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札记 | 仇小雅:STL模拟法庭课程设计(三):赛前准备、赛后复盘及模拟法庭项目的观察与反思

文摘   2024-10-17 19:38   北京  


STL模拟法庭课程设计(三):

赛前准备、赛后复盘及模拟法庭项目的观察与反思


编者按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英文简称“STL”)模拟法庭项目的备赛过程,继第四篇文章深入展开了庭审训练环节后,本系列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赛前准备工作与赛后复盘过程,同时分享了仇老师对模拟法庭项目的深刻反思与未来展望。附录中提供了模拟法庭项目在撰写文书、日常训练以及庭审准备时可以参考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本系列文章已完结,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全文PDF版本。


仇小雅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模拟法庭赛事主任


赛前准备阶段



口头陈述阶段的比赛分线上和线下两种举办方式,而赛前准备也会因陈述场景而异。对于线上举办的比赛,比如贸仲杯的循环赛、普莱斯的亚太轮等,赛队无需花费精力计划出行的交通、酒店、签证(如须)、出访许可(如须)等后勤事宜。一个理想的线上庭审空间应该能够提供一个至少三小时的安静且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这需要优质的隔音效果,以免外界噪音影响比赛的进行。此外,充足的照明不仅能够提升参赛者的视觉舒适度,也有助于确保视频画面的清晰度。


为了满足不同赛事对选手陈述姿势的特定要求,线上庭审的空间布局必须可调节高度。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陈述,参赛队伍需要细致地调整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其能够清晰地捕捉到选手的半身影像,尤其是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确保参赛者在视频画面中的形象自然、专业,同时避免因角度不当而造成的视觉不适或形象扭曲。这些都是传达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媒介。


此外,背景的布置也极为重要——它不仅能够提供一个无干扰的视觉环境,还能够衬托参赛队伍的专业形象。因此,背景应保持整洁、中性避免出现任何可能透露参赛队伍身份的校徽等标识,以维护比赛的匿名性、公平性

图1  图示 图左:机位展示图,摄像头应置于选手正面

图右:线上庭审效果图,注意话筒摆放、选手半身位置


赛前,参赛队伍还应对设备进行多次测试,以确保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在比赛期间能够稳定运行,避免技术问题影响选手的表现。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技术故障,参赛队伍应准备一套完整的备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备用电脑、摄像头、麦克风和稳定的网络连接。这样的后备措施能够确保一旦主设备出现问题,参赛队伍能够迅速切换至备用设备,保证庭审过程的连续性和参赛队伍的表现尽可能少受影响。


而在准备参加线下庭审的模拟法庭比赛时,如杰赛普(Jessup)国内选拔赛、红十字国际人道法国内赛(ICRC)、国际刑事法庭(ICC)国内选拔赛、Vis Vienna以及Vis East等,赛队至少应当提前一至三个月开始准备出行相关的事宜。对于在境外举办的比赛,赛队至少应提前三个月开始预定国际航班、办理签证、安排住宿,以及准备必要的旅行文件、出访许可和保险,了解相关的出入境政策。


抵达比赛场地后,赛队应尽可能的了解场地的基本情况,以确保对比赛环境有足够心理预期和提前适应。赛队可以向主办方询问赛事场地的具体布局,包括选手席、评审席、观众席的相对位置,以及可能影响庭审陈述的任何视觉或者听觉干扰,楼层内洗手间、饮用水的位置等。此外,选手应确认比赛是否要求特定的陈述姿势,如坐姿或站姿。如果比赛采用站姿陈述,赛队应检查是否有讲台或其他设施供选手放置庭审材料。赛队还应检查场地是否配备话筒,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声音传输清晰无误。如果场地没有提供话筒,选手应根据庭审房间的大小和音响效果,适时调整自己的音量和语速,确保每位评审都能清楚地听到并理解陈述内容。通过这些细致的准备,赛队不仅能够减少比赛当天的紧张和不确定性,还能够确保在比赛过程中能够专注于陈述内容和策略,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线下举办的模拟法庭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还为参赛队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社交平台。在Vis Vienna、Vis East等赛事中,打印名片并在赛前与仲裁员和对手赛队进行交换是社交惯例之一。在交换名片的同时,选手之间有机会进行简短的对话,这有助于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尊重。此外还有赛马会、每晚的鸡尾酒会和颁奖晚宴等社交场合,可供不同赛队、选手与专家评委之间互相交流。在其他赛事中,比如FDI Shenzhen,赛事组会提供茶歇、晚宴等机会供赛队、评审脱离赛事紧张的环境而进行更轻松的社交。选手们应积极利用线下赛事提供的这些机会,不仅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更在赛场外拓展人脉,为升学、实习及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赛后复盘阶段



