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讲 | “通络经脉”的“四大招法”(原创连载03)

文摘   2024-08-04 10:00   北京  

【写在前面】

起草一篇文稿材料,继完成“定点”、“布线”之后,开始进入“成面”环节。何为“成面”?简单地说,就是在设定的主旨立意、结构框架和各级观点下,把之前模糊的、游离的、碎片化的各种想法和内容素材,系统化地付诸于笔端,体系化地呈现为文字

言易行难。“言之侃侃,写之诺诺”,从来就是写材料行业长期存在、似乎久攻不克的痛点。

或许,通过本文及后续“讲解+案例”的系列讲解,这个痛点仍然会顽固存在。但我相信,能够得到部分缓解,能够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能够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

本文将紧扣关键词“通顺”来论述。




“通络经脉”的“四大招法”

——职场写作“定点、布线、成面”系列之三

作者:深流


文章和人一样,有自己的脉络,脉通才能气顺。按照中医理论,人的经络,影响人体气血的运行,影响各个脏腑的正常运作,这些纵横交贯、遍布全身的经络,将人体的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好的文章,也有类似于人体的“经络”,把文章的逻辑、表述、气韵等等,联成为有机的整体,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的经络不通,身体就会有疼痛。同样,文章的“经络”不通,无论是起草者、还是用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痛感”。在材料起草阶段,就要“通络经脉”,把文章的“经络”打通。



第一,追求逻辑上的“通达”


从作文的角度看,我们职场上写的文字材料,多属于议论文。无论是结构、还是语句,逻辑上通不通,非常重要。比如,布局要构成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相互并列的问题要处在同一个层次,要讲究“辈分”、“门当户对”对一个问题的论述,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次清晰,等等。客观地说,这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有些材料,猛一看还可以,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逻辑上有问题。比如,观点层次不一致,论述交叉重复,内容前后矛盾,论点与论据不一致,等等。这种逻辑上的“堵点”,就会使文章出现局部的混乱和矛盾,进而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案例】有篇题为《青山藏不住,红绿正芳华》的网红文章,是遵义市某领导在该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有这样的片段:

很多人都知道遵义,很多人对遵义的了解,仅限于一栋楼, 一栋与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相系相联的小楼。因为它, 遵义在世人的眼中, 是红色的,红得正、红得烈、红得荡气回肠, 红得气宇轩昂。然而, 其实在璀璨夺目的红色底色上, 遵义还是一座绿的城。这绿, 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湖南丘陵携手, 在亚热带湿润季风下孕育出来的生态的绿;更是渔樵耕读、聚沙成滩, 世代传承下来的人文的绿。于是, 走近遵义, 你会发现,原来遵义是这么一座城——历史与现实交映、文化与生态互融、自然与人文相连的红绿辉映之城。

这段文字的看点,不仅仅在于文采,更在于蕴含其中的逻辑。从众所周知的遵义来切入,连续用九个关键词:都知道、但、仅限于、因为、然而、是、更是、于是、原来,写得千回百转、层层递进,把“青山藏不住, 红绿正芳华”的演讲主题,讲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案例】曾参与撰写大单位领导参加某高级别改革动员部署会上的发言稿,开头是这样写的:

这次会议,是在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奋力冲刺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前不久闭幕的某次会议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全局变革;紧随其后的某次会议强调,要依靠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次会议又对改革进行动员和全面部署,标志着经过一年多的科学慎重论证,新一轮改革蓝图已经绘就、大幕已经开启。这是全体期盼、举世瞩目的壮举,必将在改革历史上,写就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崭新篇章。

这段描述,体现的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时空逻辑。镜头先放在五年规划、百年目标的宏大背景,这是当前;然后,镜头前移,先是“前不久闭幕”的某次会议,然后是“紧随其后”的某次会议;紧接着,“视力回收”,又到了当前会议。三次会议,层层递进,改革主题一以贯之,时空上的纵深感就出来了。


【案例】来看申论大作文案例,出自我最近整编的“申论大作文备考热点与原创范文”(之编号09调查研究,长按下图二维码获取)。题目是:

“浮在水面抓小虾,沉到水底摸大鱼”。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围绕“调查研究”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政论文。

