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献来源(引用本文)
许培昌, 崔淑丽, 李慧敏, 等. 隔姜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 上海针灸杂志, 2023, 42(7): 763-765.
作者信息
许培昌1, 崔淑丽2, 李慧敏3, 李达良1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新加坡 119074
新加坡中央医院, 新加坡 169608
新加坡同济医院, 新加坡 169874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隔姜灸的温度-时间曲线的特点。
方法:将500 mg艾绒用底部直径15 mm、高度20 mm的模具做成圆锥型的艾炷,将艾炷置于厚度3 mm、直径25 mm的鲜生姜片上点燃,用红外热像仪系统,每30 s记录储存姜片底部的热像图,并进行分析处理,同样的实验重复进行3次,3次测得的姜片底部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500 mg的艾炷从点燃到燃烧完毕,姜片底部温度回到基本接近未施灸前的温度时的总时程是15 min。初始温度(点燃艾炷前的温度)为(27.7±0.2)℃。艾炷点燃后3 min,温度逐步上升,在第5.5分钟时,艾炷燃烧完毕,此时的姜片底部温度上升到(55.2±2.3)℃。在第7分钟时,姜片底部的温度达到最高峰的(60.7±1.2)℃。姜片底部的温度维持在(55.2±2.3)℃至(60.7±1.2)℃的时间达4.5 min。随后,在第10分钟,温度开始逐步下降,到第15分钟时姜片底部温度接近未施灸前的水平(29.3±0.9)℃。
结论:隔姜灸的温度时间曲线表现为温度逐步上升达到高峰,在高峰温度的时间较长,形成温度-时间曲线高峰中的平台,然后温度逐步下降的特点。
隔姜灸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针灸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关于隔姜灸的温度参数及其时间曲线变化特点的报道尚少见到。为了解隔姜灸的温度参数及其时间曲线的特点,本文作了初步的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湖南公司生产的温灸纯艾条制作艾炷。方法是将纯艾条揉碎,去除杂质,制成柔软的艾绒。用电子称称量(500±10)mg的艾绒,将艾绒置入自制的模具,做成底部直径为15 mm,高度为20 mm圆锥型的艾炷,以备实验使用。将鲜生姜切成厚度为3 mm,直径为25 mm,并用直径为0.25 mm的针灸针在圆型姜片上的8等分的直径线上,以等间距地穿17个小孔。
2 研究方法
试验在不通风的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26 ℃,相对湿度为75%。将姜片置于特制的支架上,然后红外热像仪固定于姜片垂直下方的位置上,镜头对焦于姜片底部,以记录姜片底部的温度,此部分姜片是临床上接触患者穴位皮肤的姜片。姜片底部到红外热像仪镜头的垂直距离为80 cm。试验时,用红外热像仪(瑞典,ThermaCAM PM575型,温度分辨率为0.1 ℃)每30 s记录储存热像图1次。记录点燃艾炷前到艾炷完全燃尽直至姜片的温度降至接近初始温度时停止记录。每燃烧完1个艾炷为1次试验。重复试验3次。
随后在红外线热像图分析软件的电脑上,对所记录的红外线热像图进行分析,分别测量姜片底部这一区域(以姜片热像图中心为中点,半径为5 mm的圆,面积约为78.5 mm2)的温度值。将3次实验记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观察到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500 mg的艾炷从点燃到艾炷燃烧完毕姜片基本接近未施灸前的温度时的总时程是15 min;初始温度(点燃艾炷前的温度)为(27.7±0.2)℃。艾炷点燃后到姜片底部温度开始升高的时间为3 min;然后,温度开始逐步上升,在第5.5分钟时,艾炷燃烧完毕,此时的姜片底部温度上升到(55.2±2.3)℃。在6.5 min时,温度达到(60.1±1.2)℃,形成了温度曲线的上升段,其斜率为y=5.5286x+24.462。在第7分钟时,姜片底部的温度达到最高峰的(60.7±1.2)℃。姜片底部的温度维持在(55.2±2.3)℃至(60.7±1.2)℃的时间达4.5 min,形成了温度曲线顶部的平台。随后,在第8分钟,温度开始缓慢下降,到第15分钟时姜片底部温度下降至接近施灸前的水平(29.3±0.9)℃。形成温度曲线中的下降段,其斜率为y=﹣2.7768x+64.741。其下降的曲线较上升的曲线平缓。详见图1。
4 讨论