在每场激烈的庭辩落幕之后,无论是取得辉煌胜利还是经历微小的挫败,赛队都应该投入必要的时间来进行深入的复盘和反思。这个过程对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当前赛队在未来的比赛中表现得更加出色,也为后续的赛队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赛队应以客观的态度分析比赛中的亮点和不足,包括策略选择、法律论点的表达、团队协作以及对对手论点的应对等。赛队教练应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开放交流,每个人的观点和反馈都是团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结果如何,赛队成员都应对彼此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认可和表彰。通过这样的复盘和总结,赛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还能够形成一种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友好交流并互相学习的文化。


最后,赛队成员应积极主动地向在备赛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的教练、老师、同学、校友以及其他支持者表示感谢。这除了表达对他们无私奉献和付出宝贵时间的感激,还应分享赛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收获,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沟通不仅展现了赛队的礼貌和专业素养,也是对他人支持的一种肯定和回馈


模拟法庭项目的观察与反思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与技术的迅猛进步共同塑造了一个对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环境。高等教育逐渐被视为一种价值倍增器:社会对那些能够直接对接就业市场、提供更高收入潜力、以及具有技术门槛的专业趋之若鹜。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崛起,面临着“未来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机,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以及政策制定者们不得不再次衡量高等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教育,其核心价值远不止于传授那些可以轻易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静态的知识。它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苏格拉底式的法学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引导着主动探索、质疑和反思,这种教学法鼓励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勇敢地航行,即使在未知的领域也要勇于尝试和探索。如此,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体验到思考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以及在克服挑战后获得的正面反馈。这种深层次的智力和情感体验,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STL的模拟法庭项目课程设计的初衷是一个辅助性的教育项目,辅助学生通过模拟法庭这种特定的训练模式提升法律检索、分析、写作以及陈述的能力。模拟法庭的显著教育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它通过接近真实法庭的环境和程序,使学生能够在无执业风险的学习氛围中,实践和体验法律职业的核心活动。我国对模拟法庭赛事的重视和推动,进一步证实了模拟法庭在实质提升法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价值。在此之上,STL模拟法庭的课程设计更侧重与实务接轨,确保他们在完成研究生学业、步入法律职场时,能够迅速适应并精通法律工作。由此,STL的模拟法庭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同学们在比赛中发展主人翁意识(ownership)。通过这样的教学理念,STL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模拟法庭比赛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这不是单纯为了学校、学院或任何教练的荣誉,而是一个关乎个人成长、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的过程。学生们被鼓励将比赛视为自我实现的平台,一个锻炼法律实务技能、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从而在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中能够自信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展现出专业法律人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与此同时,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模拟”二字意味着它并不能完全复制诉讼律师在实际业务中的全部内容。这一点往往被参赛者所忽视。以国内民事诉讼律师处理可能涉及诉讼或仲裁的案件为例,律师在案件的整个周期内需要执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与潜在客户的接洽与访谈、律所内部利益冲突的查证、对案件基本事实的了解、案件预期目标的认定、委托代理协议的签订、客户口头及书面材料的审查、问题和文件清单的整理与发送、证据的搜集与调查取证、法律检索与研究、专家证言及论证意见的出具(如需)、法律分析意见的起草、诉讼文件及证据材料的整理与提交、庭审前的准备、法庭陈述及辩论、庭后工作的跟进、庭审报告的撰写、庭审代理意见的起草与提交、二审诉讼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二审诉讼文件及证据的整理与提交、二审庭审前的准备、二审法庭陈述及辩论、以及庭后工作的跟进等。[1]


相对而言,模拟法庭比赛主要模拟的是上诉阶段(例如二审)的诉讼文件提交以及法庭陈述和辩论环节。然而,在实际的诉讼业务中,上诉业务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模拟法庭比赛的题目通常围绕既定事实的上诉争议展开,其虚构性和篇幅限制使得题目往往缺乏现实性。[2]此外,模拟法庭省略了与客户沟通和证据搜集、整理与提交等环节,这些环节虽然耗时耗力,却是法律实务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模拟法庭可能导致参赛者对争议解决业务形成一定程度的狭隘认知。此种认知偏差在参与国际性模拟法庭赛事时尤为明显。在普通法管辖的法律市场里,例如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确实存在专职做上诉阶段诉讼业务的律所或者职位。[3]但此类岗位在中国的法律就业市场里并不常见。


