装备、水产养殖基地、养殖加工等重点领域,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为从事海洋养殖及上下游各环节客户提供信贷支持。目前,湛江中行对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授信余额达27.6亿元,覆盖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当中的特色产品,比如“粤海饲料贷”是专为粤海饲料集团下游客户量身制定的半标准化个贷产品,该产品简化了授信客户准入条件,提供多元化融资融智配套服务。又如“优新农产专享贷”融资服务方案,这是专为对虾、罗非鱼、金鲳鱼等湛江特色农产品设立的,通过将农户在其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生物性资产及生产经营所需的生产设备纳入资产计算,扩大了借款人资产认定范围,降低了融资门槛,解决小微农户与企业的融资需求。


2024年,广东省海洋牧场产业基金实现零的突破,广东湛江海洋牧场产业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揭牌,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认缴规模10.02亿元,该基金由农发集团与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海洋牧场产业基金聚焦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海洋育种、海洋装备研发与制造、海洋养殖技术、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投资布局,立足湛江“一核四圈七组团”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政府招商平台、产业链培育平台、城乡融合发展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等四大专业平台优势,构建“基金+国有资本+产业资本+重点项目”的商业模式。



织牢“兜底”保障网

4月,湛江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围绕湛江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深化海洋牧场保险服务合作等相关内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推进三方面海洋牧场保险服务合作:一是加快海洋牧场保险产品研发,丰富产品供给;二是发挥“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优势,提升服务能力;三是整合金融资源,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培育“功能齐全、立体多元、竞争力强、服务高效”区域保险服务体系。


9月6日晚,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在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58米/秒),对当地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保险机构迅速响应,及时启动大灾应急预案,全面开展防灾减损、抢险救援和灾后理赔工作。“风还没停呢,海水网箱的赔款就到账。”湛江徐闻一家从事深海养殖的企业对此表示感激。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因受“摩羯”影响,实测风速等指标达到理赔标准,海洋牧场紧急预赔绿色通道立即开启,当晚20时,湛江人保财险“摩羯”台风首笔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预赔付款360万元顺利发放到位。


应对台风,湛江保险业加强事前准备,事中推行应变方案,事后加快理赔速度,尽可能降低台风所导致的灾情与损失。据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透露,截至10月底,湛江海洋牧场今年已赔付3580.5万元,位于湛江雷州流沙岛码头的广东省首个“蓝色金融”服务网点——“现代化海洋牧场保险服务驿站”落地运行,保险行业首艘现代化海洋牧场专属服务工船已下水。针对湛江海洋牧场,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加大现代化海洋牧场专属保险产品创新力度,今年已累计为湛江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海水养殖风险保障5.24亿元,包括为“海威1号”“海威2号”大型养殖平台、456个重力式网箱提供养殖和装备财产风险保障,为“恒燚一号”深海养殖平台提供研发责任风险保障。同时,建立了“粤农保—粤海保”渔场云养殖平台,结合卫星遥感数据等,为养殖网箱提供定位及风险预警服务。



记者:李易珊
美编:周帆
编辑:方琼玟
审核:吕华当


海洋与渔业杂志
传播价值资讯,解读行业政策; 分析生产形势,聚集热点问题;倾听渔民心声,反映渔民诉求;交流实用技术,共享创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