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托斯卡尼尼)

文摘   2024-11-19 14:52   江苏  

作品简况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KV550"Great"

G小调第40交响曲 KV550“伟大”

美国 NBC 交响乐团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G小调第40交响曲 KV550“伟大”

美国 NBC 交响乐团/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莫扎特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K.550 

柏林爱乐乐团 西蒙·拉特指挥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K550

哈农库特, 欧洲室内乐团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K550

朱里尼, 新爱乐乐团, 1964


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

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维特交响曲

英国  室内乐团 尼古拉斯·哈诺科特



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伯恩斯坦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祖宾·梅塔指挥 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复活节音乐会 2021年3月22日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K.550 穆蒂指挥



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K.550)于1788年7月25日在维也纳完成,首演时间不详。前一首《第39交响曲》是同年6月26日完成的,由此可见第40交响曲是之后29天内完成的。本曲是莫扎特交响曲中最受欢迎的的作品之一。莫扎特把他自己带有悲剧性因素、充满矛盾冲突的一生,通过他特有的抒情的音乐语言变成了生动的音乐。他曾经说过“即使在最凄惨的状况下,音乐应该依然是音乐。”这部交响曲体现了他这种美学观点。音乐真实性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它犹如透过乌云的阳光,由于受到乌云般的现实生活环境的阻扰而变得幽暗,略带哀愁。



第一乐章   活跃的快板,G小调,2/2拍,奏鸣曲式。开门见山就是主部主题。开头的下行小二度的动机是整个乐章的核心,被称为“叹息音调”。二度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二度,上行和下行),尤其是小二度,是构筑整个乐章的特征音程,例如接下来的副部主题开头就是由连续的二度下行进行构成的。
在降B大调上的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对照,并且带有如歌的性格。但是,小二度的下行音调使其歌声带有伤感或者说幽怨的因素。展开部主要采用主部主题“叹息音调”的动机发展。在再现部中副部主题并没有按照常规在G大调上,也没有平行调关系的降B大调,而是和主部主题一样,跑到G小调上再现,这就更增强了本乐章幽暗的色彩。

第二乐章  行板,降E大调,6/8拍,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如祈祷般虔诚。这个主题先由中提琴演奏,接着由第二第一小提琴演奏,在全曲的展开中贯穿发展,使各个段落连成一体。副部主题带有咏叹的性质,但是气质和主部主题相似。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快板,降B大调。开始是以三小节为一个段落的小步舞曲主题。小快板速度的这段音乐虽然有着明显的小步舞曲的体裁特点,但是跟莫扎特以前的小步舞曲相比,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所突破。小步舞曲一般是以四小节划分段落的,在这里都变成突出三小节的段落,而且在延伸过程中结构复杂化,即变成带分裂的综合结构,后面还采用了复调的织体。这些表现手法增强了这个乐章音乐内容的深度,使它和其他各个乐章呼应,变得粗扩、严肃。

三声部中段是田园风味的牧歌。

整部交响曲在这里总算获得了安详的意境,淳朴的乐声与奥地利民间音乐血肉相连。不久之后又回到并不使人感到轻松的小步舞曲部分。


第四乐章  急速的快板,G小调,2/2拍,奏鸣曲式。主部主题由前后形成强烈对比的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由第一小提琴轻轻奏出旋律向上的动机,它用小二度下行“叹息音调”收束,接着是乐队全奏的强烈音响。这种犹如用粗暴的回答来打断前面恳求的一问一答的音乐,在乐曲的开头就多次重现。它不禁使人想起莫扎特决心定居维也纳之前,曾经再三央求萨尔茨堡的大主教而一次次遭到粗暴的否定一事。在莫扎特的一生中,这是个关键时刻。这段音乐生动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这类矛盾冲突。接下来犹如是表现生活中的风暴那样动荡,滚滚向前。直到副部主题出现才使音乐气氛得以改变。

优美流利的副部主题像生活中的插曲一闪而过。它是热爱生活的莫扎特的内心独白,充满着希望。但是强烈的声响无情打断了优美的歌声。整个呈示部反复之后,在展开部可以听到运用主部主题前半部动机的戏剧性发展。它犹如不屈不饶地向严酷的现实生活挑战似地激烈不安而富于戏剧性。再现部犹如粗略的回顾呈示部的音乐,比较简短。最后的结束紧张严肃,并没有通常那种“大团圆”式的尾声。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年3月25日-1957年1月16日),男,意大利指挥家,1867年3月25日出生于艾米利亚-罗马涅帕尔马。他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永远是完全凭记忆来指挥。虽然这位本世纪最受称赞的指挥身材瘦小,被称为暴君,他在台上总是不苟言笑,严肃专注。这对于他指挥棒下的乐员来说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高不可攀的要求。但他的坚强不屈的高尚纯洁的品质使他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不可估量的人物。1957年1月16日,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度过了跨越70年的音乐生涯后逝世于纽约里沃代尔的家中,差3个月到90岁。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年4月25日-1957年1月16日),他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指挥风格以强度与完美主义以及对管弦乐的细节与旋律明锐的听觉而闻名。托斯卡尼尼曾活跃在多个不同的音乐舞台,他曾在米兰的斯卡拉剧院(Teatro alla Scala),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都担任过音乐总监。在他的音乐生涯后期被任命为美国NBC交响乐团的第一任音乐总监(1937年至1954年),众多的音乐爱好者通过广播和电视节目和众多的歌剧与交响曲录音获知了这位音乐大师,使得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特别是在美国。



生于意大利帕尔马,20岁作为首席大提琴手加入意大利歌剧团出访南美,奇迹般地为“救场”而登台代替指挥,竟然演出了全本《阿依达》,从此开始了指挥生涯,长达68年,统治着一个跨越国界的庞大音乐帝国一般。普契尼的多部歌剧是由他首演的。1908年起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1918年后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1929年起成为专业全职的交响乐团指挥,曾执棒于纽约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拜罗伊特音乐节等。1937年起指挥新组建的美国广播公司(NBC)交响乐团,直至1954年最后一场音乐会演出《唐豪瑟》序曲时,托斯卡尼尼突然记忆失灵,从此退出乐坛。托斯卡尼尼的唱片几乎都是由BMG(RCA)录制、发行,并且都是单声道的。


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到本世纪60年代为止,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是从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向强调客观性的现实主义指挥学派过渡的奠基人。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他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他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另外,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严格,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其风格简洁明快,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他擅长记忆乐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百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乐声涟漪
世界音乐经典曲目推荐,通过本号“服务”目录栏您能随时找到想听的古典、通俗的经典音乐节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