隔姜灸是针灸临床上常用的灸法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内、外、妇、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中。了解隔姜灸的温度参数对针灸临床安全使用隔姜灸,避免不必要的烫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对针灸操作技术的标准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到目前为止,研究隔姜灸的温度值及其变化的报道甚少。仅有的几篇报道中,所采用的温度测量方法均是接触式探头测定温度的方法[。此方法虽能直接测量探测点的温度,但其局限性在于只能探测到某一点的温度变化,而不能测量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温度。在临床使用隔姜灸时,姜片与患者的皮肤接触面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因此,这些探测方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所采用的红外热像仪探测温度是非接触性的,且可探测到具有一定大小面积的部位(本试验的探测面积为78.5 mm2),因此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临床上隔姜灸姜片底部与患者皮肤接触部位的温度变化。此外,现有的报道中观察到的是皮肤表面的温度,而不是隔姜灸的姜片表面的温度。本文的观察提供了这一数据,对进一步地了解隔姜灸有关温度参数,指导医者的安全操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于灸法中艾炷的大小,至今尚无较精确的标准可作为依据。本研究采用500 mg艾绒制成的艾炷从外观来看相当于大艾炷,较适合用于隔姜灸。从观察到的结果来看,隔姜灸的温度曲线为温度缓慢上升,然后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平台,随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其下降的坡度较上升的坡度平缓(上升曲线的斜率为y=5.5286x+24.462;下降曲线的斜率为y=﹣2.7768x+64.741。显示了隔姜灸的温度变化是比较温和的,可以给患者比较平稳的温热刺激。这一温度曲线的形态特点与魏建子等的观察结果类似。由于隔姜灸的温度变化温和,给患者的温热刺激比较平稳,因此是针灸临床上隔物灸中最常用的灸法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艾炷点燃后,姜片底部(与患者体表皮肤接触处)的温度在5 min时上升到(48.5±2.7)℃,在5.5 min时温度升高到(55.2±2.3)℃,最高温度可达(60.7±1.2)℃。其维持在(48.5±2.7)℃至(60.7±1.2)℃的时间达5 min。杜广中等观察到人体耐痛阈温度为(44.4±0.3)℃。而有研究报道,当皮肤表面温度在44~51 ℃之间,在一定的暴露时间内,随着温度每升高1 ℃,组织细胞的损伤程度将成倍增加,当温度在51 ℃时,皮肤将很快受损伤。原世麟也提到,造成皮肤损伤的温度阈值比人的正常体温只高7~8 ℃,随着温度的升高,损伤逐步加重。当温度达到44 ℃及更高时,累积损伤超过细胞内在的修复能力,且达到足够时间时,可导致组织坏死。隔姜灸的人体耐受温度为(42.44±3.9)℃。以0.8 g艾绒制成的艾炷进行隔姜灸时,隔姜灸的皮肤温度可以达到(52.7±4.4)℃,施灸后穴位皮肤有不同程度灸泡产生。由于本试验采用500 mg艾绒制成艾炷施行隔姜灸,其在姜片底部产生的温度可达(55.2±2.3)℃至(60.7±1.2)℃,且时间长达4.5 min。显示此艾炷偏大,因此施灸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较高,在临床使用上有导致烫伤的可能性。故实际临床操作时,应适当减少艾绒的用量和艾炷的体积,或使用较3 mm稍厚的姜片,并且当患者感觉烫时及时移动姜片,以避免烫伤的发生。当然,隔姜灸时姜片底部作用于人体穴位的皮肤温度受艾炷大小,密实程度以及姜片厚度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可根据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调节,以增加隔姜灸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烫伤。但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当的调节,以达到既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又可避免不必要的烫伤的目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观察到用500 mg艾绒的隔姜灸初始时温度缓慢上升,在进行到5.5 min时温度升高到(55.2±2.3)℃,最高温度达到(60.7±1.2)℃,其维持在(55.2±2.3)℃至(60.7±1.2)℃的时间达4.5 min。其整个过程形成的温度-时间曲线表现为温度逐步上升达到高峰,在高峰温度的时间较长,形成温度-时间曲线高峰中的平台,然后缓慢下降的特点。
参考文献
略
扫码关注我们
上海针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