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凳筋是平面构件中上层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用于基础底板和现浇板上下钢筋网片之间,用于固定上层钢筋位置的支撑钢筋称为“马凳”。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也举足轻重。马凳,它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撑马或铁马。
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方案和说明,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当施工组织设计不详,未明确其规格、长度和间距或者设置不合理时,在竣工结算时就容易产生分歧和纠纷。
不同的板厚,一般情况下,马凳筋规格也不一样,马凳筋设计要求参考如下:
板厚≤14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0时,马凳筋可采用直径8。
板厚140mm-2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2时,马凳筋钢筋可采用直径10。
板厚200mm-3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4时,马凳钢筋可采用直径12。
板厚300mm-5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6时,马凳钢筋可采用直径14。
板厚500mm-700mm,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18时,马凳钢筋可采用直径16。
板厚度大于800mm,宜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 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1、马凳筋长度计算
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mm,下部有两个水平段,一个水平段的长度与上水平相同,另一个水平段只需100mm即可,这样可以形成三个支点,三点是最平衡的,既不浪费也能稳定。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以防止马凳筋返锈,影响稳定性。
2、马凳筋间距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 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 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3、马凳筋个数计算
马凳筋个数=板面积/定位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如板筋设计为底筋加支座负筋形式,没有温度筋时,马凳个数需扣中空部分;如梁有左右支撑时,梁不在计算范围内,另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分不计算。
在计算个数时,还需要特别注意,马凳筋的排布可分为矩形和梅花型,不同的排布类型,影响个数的工程量。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 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 总量。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