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献来源(引用本文)·
LAN X, YANG X B.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raining to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 serum brain inju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J Acupunct Tuina Sci, 2024, 22(2): 127-133.
·作者信息·
兰谢, 杨晓波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 610000,中国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常规语言和运动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抑郁状况及血清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选取8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 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 对照组加用常规语言和运动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抑郁状况评分、脑损伤标志物蛋白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 观察组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损伤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膜联蛋白A7(ANXA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和9.3%,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联合语言及运动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肯定, 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 抑制抑郁状况发生, 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且安全性较好。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脑部血流异常,不能正常为患者脑组织提供血氧等物质,致使患者脑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类病证。此类疾病通常发病急促,病情进展快速,发病期间患者症状包括剧烈头晕、头痛、直至昏迷、意识障碍等,可随时危及患者生命。缺血性中风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康复期。患者由于颅内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在康复期内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患者表现为语言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的减弱。并发症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功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西医康复治疗以语言训练和运动训练为主,但普遍存在效果不理想和治疗周期长等问题。中医在脑卒中康复方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如传统的针刺疗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起到活血行气、疏通经络的作用。电针是在传统针刺基础上加用电流脉冲刺激,以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电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抑郁状况及血清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以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1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在康复期均伴有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为痰血瘀阻型;对语言训练和运动训练配合良好,均能顺利完成;对电针治疗方式能够耐受;自愿加入研究。
1.2 排除标准
伴有原发性的语言功能或运动功能障碍者;已接受类似治疗手段干预的患者;一般资料有缺失的患者。
1.3 剔除和脱落标准
不能完成治疗干预的患者;随访期间失访的患者;自愿退出的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6.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一般资料
本研究方案得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批件号:KYLL20190905)。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脑部神经等干预措施。
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语言和运动训练。
2.1.1 语言训练
采用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等形式,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跟随电视、广播中的声音进行跟读,利用声音、口形控制自身的唇、舌、齿、咽喉、软腭等运动,同时用录音机录下患者的发音,帮助患者纠正或完善发音的音调、音量和节奏感,促进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每次训练10-15 min。
2.1.2 运动训练
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协助患者进行练习。
先进行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运动训练,包括肩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以及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然后开始掌指关节的伸展和屈曲运动。下肢关节的训练包括髋关节的屈曲和内旋,踝关节的外展和背伸运动。上述每个关节的训练动作以2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2-3组。
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站立和迈步训练。由护理人员或家属扶着患者站稳。患者的双脚张开与肩部同宽,先迈出健侧脚,再迈出患侧脚,反复练习。步行训练视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加量。每天运动训练30-45 min。
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
主穴:百会、双侧通里和翳风。
配穴:风府、哑门、水沟和患侧后溪、内关。
方法:穴位表面进行常规消毒,采用直径0.35 mm, 长40 mm华佗牌针灸针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患者有麻、胀、酸、触电样感觉后,将针柄连接 CMN-S2型脉冲式电子针灸治疗仪,其中主穴针柄连接治疗仪的负极,配穴连接治疗仪的正极(共5组,即百会与风府,双侧通里与后溪、哑门,双侧翳风与水沟、内关)。调整电流强度以局部肌肉轻微抽动且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刺激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
2.3 疗程
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项目
3.1.1 肢体运动功能
以Fugl-Meyer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两组肢体功能。FMA由FMA上肢(FMA-upper extremity, FMA-UE)和FMA下肢(FMA-lower extremity, FMA-LE)两部分组成,分值最高分别为66分和34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
3.1.2 语言功能评分
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检测评分法评估两组言语功能,量表主要评价项目包括自发谈话、表达理解、复述准确度和流畅度,最高分值分别为50、150、100和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语言功能越好。
3.1.3 抑郁状况评分
采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MADRS)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共5项,包括观察到抑郁、注意力涣散、抑郁主诉、自杀观念和悲观思想,各项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记0~6分。得分越高患者的抑郁症状越严重。
3.1.4 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约3 mL。经BXTGL10M低温高速离心机(巴谢特离心设备公司,德国)离心分离得到血清样本,离心转速5 000 r/min。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和膜联蛋白A7(Annexin a7, ANXA7)水平。检测仪器为AFS-680型免疫荧光分析仪(杭州俊升科学仪器公司,中国)。
3.1.5 治疗安全性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局部刺痛、乏力肌痛、关节痛的发生率。
3.2 结果
3.2.1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FMA-LE和FMA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2.2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2.3 抑郁状况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状况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3.2.4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FABP、GFAP及ANXA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3.2.5安全性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和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4 讨论·
语言和肢体运动障碍是缺血性中风康复期常见的后遗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损伤,脑内神经功能出现异常,以致影响对运动功能的支配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同理,言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患者言语功能异常。语言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影响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主要不良因素,康复期需要重点干预。目前,西医常规的语言和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不满意。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瘫证”、“音哑”、“失语”的范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导致气血逆乱、瘀血内停、痰浊内生,痰瘀互结,阻塞脑络,进而导致舌窍及肢体运动功能失灵而发为本病。因此,本病治宜化痰通络、补肾益阳、活血祛瘀、开窍复音。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增加电针刺激。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和语言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是针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针刺百会可益气补阳、醒脑健脑、开窍补髓;翳风可益气补虚;通里能够活血通经、安神健脑,可用于中风失语的治疗;风府可清热散风、通关开窍;哑门具有疏风通络、开窍醒脑的功效;后溪可强化督脉阳气,活血行气;内关可活血理气、止痛通络;水沟能够回阳救逆、醒脑开窍、活血祛瘀。二是脉冲电流的刺激作用。电针的脉冲电流可增加针刺对穴位的刺激强度,提高针刺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后,患者的身心状态也随之好转。因此,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缺血性中风患者伴随着多种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的改变。脑组织缺血缺氧时H-FABP水平显著升高。GFAP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中,在正常的机体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当脑组织出现损伤时,会刺激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大量的GFAP并透过脑脊液屏障释放入血,从而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ANXA7存在于组织机体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调控机体的膜转运、细胞分化和生长调节剂信号通路的转导等过程中。当脑组织出现损伤时,ANXA7水平也会升高。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H-FABP、GFAP、ANXA7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电针治疗可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脑损伤状态。这可能与电针穴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继发性神经损伤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电针联合常规语言和运动训练可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抑制患者抑郁状况的发生,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好。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未对针刺穴位和治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略
· 针灸推拿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