此外,模拟法庭比赛往往塑造了一个过于理想化的庭审环境,可能与现实中的诉讼存在着显著差异。模拟法庭竞赛所呈现的法律议题往往经过精心简化,以便适应学术讨论的结构和效率要求,并确保双方都能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论点。这种设计旨在促进平衡和辩论的深度。但在现实中,案件往往涉及错综复杂的事实背景,律师需要在证据的海洋中筛选、构建有力的论点,并应对不完整或模糊的信息。在实际案件中,证据和事实很少会平均分配,往往存在一方明显占优的情况。再者,实务中的律师不仅要关注法律论证的胜利,还要全面考虑裁决对其客户可能产生的法律以外的广泛影响,这包括但不限于裁决对客户业务运营、财务状况、声誉管理以及长期战略的潜在影响。律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法庭上赢得辩论,更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法律解决方案。


而模拟法庭最显著的局限性,来自于法学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现象。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一些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学府通常能够汇聚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充裕的资金支持、先进的教学设施、资深的教师队伍等,而其他学校则可能在这些方面则相对捉襟见肘。这种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可能导致模拟法庭参赛者在准备和参与过程中无法全面地接触到法律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STL中国法”这个平台,系统性的梳理并介绍STL的模拟法庭项目和备赛经验。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的分享与交流,与广大学生、教师、赛事组织者,以及所有关心模拟法庭赛事的律师和校友们共同探讨和学习,并期待通过此文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推动模拟法庭教育的发展,使其更加公平、有效,并能够满足所有参赛选手的需求。


附录一

文书检查清单

1. 检查字体、段落、行距、页边距、字数限制等赛队规定的细则要求。如无要求,保证全文所有格式都一致。


2. 检查单词拼写,并确保全文统一使用英式拼写或美式拼写(如:“analyze”是美式英语拼写,而“analyse”则是英式英语拼写)。


3. 检查全文内缩写和特定用语的一致性,特别是引用条款时的具体表达方式。例如,对于罗马规约的相关条款,可能存在的表述包括:“Article 7(1)(k) of the Rome Statute”“Art. 7(1)(k) of the Rome Statute”“RS Article 7(1)(k)”或“RS Art. 7(1)(k)”等。


4. 检查标点符号规范,特别注意引号、逗号等标点符号的格式规范。比如:[4]

5. 检查各级标题的缩进和格式,确保各级标题的格式在全文中缩进的距离及其格式都保持一致。如果选择在小标题后加上标点符号,也应确认同样的标点符号存在于每一级标题中。


6. 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加入段落编号、页码编号、段落缩进等辅助读者阅读的格式设计。


7. 检查脚注的精准度和格式。如果赛事对脚注格式有直接规定,则按照规定的脚注格式进行标注。如果未具体规定格式,则可参考往年最佳文书所使用的脚注格式。


8. 检查除正文之外的部分,包括封面、目录、事实摘要、论点摘要等赛题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在检查此类内容时,可先把Word文档转换成PDF文件,可更直观的看到文档格式存在的问题。


9. 如果赛事有匿名要求,确保最后提价的文件没有任何作者信息,或者能够揭露赛队信息的表示。


10. 确认文书提交方式。如果通过邮件提交,则注意邮件的专业性。确保提交文档的文件名称及邮件标题等符合赛事组规定。如果通过赛事组的平台提交,则注意提前测试平台的网络连接,确保能在网络通畅的情况顺利提交到此平台。


附录二

庭审陈述小练习




(一)去除口癖练习



与队友互相练习是一个减少口癖的实用方法。赛队成员可以准备一个警醒铃或类似的手机程序,每当队友在陈述中出现口癖时就按下铃打断并要求其从头开始陈述,如此反复。这种反复练习有助于警醒选手,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口癖,并显著降低口癖出现的概率。单人训练时,可以对自己的陈述进行录音、回听,在发现自己的口癖后重新开始陈述,这样也有助于纠正口癖。