经审题分析,我们将题目定为“以‘沉到水底’之深,求‘调查研究’之真”然后按照三个维度设计文章的分观点:

——以群众路线为根本遵循,沉到水底倾听“真民意”

——以实事求是为根本要求,沉到水底掌握“真情况”

——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导向,沉到水底拿出“真对策”

显然,这三个观点是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以第一个观点“真民意”基础,第二个观点“真情况”是对第一个观点“真民意”的递进,第三个观点“真对策”又是对第二个观点“真情况”的递进,三个观点层层递进,形成对主题的呼应和承接。


第二,追求表述上的“通透”


我们写材料时常常需要是描述的,犹如雕刻、画像一样。对某个事物、某个问题的文字雕刻,不能浮在面上,要刻画得“通透”。要抓住最具有个性、最与众不同、最能说明问题的特点和特征,勾勒出生动简洁、不蔓不枝的画像,就像遒劲的书法,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鲁迅名作《孔乙己》,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就写活了一个落魄、好虚荣、自视清高的读书人,这种“通透”的刻画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案例】一位资深的、在业内很有威望的教育工作者,他退休前是某学校校长,退休后被某教育集团聘用。集团要宣传这样一位为教育奉献了一辈子,到了晚年还在为教育事业、为集团发展拼搏的人,宣传稿怎么写?当时想了三句话,作为三个观点,分别带出三个板块。

——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大意:集团发展很快,到处跑马圈地,需要人跟进。每次接到任务,他都是打起背包就出发,这些年调整过很多岗位、辗转过很多地方。

本段总结点睛:×××的工作履历,就是一张横跨全国多地、辗转天南海北的“作战区域图”,是一张冲锋陷阵的战士闻令而动、令出行随的“行军路线图”。

——攻坚克难,务求必成。大意:举三个典型例子,讲述这些年他是如何攻坚克难,把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下的。

本段总结点睛:霜重色愈浓,斗争见英雄。三年来,×××凭借着过硬的专业和丰富的从业经验,成功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壮志暮年,初心如磐。大意:回顾他一生的教育履历,并以他自己的口吻,阐述他的教育梦想、教育情怀。

本段总结点睛,也是全文的点睛:×××将他一生所爱、毕生追求的教育梦想,与集团的教育梦想相融,释放出了巨大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这背后,是一以贯之、不懈追求的教育情怀,是初心不改、历久弥坚的大爱之心。

应该说,用这三句话和相应的事例及阐述,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奋斗不息、令人尊敬的老教育工作者,他的画像,他的特点特征,就比较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案例】来看申论大作文案例,出自我新出视频课“申论大作文案例全景复盘”第11集(长按下图二维码获取)。题目是:

高层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互联网是当下最为重要的公共媒体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网络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流量明星及相关新闻长期占据着互联网“C位”,使这一公共资源成为明星博眼球、赚流量的工具,对主流舆论格局塑造带来严重影响。让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高质量信息占据其关注高点,更加有力有效地传播正能量,是网络时代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请根据材料给出的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经过审题分析,我们将题目确定为“聚焦重点、把握关键,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健康生态”,三个分观点其中之一这样论述:

——做好内容、提升品质,赢得民众关注“大流量”。保持内容定力,追求内容魅力,做有内涵、有看头的“爆款”,应是每一个网络内容提供者的应有追求。面向全体网民,要坚持原创性,坚定走精品路线,既奏好高大上的“主旋律”,又唱响接地气的“流行乐”;要突出故事性,用富有趣味性、共通性、感染力的方式,讲好昨天的故事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要增强时代性,充满时代气息,善于个性化表达、利于碎片化阅读。实践启示我们,获得“大流量”的前提是产品要做到高质量,以“有意思”的方式产生“有意义”的内容,让网民易接受、能理解、有共鸣、愿传播,这样才能将网络的正向效应发挥到最大。

