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帝内经》“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探析赤凤迎源针法的操作步骤及作用特点

文摘   科学   2024-10-18 08:10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献来源(引用本文)

蔡鹤云, 徐彦龙. 基于《黄帝内经》“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探析赤凤迎源针法的操作步骤及作用特点. 上海针灸杂志, 2023, 42(7): 770-773.


作者信息

蔡鹤云1, 徐彦龙2

1. 甘肃中医药大学, 兰州 730000

2. 甘肃省中医院, 兰州 730000


文献摘要

    赤凤迎源,中国古代针刺手法之一,先从赤凤迎源针法的源流说起,再参考古往今来较具代表性医家的研究及阐释,然后以《黄帝内经》中的经典理论“近气不失,远气乃来”为依托和突破口,发现赤凤迎源针法的整体操作和作用过程与该理论充分契合,其本质上就是通过“近气不失,远气乃来”而达成“过关过节催运气”的过程。在相关分析论述后,以期能更好地为传承赤凤迎源针法提供思路,更大程度地发挥传统针法的价值。

    赤凤迎源针法是传统针刺中复式补泻针法之一,四字首见于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梓岐风谷飞经撮要金针赋》,赋中记载飞经走气之“龙虎龟凤”四法中的最后一式。自徐凤始,古代医家对此法的传承和阐释各有出入,现代针灸学家在临床操作或教学推广中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在古今各家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黄帝内经》当中“近气不失,远气乃来”的理论,对赤凤迎源针法做进一步探析。

01

赤凤迎源针法的医典源流

    一般认为,赤凤迎源始于徐凤《金针赋》,其中“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元,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由徐凤之言可以分析得出,做此手法的目的和基本作用是过关过节催运气;手法的基础是在针刺部位的三才分层操作;关键是“上下左右,四围飞旋”;根据病位差异可以辅助以呼吸补泻法;该法是提插、捻转、呼吸补泻等多种针刺手法的结合体。在徐凤之前,宋代《针灸神书·琼瑶神书天部》中记载有赤凤摇头的针法操作,有人认为赤凤迎源是赤凤摇头的发展,前者源于后者,但是并无有力证据支持。

    之后历代各家对赤凤迎源针法阐述各有争鸣,但究其影响力和代表性而言,无外乎汪机、李梴两家。汪机在其《针灸问对》中称之为“凤凰迎源”:“下针之时,入天插地,复提至天,候气入地,针必动摇,又复推至人部,持住针头,左盘按而捣之,如凤冲摆翼之状。盘而捣者,行络脉也,凤补龟泻也。”可见汪机同样认为针法的基础是分层操作,并将徐凤的复进其元解释为将针复推至人部,然后在人部施法,并以左盘、按捣替代了上下左右、四围飞旋,同时指出针法主要起着行络脉的作用,而且同为飞经走气,相较之下赤凤迎源偏补但苍龟探穴偏泻。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中对徐凤之法基本未做改动,并在保留了其原始面貌的基础上综合了汪机将针推至人部后施法的思想。再有如杨继洲《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所载,乃是沿袭李梴之说,但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所载赤凤摇头法,无论从操作特点还是偏泻的属性来看,更类似飞经走气之白虎摇头法,而非赤凤迎源。

    纵观各家对于赤凤迎源针法之言,可以认为,基本上都认同针刺时要将腧穴分为天、地、人3个不同的深度层次;基本上都认同待针体动摇后,要将针身置于位于中层的人部操作后续手法;争论的关键点在于对“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的解释;也不乏对赤凤迎源针法存疑的观点,如汪机虽在著作中对其继承并发展,但书中也曾说到这些手法“无非巧立名色,聋瞽人之耳目也”,高武在《针灸聚英》中也说徐凤之针法“亦巧立名色而已”。

02

赤凤迎源针法的现代发挥

2.1  针法操作仍未统一规范

    由于古代医籍对于操作赤凤迎源针法的文字记载过于简练又流派众多,致使今人在传承针法时往往难以把握,再加上飞经走气针法这种利用古文化中四象灵兽的命名方式,更为这些古针法蒙上了些神秘色彩。

    从在针刺法的继承与推广中最具代表性的教材来看,杨兆民主编《刺法灸法学》版本中对于赤凤迎源的操作解释为,将针刺入穴位深层后再退至浅层,得气后待针体自摇再将针插入中层,然后施以提插和捻转,配合刺手手指一搓一放,其形似针刺辅助手法中的飞法。陆寿康主编版本中的操作与杨版基本一致,但对最后的搓放添加了详细解释,右手拇食两指呈交互状,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将两指弯曲,自针根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呈螺旋式搓摩,两指一搓一放,均匀用力,使指下有转针感,但保持针不上提。也有许多现代医家认为上述两版理论对于古言“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的解释太过简单,将其操作过于简化,并且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见解。李毓麟在操作时,先施行“辨气”和“调气”手法,然后右手持针紧紧控制所得之气不走失,术者守神于针尖,用右手拇、示二指发力使针尖向左或向右偏移分毫,便可如凤凰左右展翅使经气达于病所。林玉敏等对在人部操作时刺手拇示指由针根沿针柄搓摩的角度提出具体要求,要搓呈约720°,并提出搓摩同时配合重插轻提,使针感向四周和深层扩散。


