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蜿蜒曲折。从理论空白的填补,到落地团队的组建,从不被认可,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笃定前行,终为中国农业、乡村的品牌化发展引出一条宽阔大道。
本书集结了蒋文龙会长20多年来的见闻和思考,其中不乏极具参考意义的经验总结,透过他平实而洞见的文字,我们将一窥区域公用品牌的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将来。
“尽管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浙江一直在强调避免千村一面,强调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差异,强调要进行历史文化的保护;尽管在乡村建设规划中,有的会涉及品牌,如设计村庄 Logo 甚至创意传播口号,但将乡村作为一个品牌进行系统,深入、独立研究实践的,仍然是处于蛮荒状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日趋完善,品牌化经营成为呼之欲出的一个新的重大的命题。”
政府工作也要讲品牌化
——“绿领”培训计划破土而出的思考
许多人以为,品牌的存在只是为了产品营销:
有了品牌,产品才好卖;有了品牌,产品才有溢价。
实际上,品牌是产品整体实力的体现,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总体印象。而这个产品的外延却十分广泛,不仅有物理性产品,也有地域文化等精神性产品。可以说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问题随之而来:政府工作是否也需要打造品牌?
长期以来,在工作载体的设计上,我们习惯于简洁明了、一览无遗的概括。认为只要把工作内容表达清楚就万事大吉。而很少去思考如何让受众更深刻地理解、更方便地接受、更有效地传播推广。有的甚至斩钉截铁:政府工作是民生工程,不需要考虑形式问题!在工作推进中有意排斥品牌化思维。
事实上,品牌化思维十分有利于推动工作,取得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
最近跟农广校校长王仲苗探讨浙江农民培训工作的下一步思路。王校长告知,现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不少,创新举措不少,培训亮点不少,但总体感觉,离开厅领导要求、离开社会认可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言及深处,开始倒起“苦水”:尽管财政全额出资,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升反降,以致原来奇货可居的“中专”文凭变成烫手山芋。最后王校长告知,浙江省人社厅在评定“浙江工匠”,农业农村厅也准备推出“浙江农匠”,计划评定名额是 3000 名。
王仲苗是个认真敬业的好校长,但他所谓的“距离”究竟因何产生,又如何弥补却是件相当棘手的事。我想,这个“距离”并不取决于培训资金的多少,也不取决于培训项目的多少,甚至也不取决于培训人数的多少,而是缺乏社会认可的“存在感”“价值感”。它不是唯命是从、墨守成规可以解决的。
对农民培训,我并不陌生,2005 年起就关注报道“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如今时过境迁,变化已经很大:
一是时代翻天覆地,从工业化城市化时代进入到了生态文明新时代,意味着培训内容也得与时俱进;二是技术手段日新月异,5G、互联网、大数据等十分普及,为培训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三是农办和农业厅合并之后,培训项目、培训资金都增加了,意味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应该重新出发。
因此我们深感,浙江的农民培训工作已经走到了新的阶段,应该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系统的重塑,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总体谋划,作出新的部署。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命名这个新设计的“抓手”?
通常而言,大家会从转型或者升级的角度去定义,比如“‘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升级方案”。但我觉得这种描述实在流于表象化,无法让人眼前一亮,继而高度关注。
这里的关键在于,引进品牌化理念,将整个农民培训工作作为一个品牌打造。其命名不仅要涵盖所有的培训项目,又能体现培训升级的含义,还能对工作推进起到引领作用。
“绿领”的概念由此浮出水面:
我们有白领,代表着写字楼里的智力阶层;我们有蓝领,代表着车间里的劳动工人,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着农村劳动力的“绿领”?
所谓“绿领”,是区别于“白领”“蓝领”的一个全新的阶层。其劳作空间在广阔的田野,劳动对象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工作性质是解决人们“口腹之欲”。当然,这一阶层也可以延展至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特定人群。他们的领子不是白色的,不是蓝色的,而是绿色的。因为他们还是大地生态的守护者!
如果将“绿领”视作一个胎儿,它的诞生是如此的顺利。似乎十月的怀胎,已经早早完成,只等着这一天破土而出。
“绿领”是如此贴切而不可替代。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具有丰富的理念;不仅将所有的培训项目一网打尽、囊括其中,而且充分体现出了历史的继承性和未来的开启意义:中国农民经过多年培训,已经成长为一个崭新的阶层。他们具有新的面貌、新的使命、新的内涵。这正是我们农民培训工作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啊!
2022 年 5 月 24 日,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推进会,以“绿领”作为理念支撑的培训计划由省委副书记黄建发正式对外发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闻点击量每天大幅攀升。
工作还是那些工作,任务也还是那些任务,但有了品牌赋能,浙江的农民培训工作站上了新的高度。他们做的不再是按部就班的事务性工作,而具有了神圣意义、深层价值。
品牌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它不需要更多的投入,作为一种要素的聚合平台,它可以让你的工作具有巨大的穿透力、辐射力、传播力。它不仅改变了你的外在形象,也让你的内涵得以无限扩展和丰富。
政府工作尽管是民生工程,而非市场化行为,但仍然存在着如何脱颖而出,让受众更快地接受,让领导更多关注的问题。以培训而言,各个部门都在做、全国各地都在做,如何做出特色、做出差异、做出个性,争取到更多资源,就成为我们必须考量的问题。
就此而言,品牌化何尝不是我们做好政府工作的基本手段?
往期文章
胡晓云丨乡村品牌化经营的终极目标是“六共发展” 胡晓云丨乡村全域品牌化——提升乡村品牌价值,创造乡村品牌经济 新华社专访丨推动中国农业品牌化的“拓荒者”——记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 中国知识产权报丨探路农业品牌化 乡村振兴谱新篇——访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 胡晓云丨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品牌发展之道 蒋文龙丨品牌引领农技推广—— 与浙江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团队的交流发言 蒋文龙丨政府项目也要品牌意识——“绿领”培训计划破土而出的思考 蒋文龙丨乡村观察:我看乡村“组团式发展” 蒋文龙丨“未来乡村”:乡村建设新探索 蒋文龙丨乡村品牌化势在必行(上) 蒋文龙丨乡村品牌化势在必行(下) 蒋文龙丨没有品牌的乡村就没有“未来”——在“未来乡村建设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
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中国首个专注于"三农"品牌研究与实践的独立研究院,中国“三农”品牌化整体解决方案智库,拥有近二十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媒体、政府职能部门人员构成的专家委员会、近二十位由高校教授、副教授、业界专家构成的研究员队伍及百余人部门成员,以研究部为龙头,协同规划部、培训部、行政部、设计部、新媒体部、传播部、营销部、电商部,致力于为中国“三农”品牌化提供一条龙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