(二)基本法律知识练习



在赛题发布之前,赛队成员须自主学习和理解赛题所涉及的国际法细分领域的主要法源。比如,国际公法比赛中常涉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VCLT)与《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ARISWA),国际人权法比赛常涉及《国际公民及政治权利公约》(ICCPR),国际刑法及国际人权法比赛常涉及《罗马规约》(Rome Statute),国际商事仲裁比赛常涉及《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纽约公约》(New York Convention)以及特定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国际投资仲裁比赛常涉及《华盛顿公约》(ICSID Convention)等。


为了更有效地复习和掌握法源中的各个条款,赛队成员可以制作一套包含法源中每一条款要点的手卡,以便队员们随时随地进行复习。熟悉手卡内容后,队员们可以相互之间进行问答游戏和不定期的抽查背诵活动,以加深对每个条款的记忆和理解。此外,为了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深理解,队员们可以在手卡中加入更多相关信息,例如条约的生效时间、参与缔结条约的国家数量、条约的附录内容以及相关的修订历史。这样的延伸学习不仅能够增强队员们对法源条款的掌握,还能够提升对相关法律背景和历史脉络的理解。



(三)赛题事实记忆练习



在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中,全面掌握赛题事实是参赛者的必备技能。模拟法庭赛题的篇幅各异,短至十数页,长达七八十页。参赛者在初次接触赛题时,往往会首先识别案件中的核心事件。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将关注并分析案件中的更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构建论点和法庭陈述是至关重要的。在庭审过程中,选手需引导裁判注意到案件中的关键细节以支持其论证,还要捕捉到对相对方有利的事实并给出防御性的解释。因此,选手必须对案件事实有全面而精准的理解。


为了加强对赛题事实的掌握,赛队教练和成员应在备赛过程的各个阶段定期进行练习和评估。例如,可以采取模拟知识问答(trivia)的形式,由教练或其他考官提出关于赛题事实的问题,参赛者个人或组队进行抢答,比拼最终得分。出题人提出的问题应涵盖案件的具体细节,如涉案主体的基本信息、特定事件的时间节点、涉案人员的姓名及职务等。此外,出题人还可以询问特定信息在赛题文档中的具体位置,如页面或段落编号,以检验赛队成员对赛题材料的熟悉程度。



(四)法律猜谜游戏(Legal Charades)



在备赛初期,如理解赛题、法律研究、构建论点框架等阶段,团队成员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来增强对备赛材料的掌握,同时增加学习的乐趣。例如,队员可以借鉴“你画我猜”“谁是卧底”等流行的游戏模式,将其应用于法律概念的学习之中。


一种可行的方式是,团队成员采取角色扮演或描述的方式来表达与赛题相关的法律知识点,而队友则需要据此猜测相应的法律术语或原则。例如,如果赛题涉及国家官员的国际法义务豁免权,队员可以尝试在不直接使用“国家官员”“豁免权”等关键词的情况下,通过描述相关情境或案例来让队友猜测这一概念。这类互动练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参赛者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此外,这种不用法律术语解释概念的练习,还能帮助选手更清晰、更通俗地向那些对赛题或对特定法律问题不熟悉的裁判进行陈述。



(五)案例积累练习



此外,队员们还可以设计案例匹配游戏以增加练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具体方法是,将关键案件的事实、法律问题和裁决分别记录在不同的卡片上,通过洗牌或随机分发的方式打乱顺序,让参与者将这些分散的信息点准确地联系起来,即将案件事实与相应的裁决、案件名称、审理机构等相匹配。匹配成功后,队员们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这些案例应用到当前模拟法庭的法律争点中,从而加深对案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障碍赛练习



庭审环境对参赛选手发挥的影响是难以预估的。因此,赛队成员可以通过模拟不理想的环境,以提早适应各种可能的干扰。在每一位队员陈述时,其他队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分散其注意力,如制造噪音、断网(如果是线上比赛)、设备故障、突发状况等。通过训练,赛队成员需要在面对各种障碍时保持镇静并持续专注于论点的陈述,在保持风度的同时体现专业度。



(七)论证调整练习



赛队也应提前适应不同类型的庭审风格和裁判偏好。赛队应至少设置三次面对不同风格的评审的练习,包括活跃的评审(经常打断赛队成员并质疑每一个论点),被动的评审(几乎不发问或者问一些跟当前陈述内容不太很相关的问题)和高度关注庭辩内容的评审(跟随者赛队成员的思路,适时提出一些关于当前论点的较有挑战性的内容)。这样的练习有助于选手根据不同的风格和发问方式调整语速、语调以及论证的内容和深度。