2.2  针法的作用要点主要是刺激量

    参照经典,赤凤迎源针法能产生过关节催运气、行络脉的作用效应,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可知。崔淑仪等指出赤凤迎源针法分层强化刺激,其针刺刺激强度相比普通平补平泻针刺手法更强,这种强刺激效应不断强化累积叠加刺激量,使得经气通达而实现过关节催运气;也有研究认为赤凤迎源通过增加刺激量,在局部形成扩散而更好地促使针感激发,进一步达到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效果;还有研究论及赤凤迎源为复式针刺手法,可使刺激强度增强,对穴位及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的影响效应也就增大,产生的治疗刺激量也相对增多,通经活络的功能更强,止痛作用更为迅速有效;江露露则提出使用赤凤迎源针法时,针刺的刺激量是区分针法补泻的重要标准,刺激量一般或稍重为泻法,刺激量较小或采用缓和的手法可补虚。

    复式针刺手法产生的强刺激是达到作用水平和产生各种奇特效果的重要缘由,若只从刺激量来论赤凤迎源的作用机制,过于单薄,这与现代针法操作简化有一定关系,由于尚不能完全窥得古代赤凤迎源针法的形貌,也就不能完全理解“过关节催运气”的产生过程。

03

“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最理想的针刺产效过程

    对于“气”的理解与应用应当贯穿于整个针刺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灵枢》有文“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其中强调了气至、得气对于针刺的重要性。《素问·调经论》中又有“近气不失,远气乃来”的说法,其实则是通过概括针刺时经气乃至全身正气的有效调节与平衡来阐述针刺作用于人体并达到疾病治疗效果的整个产效过程。


3.1  近气不失,气至针下

    所谓“近气”,即指针下所得之近气。近气不失要保证得气。得气是针刺产生效应的基础,而顾名思义,近气不失的第一要义便是保证得气,即气至针下,针刺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求针对于医者和患者的不同针感反应。除了保证针刺得气,近气不失还意味着保证针下所得之气的质和量,即所得之气具备的高质量和高强度。针下所得之气是针刺取得疗效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不能保证质和量的针下之气并不能确保最优疗效的实现,而这种高质量和高强度的针下之气与针刺时选穴的优效性、定穴的精准度,还有刺手与押手的操作手法等因素密切相关。近气不失除是针刺得气的完美概括之外,同时也有调和气机的含义。百病总不离气机失调,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集中输注的地方,是全身气机的枢纽,自然也是气机逆乱集中反映的地方,例如“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病变时针刺对应腧穴并得气使气至针下,正好比平复江海湖泊之漩涡,可恢复调和逆乱之气机,只有气机畅达才可确保经气运行不阻,进而为下文之“远气乃来”清除阻障。


3.2  远气乃来,气至病所

    正如《针灸大成》曾言道:“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可见气至病所在针刺取得疗效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可推断出远气乃来之“远”非是相对于针刺部位,而是相对于病所而言,“乃来”其实是指朝病所而去,实则就是言气至病所。

    远气乃来可解释为治病之正气的强化。远气乃来、气至病所首先意味着充分调动人体治病之正气并使之强化的过程。扶正祛邪是针刺治病的最基本原则之一,针刺腧穴后,在正气随经络运行至病所并发挥作用之前,先有正气的强化,只有当正气足强,到达病所之气才足量,才能保证针刺的疗效足优。就好比水往低处流,正气也是由相对强处到相对弱处,患疾时病所正气相对弱,远处正气相对强,如若人体正气得不到强化,在气至病所之后,由于正气的调度分配,则极有可能会破坏人体之气的守恒与平衡。全身之气的汇聚。气至病所的本意就是指在病理状态下,针刺腧穴后针下产生的经气感应即得气感觉,从受刺激穴位开始,循经感传直至病变部位,该现象的出现是得气、行气的主要目的。随着经气感应或者得气感觉的扩散与感传,与此同时更是全身之气朝着病所的汇聚,赵京生提出经气只是把气和经脉的概念结合而产生的说理性概念工具,而经气的组成当中包括营气、卫气等;李鼎也曾指出卫气、营气、谷气等都属于得气的内容。由此可见,与其说气至病所是得气感应的延伸传播,不如说是全身之气朝向病所汇聚,以扶正祛邪、治疗疾病。

    《素问》之“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针刺→气至针下→气治病所”这样1个由开始针刺到确保针刺能产生疗效的过程,背后更意味着保证得气、保证所得之气的质与量、和气以保证经气运行的前提、治病之正气的强化、全身之气的汇聚多方面的内涵,可以说“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最理想的针刺产效过程。

