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把金指头送给学生的人

文摘   2024-09-10 07:16   江西  






2014年8月,英国剑桥国王学院留影                  


温馨提示


又一个教师节来到了。


教师,是负重的播种者,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记者生涯中,本人采写过不少教育工作者,这篇《把金指头送给学生的人——访南昌二中特级语文教师潘凤湘》,就是其中之一。


这篇人物通讯,写于刚刚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1984年,刊登在当年5月29日的《江西日报》二版。




这些天,南昌市二中特级语文教师潘凤湘特别高兴,因为在5月13日的“潘凤湘语文教读法鉴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的一百七十多名教师、教育研究者,对他的教读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过去一直没有把语文教学中的比较科学的程序拟定出来,潘凤湘拟定出来了,过去没有很理想地解决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的问题,潘凤湘解决了。


5月16日下午,在潘凤湘家里,我见到了他。潘凤湘六十岁左右,高高的身材,红红的脸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坐在他的书房里,一边谈着,我也就一边观察着。只见墙壁上挂有“求索”二字的行书条幅,潘凤湘说,这是二中一位退休教师书赠给他的,旨在鼓励他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采访,也就自然从条幅转到语文教读法了。


潘凤湘说,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满堂灌,即老师讲,学生听、记,词语解释、段落大意等都是老师“讲”出给学生的。语文教读法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它又叫八步读书法,从默读课文、查疑难字、小组朗读、个人写出分析草稿、小组讨论课文、听老师分析、个人正式写出课文分析、写读书笔记和背诵课文八步入手,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这些方法,其他老师也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语文教读法则是把它们系统化、程序化了;潘凤湘完全自觉、放手大胆地把它们用于课堂了。为了完成这八个步骤的教学,潘凤湘拟定了十五个关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训练项目。


我问:“你是怎样想到要改革一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的呢?” 


潘凤湘说,他是五十年代后期就萌发了改革一下语文教学方法的想法的。他在一九四六年就开始教书。长期执教,他发现自己上语文课,不会分析文章,若不与老师讨论,就没有把握分析好一篇课文;备课时要看参考书,没有参考书就拿不准。这说明自己不会读书,完成不了培养学生的任务。另一方面,他的一些学生,离开学校后缺乏自学能力,不会自己钻研。潘凤湘琢磨着,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包讲,学生包听、包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教学路子呢?


于是,从1963年的秋季开始,潘凤湘就着手语文教读法的实验工作。这项实验,在南昌二中已经进行了四轮。他高兴地说道,多次实验证明,用语文教读法教学生,效果蛮好的。

潘凤湘高度近视,现在视力只有零点零二度,但为了语文教读法,他矢志不移。眼睛不行了,他就让学生把一些材料读给他听,老同事到家里来串门,他首先就是问来者看了什么好书,再请人家把大意讲一讲。老师为学生,学生也帮助老师。他班上的同学们,经常帮助他抄材料,整理文章。谈到这些事,潘凤湘说,这些学生真好!


聊着聊着,我想起一则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神仙,有一只点石成金的指头。他要把金子送给穷人,穷人不要,说要的是他的指头。是的,人们要的是达到目标的方法。潘凤湘,是把金指头送给学生的人。



蔡卓凡
远山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