应该说,这段对“做好内容品质”,从原创性、故事性、时代性三个层面来表述,就是比较生动、通透的。比如,什么是“原创性”?就是坚定走精品路线,既奏好高大上的“主旋律”,又唱响接地气的“流行乐”,主旋律是什么,不言而喻,流行乐就是一些比较轻松、接地、大家爱看的各种东西;什么是“故事性”?就是用富有趣味性、共通性、感染力的方式,讲好昨天的故事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讲故事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故事讲好了,最能起到代入的效果;什么是“时代性”,就是充满时代气息,善于个性化表达、利于碎片化阅读。这样就把如何做好网络内容品质,刻画得既简洁又生动。



第三,追求衔接上的“通畅”


写材料讲究“起承转合”。“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接着开始论述;“转”就是转折,转一个方向或者深入递进一层;“合”就是结束全文。这种套路写出来的文章,眉目清楚、前后呼应,层次井然、浑然一体。特别是对文中的一些“关节点”、“转折点”,上下文不能太突兀,不能让别人觉得,上面写的和下面写的有“跳变”,甚至“不搭界”。要做到上下贯通,衔接得非常平稳、非常自然

以“起”为例,有人说“起句如爆竹”。毛主席文章的开头,因文制宜,变化繁多,无论怎样开头,都很抢眼。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开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微,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改造我们的学习》开篇第一句:“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一下子就能够抓住读者的心。

再比如,“转”。某单位工作总结部署会,领导在汇报完工作成就后,这样讲:我们对形势、工作和成绩,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既要有观点,还要有落点;既要有想法,还要有办法;既要有思路,还要有落实的套路。就非常自然巧妙地衔接起对下一步工作的部署。

【案例】曾经指导过一篇在某学院第一届教职工大会上的领导贺词,里面有一段话是谈二级教职工大会的定位,原稿是这样写的:

二级教职工大会各二级单位基层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广大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学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保障,推进我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推动依法治校迈出更大步伐的实际举措。

这段话没什么大问题,大致可以看出是递进的关系。但这种递进的起伏,没有设计好,连用四个“是”+一个“更是”,一逗到底,就显得冗长,拖沓、不透气。后来这样修改:

作为各二级单位基层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二级教职工大会历来就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往更深一步说,二级教职工大会学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和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保障推进我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推动依法治校迈出更大步伐的实际举措

前后对比一下,我们把第一句句式作了改变,改成“作为各二级单位基层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二级教职工大会历来就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避开了过于单调的表述,这是“就事论事”的层级;然后接上一句“往更深一步说”,引起下文的转折递进,“必要保障、现实需要、是实际举措”。这样处理,就有了起伏,也有了节奏和层次感。


【案例】来看申论大作文案例,出自我新出视频课“申论大作文案例全景复盘”第8集(长按下图二维码获取)。题目是: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前不久,某央企“喊话”《流浪地球2》,亮出硬核科技,引发网友关注。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政论文。

经审题分析,我们将题目定为“强自立自强之基,固民族复兴之本”引言部分这样写:

【引接题意】“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央企的这句豪言壮举,既是“喊话”电影《流浪地球2》,同时也是对广大网友和民众期待的回应。落地解读】央企“国家队”致力于将科幻变成现实,反映了对自身硬核科技的高度自信,背后是我国科技长足发展的硬实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志气和底气。【引出主题】当前,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

分析这段话,就是三句话来“起头”。

第一句“引接题意”:“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先引用,然后打开: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央企的这句豪言壮举,既是“喊话”电影《流浪地球2》,同时也是对广大网友和民众期待的回应用这样的一句话,把电影、网友、民众都拉到一起了。

第二句“落地解读”。央企“国家队”致力于将科幻变成现实,反映了对自身硬核科技的高度自信,是“就事论事”的解释,然后继续深化挖掘:背后是我国科技长足发展的硬实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志气和底气,自然引出主题词“自立自强”。

第三句“引出主题”当前,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就是三句话,先引接题意、再落地解读、最后引出主题,以最短路径承接题意、引出下文。



第四,追求耳目上的“通联”


耳朵和眼睛,都是重要的信息器官,但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有差别的。耳朵是以“串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一个字一个字进耳朵,眼睛则是以“通观”的方式获取信息,一下子全篇就进眼睛。所谓耳目通联,就是要充分兼顾“眼”与“耳”,让材料既有看头、又有听头,让用户获得友好的体验。有看头,就是文章观感好、质感好,看得“顺眼”;有听头,就是受众听起来舒服自然,听得“顺耳”