04

赤凤迎源针法的守气、调气与行气

    既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可以作为描述针刺产效的最理想方式或模式,因此以之为切入点来解析徐氏赤凤迎源针法,确可以在其操作步骤、术式以及作用特点上得到比较趋向于针法根本原义的解释。


4.1  入地提天针自摇,近气不失守得牢

    入针至地,意在得气。操作前,将针刺腧穴由浅到深分为天人地3个层次,操作时,先将针刺入地部,缘于在较深层次针刺更利于充分得气,主要体现在术者在较深的部位易于寻到“如鱼吞钩饵”的手下感觉,患者则易于得到酸麻胀痛的得气反馈。提针至天,意在蓄气。针刺充分得气后,将针提至天部,旨在留出针下空间蓄积所得之气,使所得之气充盈满盛,下文所言“候针自摇”者,针体自摇便是针下之气充沛而激荡针体的表现。复进其元,意在守气。待针体自摇后,再将针插入中层,是为了牢牢守住针下蓄积之气,使之满而不溢、充而不泻,若针在浅层,所得之气接近针孔而外溢,若针在深层,则所得之气失去空间而外泻。如此,由入针至地到提针至天,再到复进其元,从本质上看其作用过程就是“得气→蓄气→守气→近气不失”的一个过程。赤凤迎源操作的伊始,先利用三才法的分层提插,首先保证了近气不失的基础。


4.2  上下左右并飞旋,催运远气势来赶

    上下左右,意在增强和扩散针感。按当前接受度较高的解释,上下左右即在人部施以反复的提插并捻转。这种在腧穴的不同维度增加刺激量的操作一则是为了在近气不失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强针感,此时术者手下应有较强的沉紧涩滞感,患者当有酸麻胀痛感加强的表现;二则是为了使针感在局部扩散,强刺激自然而然影响大范围。四围飞旋,意在行络脉、运经气。周丹等[27]指出,徐凤所强调的“四围飞旋”不是简单的手形表现,而是通过手指的操作,使针身及针尖在天地人三部沿上下左右、前后不同平面行圆形轨迹的多向飞旋;许辛寅等则认为“四围飞旋”是朝不同方向扳倒针柄施以一搓一放的飞法。本质上四围飞旋就是在不同方位或平面上产生作用的一种辅助手法,这种作用在不同方位或平面激发经气,给针感和针下之气以向不同方位或平面传导的趋势或力,又因为此时操作主要集中在相对浅的中层,而络脉广泛分布于人体较浅部位,正好为针感的扩散和经气的传导提供了通道。在上下左右并四围飞旋之后,针感被放大和扩散,针刺效应相应增强,针下所得之经气也沿着络脉朝病所汇聚而去,以求气至病所,因此汪机才说赤凤迎源“行络脉也”,这也是针法能“过关过节催运气”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的作用过程实际上是“强化针感→行络脉→气至病所→远气乃来”的过程。


4.3  再分病位配呼吸,过关过节更简单

    “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是徐氏赤凤迎源针法操作的最后步骤,伴随呼吸运动配合进针与出针是呼吸补泻法的操作特点。根据呼吸补泻法,呼进吸退是在做补法,这也符合汪机“凤补龟泻”的观点。关于病在上和病在下因何分别配合吸与呼,在古今对于赤凤迎源针法的研究中都往往被忽略掉,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合理解释。但是在赤凤迎源针法中操作呼吸补泻法,很大原因是由于一则肺司呼吸主气,呼吸运动主要参与调节人体气机,可推动气血运行,因此对经气的传导有推动作用;二则呼吸运动参与到元气的生成过程中,元气最终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所以理论上亦能辅助赤凤迎源“行络脉”的功能。综上,操作时配合呼吸补泻能进一步完善“远气乃来”的作用过程,在经气传导遇到关节阻碍时提供推助力,加强赤凤迎源针法“过关过节催运气”的针刺效果。

05

结语

    赤凤迎源作为古代著名针刺手法之一,虽然其操作规范和要点仍未统一,有关理论仍未有解读共识,但在临床实践中并不乏其应用且研究广泛,充分体现着它的存在价值。从《黄帝内经》中的经典理论“近气不失,远气乃来”出发,赤凤迎源针法从开始操作到结束并发挥作用,其实就是由“得气→蓄气→守气→近气不失”,再到“强化针感→行络脉→气至病所→远气乃来”,并配合以呼吸补泻,最终实现了“过关过节催运气”。当操作术式与临床疗效的研究遇到瓶颈或者渐渐丰满时,不妨再从中医经典入手,探析针法的本质。


参考文献

扫码关注我们

上海针灸杂志

微信号|上海针灸杂志

上海针灸杂志
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主办的《上海针灸杂志》创刊于1982年,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技术、普及为一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