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需求宝宝
威廉·西尔斯博士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育儿权威之一。他的《西尔斯育儿百科》出版几十年来畅销不衰,多年高居美国各大书店育儿类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他在书中提出了“高需求宝宝”的概念,这种宝宝的特征是:
1. 粘人
高需求宝宝更喜欢和父母亲密接触,被抱着、拥抱、亲吻,不喜欢被放下或离开。他们简直就像个小考拉,时时刻刻都想挂在父母身上。
2. 特别敏感
高需求宝宝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敏感,陌生面孔、陌生的环境都容易让他们感到紧张而哭泣。他们也很容易受到刺激或干扰,比如声音、光线、气味等。
3.分离焦虑
哪怕是短时间的分离,比如妈妈去上个厕所,他们都能哭得像是天要塌下来了。
4. 频繁的吃母乳
高需求宝宝吃母乳更加频繁,更多的时候,吃母乳会成为他们的安慰方式,通过吮吸来化解自己的紧张和不安。
5. 睡眠差
高需求宝宝睡眠浅,不像其他孩子睡着后不易被吵醒,高需求宝宝恰好相反,睡眠浅,极易清醒。他们也很难入睡,需要父母用各种方式哄睡。
6. 精力旺盛
高需求宝宝好动,难以安静,他们每天有着非常旺盛的精力,充电5分钟,待机十几个小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
7. 喜欢哭闹
高需求宝宝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他们会通过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回应。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沟通方式,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8.情绪反应强烈
哭起来,声音大得能掀翻屋顶;笑起来,又像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宝宝。他们的情感,总是那么直接而强烈。
9.需求难被满足
他们的需求就像是个黑洞,永远填不满。刚满足了一个小愿望,转眼间,他们的眼神又飘向了新的目标。
10.自我想法多,令人捉摸不透
他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你永远也猜不到他们接下来想干什么。
医院是个小社会
宝宝的性格不同,成年人的性格就差别更大了。各行各业的人群中,有热心助人的、有吹毛求疵的、有情绪稳定的、有性格暴躁的、有斯文条理的、有蛮不讲理的、有有礼有节的、有蛮横粗鲁的。
但是人人都可能会生病,人人都有可能在医院成为病人或病人家属。
因此,在医院就是一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纷繁复杂。在医疗过程中,由于病痛的应激反应,家庭和社会的矛盾也会在此集中出现。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日常的性情可能会被放大,日常的礼节可能会被抛弃,各种人性都可能会展示出来。
有人会按部就班的预约、挂号、报道、排队,也有人会直接冲到诊室要求加塞。
有人会心平气和的沟通病情,也有人会情绪激动的语无伦次。
有人会积极地学习了解医学科普,也有人拿出各种问题,只想听到“是”或“不是”。
有人会内心沉痛地接受生离死别,也有人会在ICU门口嚎啕大哭。
有人会全身心的照顾病人,也有人在病房门口为遗产争执不清。
虽然都是有血有肉的躯体,但是灵魂却迥然有异。
我常常在庆幸我从事的专业。20年前,我的很多优秀同学们都选择了大器官专业(如心、肺、骨、脑等疾病相关科室),都想干一番大事业,乳腺外科在当时并不是热门的选择。但是20年过去了,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引领着整个肿瘤领域,成为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手术风险低,治疗效果好。乳腺外科又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学科之一。
也正因此,乳腺癌成为了一种慢性病,经常有术后十几年的老病友来找我复查。我们也见识了各种多年的人情冷暖。有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的夫妻,也有熬过了化疗放疗就离婚的搭档。有陪伴了子女从儿时到成年的母亲,也有坚持了送走白发父母的中年病人。
近期有一位很省心的病人,感触颇深。一位年轻的姑娘,有着研究生学历,知书达理。她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乳房重建手术,经历了化疗和放疗,尽管肿瘤分期不算早,但治疗还算顺利。她可以在医生提出治疗建议之前,拿出最新的医学相关文献和我进行沟通。我的很多建议,无需过多的解释,她的理解能力,给人一种“腹有诗书自芳华”的感觉。
但还有另一种病人或家属,需要医生们秉承着“不厌其烦”的精神去应对,令人印象深刻。这种人群,我称之为“高需求病人”。
高需求病人/家属
对照前述的“高需求宝宝”,这类病人或家属有以下的特征。
1.“粘人”
住院期间,病人和家属有问题是可以去医生办公室和主管医生沟通病情的。此类病人会反反复复地找到医生,同一个问题可以咨询很多遍。医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经常会告诉病人,病人的治疗决策,我会亲自制定。治疗过程中会有一些具体的事情,你可以和我们团队的管床医生保持联系。高需求病人会说:主任,我就相信你,我啥事都要问你。:(
2.情绪不稳定
医学史上有句名言,叫:“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去治愈”。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安慰病人情绪确实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此类病人的理想是:总是来安慰、总是来帮助、总是能治愈。治疗中出现一些不顺利,就会懊恼、郁闷、低落、埋怨、指责。对各种外界的变化都表现得敏感,如老公几天没来病房,她就会想: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医生查房时接了个电话,她也会想:医生是不是把我忽视了。
3.需求多
门诊要求插队、住院要求提前、检查要求尽早、床位要求单间、大小手术都要求科主任亲自做。她来见医生更多的不是沟通病情,而是提各种需求。
4.更喜欢“授之以鱼”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于是我在微信公众号里写了上百篇科普文章,以更好得服务病人。我们团队有几十个微信群,日常在线服务上万名病人和家属。如果化疗病人微信问我:吕主任,化疗回家了发烧怎么办?我随手可以发给她几篇科普。讲解化疗后白细胞的检验、白细胞下降的症状和风险、发烧的对症处理等等。但是高需求病人并不会打开文章读科普的,她更希望我单独回复应该怎么办。
我们团队会给每一位乳腺癌病人一本《患者手册》,里面记录个人的病情和治疗计划,还有几十页的科普常识,要求每次复查时携带来门诊。我也发现了很多病人,术后几年了,这本手册还是崭新的,吃了几年的药了,记不住药的名字。
5.会胡思乱想,但不会独立思考
确诊了癌症,她会想:能不能治好啊、会不会难受啊、会不会治不起啊。她还会想:我要不要不做手术了吧,听说某个民间中医挺好的。她还会想:医院会不会弄错啊,会不会骗我啊。她不会想:我要读读书学学什么是乳腺癌、我要问问医生什么是病理报告、我要问问病友如何克服不良反应、我要制定一下治疗期间的各种计划。
医院并不是服务场所,医疗也并不是服务行业。病人和家属很难在医院里体验到像星级酒店一样的感觉(当然,部分民营医院除外)。医疗人员虽也有血有肉有感情,但多年的职业历练,让他们学会了更加理性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和具体的病情变化。
“高需求宝宝”可以唤起父母更多的关注,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父母们心力憔悴,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爱护着宝宝的各种行为,期待长大了之后更加懂事。
但是“高需求病人”并不相同,需求更多的病人或家属确实会唤起医护人员更多的关注,也同时也有更多的警惕。我在很多科普活动中,倡议广大病友作一位“学习型的病人”,学习疾病常识、学习管理疾病、学习关爱自己、学习理解他人。积极面对,勇敢前行,做命运的主人,在医护人员的保驾护航下,与病魔抗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