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跳槽”的研究者

文摘   2024-07-01 07:16   江西  


四川甘孜色达东嘎寺,摄于2023年7月6日


编辑手记


6月25日的早间,正在韩国釜山的我,惊悉大学同窗4年的夏汉宁先生不幸去世,顿感痛失一位谈得来、有着共同语言的好朋友。


其实就在6月22日、23日,我们都还在微信里有互动,互致早安。真的是人生无常、人生如梦、人生如戏啊!谁也无法预测到充满希望的第二天早晨和山崩地裂的世界末日,究竟是哪一个先来。天地间的一切,都充满着变数。所以说,我们必须充实每一天,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不辜负每一天。


这篇《“跳槽”的研究者》,是1988年初本人采访汉宁先生后写下的文字,发表于1988年3月20日的《江西日报》,今天在公众号推送,以表哀思。


           

我和他,都是大跃进时代的产物,为了考大学,又在一个补习班苦读。当辅导老师让我把自己的作业答案,抄在黑板上当成标准答案时,还着实引起了他的几番嫉妒。以后不久,在大学又四年同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毕业不几年,他的头衔不少了:全国苏轼研究会会员、省文艺学会会员、省古典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嗬,这个夏汉宁,还真不赖。几年下来,默默耕耘,辛勤著述,已成为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年轻的研究人员中科研成果最多的一个了。他出版了两本书:《一代文宗欧阳修》和《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与人合作);发表了《试论李清照词的用典》《曾巩诗歌内容初探》等20多篇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文章。


我翻阅着他的文章和著作。我知道,在大学时,他就对宋代文学感兴趣,毕业后,仍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的书名,跳入了我眼帘。这个家伙,怎么“跳槽”研究起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些新方法了?我茫然作不解状。


夏汉宁告诉我,在古典文学批评中,过去多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这两种方法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从1985年开始,他接触到了现代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些新观点。他介绍着:现代文学批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系统方法、心理学批评方法、符号学批评方法、价值学批评方法。夏汉宁觉得,没有一个新的理论结构、新的批评方法,古典文学批评研究是不会有什么突破的。他与一些搞宋代文学的专家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同行们支持他闯出自己的治学道路。


为了用新的批评方法来研究古典文学,夏汉宁不断从书本、杂志上汲取有用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当时,反映文学批评新方法论基本原理的书籍,全国还没有一本。他与合作者萌发了填补全国空白的愿望。经过七八个月的奋战,这本书问世了,并且受到好评,反响热烈。


夏汉宁现在正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新的文艺批评方法,运用到自己进行的研究当中去。在尚未完稿的一篇论文中,他尝试着采纳色彩学的方法和原理,从苏轼诗词的色彩技巧和诗词色彩中的审美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象征主义几方面,来分析东坡笔端的内容、技巧。他告诉我,用色彩学方法去研究古代诗词的,目前还不多。在一本就要开始编写的古代散文赏析书稿中,他准备根据作品的情况,运用心理学批评方法、价值学批评方法、结构学批评方法,初步进行一些尝试性研究。


翻阅着夏汉宁的文章,我得到一个印象:他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有所突破,有自己的见地。李清照的词,向来是认为以通俗易懂为人所称道,这似乎是一个公论。夏汉宁在《试论李清照词的用典》一文中,则是另辟蹊径,分析了李清照词中的用典现象:用典而不深奥,化典为通俗的表达语言。因此得出结论:李清照也同样有着宋代词人的用典习惯。而这一点,是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了的。对曾巩的研究,“五四”之后是非常薄弱的,研究成果寥若晨星,1949年以来,学术界几乎无人关注,有些文学史提到他,也往往一笔带过。1983年,他参与主持了曾巩学术讨论会,写下论文多篇。对曾巩的诗歌创作,从宋到清,皆有争议。夏汉宁的《曾巩诗歌内容初探》,在肯定曾巩诗歌成就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不足。夏汉宁6篇计4万多字的论文,丰富了国内曾巩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对杨万里的作品,中国文学史多讲他的艺术技巧,认为杨诗缺乏现实内容。夏汉宁《杨万里山水风景诗简论》等3篇论文,通过对杨万里诗歌作品和他的政治主张的对照分析,得出其作品不仅艺术上成熟,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的结论。


夏汉宁长着一颗硕大的脑袋。我愿那颗硕大的脑袋里,喷涌出更多的新思想,在笔下凝聚成更多具有开拓性的文章。他却憨厚地笑笑: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能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给人们一点启迪,那就是最高兴的事了。        





蔡卓凡
远山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