事实上,“顺眼”的文字未必“顺耳”,“顺耳”的文字也未必“顺眼”。一般来说,用来“看”的材料,比如工作总结、调研报告、信息通报,要以“顺眼”为主;用来“听”的材料,比如讲话、演讲,就既要“顺眼”,更要“顺耳”。如果用词太书面化,文绉绉、硬梆梆,甚至“佶屈聱牙”,看起来有文化、有内涵,但念得费力、磕磕巴巴,听的人却未必感冒,弄不好还会反感、排斥。

【案例】曾经参加过一项重大专项行动,对工作情况的总结,形成了两个场合下的两个版本,用来“看”的书面总结版,用来“听”大会交流版。

其中,“书面总结版”这样写:

一是打通信息传输通道,解决了“建链通路”问题。大意:通过采取搭建专网桥接链路、开发软件并集成,实现信息的“无缝接入”和即收即传


二是优化信息成果样式,解决了“定制适用”问题。大意:首创了便于前方查阅操作信息成果样式,实现了信息直接进入指挥平台、融入值班体系。


三是改进数据处理流程,解决了“高效直达”问题。大意:在数据接收、信息解译、处理分发等环节,下大力改进优化流程,大幅提升了信息流转的时效性。


四是完善配套运行机制,解决了“前后协同”问题。大意:在联合值班、前出指导、开放资源等方面,完善配套机制,实现了前后方一体的整体联动。

“大会交流版”则这样写:

加快各环节信息流转,减少耗时,提高时效,实现“直通式送达”。保障模式从“一天一报”变成“即获即收、即传即判、即编即报”;地面工作流程从接收、记录、传输“多个串行”变为“同步并行”;分析流程从“一人单干”变为“多人同干、实时综合”;值班状态从“数据等人”变为“人等数据”,和时间赛跑,和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赛跑。

可以看出,同样的一项工作,两个不同场景下的总结方法。书面总结版主要用于“看”,是上级审阅的,因此是偏业务化,观点很整齐,凝练“四个问题”,让人看起来很“醒目”;大会交流版主要用于“听”,就是把长句改短,多讲大白话,这样既浅显、易懂,又好念、好记,对“耳朵”有冲击力。


【案例】分享一段我在遥感公司工作时写的片段。公司主要做商业遥感应用,公司CEO是位女同志,有两个孩子,一次受邀出席一个商业航天领域的研讨会。其中有一个是某民营企业的汇报《卫星互联网:开启大航天时代》,讲“拓展卫星应用的新边疆”。会场上临时让她点评,准备时间不到30分钟,讲什么?我们紧急商量,起草了这样一段话:

××××的汇报,拓展卫星应用的新边疆,作为同道中人,我完全同意。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如果把卫星发射比作“产房喜讯”,那么卫星应用就是“金榜题名”,应用就是“终端放电”环节,这个环节才是最为精彩的,有着无限的可能,无穷的想象空间。现在国家和社会都给航天投入了大量资源,“产房喜讯”越来越多,这是大爱、真爱,让人倍感振奋。这里我要呼吁的是,我们不仅要盯着眼前的“产房”,更要盯着18年后的“金榜”,把更多资源投向漫长的“养育”过程,让更多的卫星得到充分的利用,释放更多的异彩。××××的汇报,其中对应用领域的探索,让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这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可贵的大爱真爱,是航天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于商业遥感应用,很多是偏技术、偏专业的。但这段话却另辟蹊径,表述比较巧妙。主讲者是一个富有航天情怀的职场人,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把发射卫星比作“产房喜讯”,把卫星应用比作“育儿成才”、“金榜题名”,双重身份高度契合,既迎合了主题内容,又使材料带有温情,让受众听得舒心、听得温暖,取得很好的现场效果。


(本集完)



【最后这里打个广告】

个人原创视频课《申论大作文案例全景复盘(第一季)》(共12集,已更新11集)长按下图二维码进课程

【优惠】下单购全季者,第11集、12集(第12集近期上线)免费赠送。相当一次性购10集赠2集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在看】

您的鼓励是深流原创的动力!

职场写作
交流写作理念,传递写作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