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山共和国,我看到了那座桥
文摘
2024-11-17 07:45
江西
2024年11月12日下午,黑山共和国塔拉大桥留影
这是11月12日的一大早。登上旅行车,从塞尔维亚的兹拉蒂博尔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朝着坐落在黑山共和国塔拉河峡谷上的塔拉大桥出发,耳边,就不断地响起曾经风靡一时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的旋律。因为《桥》的取材,来自于塔拉大桥;《桥》的取景,不少镜头也源自于塔拉大桥。故事片《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接近尾声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曲折而惊心动魄的行动,将德军溃败撤退中必须经过的一座桥梁炸毁、断其后路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画面真实可信。这里顺带说一句,南斯拉夫目前已经不复存在,领土被分割成6个独立的国家,分别是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北马其顿、斯洛文尼亚和波黑。 那首传唱一时的《啊,朋友,再见》,歌词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旋律畅达、优美、豪放,由男声合唱,铿锵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了游击队员们告别家乡,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网上查了一下,《啊,朋友,再见》,原为意大利民谣,被改编“嫁接”到《桥》中后,因其歌词的明快和旋律的豪迈,很快在中国流行开来。从兹拉蒂博尔到塔拉大桥的行进中,山道蜿蜒,崇山峻岭起伏,森林草地连绵。沿着山坡、丘陵和宽阔的平地,散布着一栋栋色彩各异、造型别致的房屋,带有欧洲建筑特色的尖顶,不时从这个或是那个村庄露出。一路上,时而阳光照耀,时而云雾飘过,每一处都宛如一首美丽的诗歌,都仿佛一幅天然的油画。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了相关景点驻足游览,说是走马观花并不为过。出塞尔维亚和进黑山,查验护照的速度算快,下午三四点钟,《桥》里的那座大桥——塔拉大桥终于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旅行车穿过大桥停下。站在桥头下面的坡地上望去,只见它飞架在塔拉河峡谷的两岸之间,使得“天堑变通途”。塔拉河峡谷是欧洲最深的峡谷,长约82公里,最深处为1300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塔拉大桥横空而过,突兀,惊险,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险峻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走到桥面上,只见深秋初冬的峡谷两岸,真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就像是哪位画家一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把各种颜料泼洒上去了一般,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色彩无比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大大小小裸露的山体,或呈灰色、青色、白色;漫山遍岭的树木,不是这里一片赭红,就是那里一片橙黄。而峡谷里某个村庄周边明亮的绿色,更是为万籁俱静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我们眼前所见到的这座大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间,长365米,桥面距塔拉河河面172米,有5个桥拱,为欧洲当时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被游击队炸毁。飞峙在我们面前的桥梁,1946年进行修复后,至今仍在使用中。在桥头,有一尊在二战中牺牲的南斯拉夫王国军队中尉博日达尔·祖季奇的雕像。中尉并不是《桥》中游击队队长、少校“老虎”的原型,只是因为他出生在塔拉大桥所在的杜米托尔大山里,1966年,母亲玛丽亚便在桥前,为儿子塑造了这尊雕像,寄托自己的怀念。雕像的基座上面,清晰地写着:“这尊雕像,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祖季奇,南斯拉夫王国军队中尉,生于1915年,1941年牺牲。你是整个民族的英雄,这座桥、这条河会一直记住你的名字。”桥头的另一边,是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的纪念碑,哦,他才与《桥》有关。纪念碑上,镌刻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的五星图案。现实行动中,他向游击队员伸出了有力的援手。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最后的关键时刻,工程师亲手按动炸药按钮,与自己设计的桥梁同归于尽。不过,据史料介绍,塔拉大桥的炸毁,和德军没有多少直接的关联,而是为了阻止意大利军队疯狂进攻的步伐。当意大利军队得知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员们,是在拉扎莱·亚乌克维奇的帮助下,成功炸毁了大桥的中央拱门后,便四处搜捕拉扎莱·亚乌克维奇,然后故意在桥头将其残忍地杀害。博日达尔·祖季奇也好,拉扎莱·亚乌克维奇也罢,不管与《桥》有没有关系,只要是为反对侵略而站了出来,为伸张正义而英勇献身,为保卫祖国而不惧牺牲,就应该值得后人永久地纪念。就像《啊,朋友,再见》的歌词大意那样: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多么美丽的花……已经是下午快5点了,阳光失去了热度,塔拉河峡谷的天色,明显地暗了下来,寒风一吹,寒气逼人。在若有若无的《啊,朋友,再见》的曲调中,我们依依惜别多少年来记忆中心心念念的塔拉大桥。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只是,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我们才能够再一次相见?
(写于2024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