(八)论点接龙练习



在模拟法庭竞赛中,尽管每位团队成员可能负责不同的争议焦点和庭审环节,但团队协作和庭审陈述的协同同样至关重要。为此,团队成员可以通过论点接龙练习来提升默契程度。具体方法是,一名成员从与赛题相关的基础观点出发,提出初步陈述,下一位成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该论点,或者增加一个逻辑上与其相互衔接的论点。持续进行这样的接龙过程,直到团队共同构建出一个详尽的论证体系。


通过这种互动性练习,赛队成员不仅能够锻炼倾听的能力,确保能准确把握队友的论点和意图,还能学会如何迅速有效地在队友陈述的基础上进行逻辑上的扩展和深化。此外,这种练习还有助于队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从而增强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九)论证重组练习



赛队成员还可以通过处理不熟悉的论点或论据来提高自己论点和论据适应性。队员们可将不同立场、不同论点或不同论据写在索引卡片(index cards)上,然后将卡片混合打乱,随机选择一张。即使抽取到的论点顺序不是选手通常陈述的顺序,或者是跟其持方相反的立场,队员仍需严格根据卡片上的信息对案件进行阐述。


更进阶的练习是让赛队成员互换持方进行陈述。这样的训练有助于队员内化对手持方的观点,从而更了解己方观点的优势和弱点。



(十)公开赛事视频学习



公开的赛事视频是备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资料。赛队内部可以通过集体学习赛事视频,了解特定赛事的模式、风格、庭审文化等。在学习过程中,赛队可以针对每一个选手的陈述进行剖析。队员们可以各自总结某位庭审选手的三个优点和三个不足,并与队友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队员们可以了解不同观众的不同视角,感受不同的庭审风格。此外,赛队还可以总结庭审中评审提出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在之后的庭审练习将其作为制作问题清单的基础。


在听评审问题时,队员还可以即兴复述自己对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理解。这种练习可以有效地检验队员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如果对庭审问题有不同的理解,队员们可以及时讨论,更正误解。



(十一)练习赛录制及复盘



在庭审练习中,赛队成员要正视自己的表现,从收到的评价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庭审过程中,上场队员与场下队员观察的视角不同,对选手表现的评判也会不同。因此,在征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赛队成员可以将自己练习赛的表现录制下来并在结束后及时回看,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发掘自己在庭审陈述的不足之处。



(十二)问题回答集训



赛队的练习多采取完整庭审的方式,但也可以适当增加问题回答的专项练习,以着重训练选手回答问题这一技能,尤其是脱离陈述框架、直接回应庭审评审所关心的内容的能力。例如,赛队可在陈述选手陈述开场词时即打断,并对不同部分的庭审内容进行随机提问。陈述选手需首先回答评审的问题,然后根据回答的内容调整陈述的结构,再继续陈述。在陈述半分钟到一分钟后,赛队其他队员可再次进行打断并随机提问,如此反复。



(十三)反驳和再反驳练习



反驳和再反驳通常是庭审中较难预判也较难准备的环节。对此,赛队选手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练习。具体而言,赛队成员可轮流进行2分钟以内的论述,而相反持方的赛队成员需在论证结束之后迅速提出异议并对论点进行1分钟以内的有效反驳。


此类练习还可以进行变种,如当一名队员提出其论点后,另一名队员随即以“Yes, but…”作为开头,提出质疑和反驳。这类变种练习旨在训练选手在部分让步的同时巧妙维护自己的核心论点。


附录三

庭审材料清单


庭审选手应使用一到两个文件夹收纳所有的庭审材料,并用分页的标签或者隔页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材料,保证庭审时整洁专业的形象。文件夹中可包含:


1. 赛题事实

2. 赛题事实(按时间排序整理的版本)

3. 赛队提交书状

4. 问题清单及答案

5. 案例摘要(包括庭审及书状引用过的所有案例)

6. 口头陈述稿件

7. 便签条

8. 笔

9. 计时器(如赛事允许)



*注释:


[1] 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之道:新律师的必修课》(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27-368页(张雯、费宁:《第十二章 如何代理民事诉讼》)。

[2] 张航:《美国法学院的模拟法庭》,载《现代法学》1984年第4期,第93页。

[3] 此类律所包括加拿大的Paliare Roland Rosenberg Rothstein LLP, Supreme Advocacy LLP, 澳大利亚的Owen Dixon Chambers West, Foley’s List;英国的Blackstone Chambers (Appellate Practice),Brick Court Chambers;美国的Goldstein & Russell, P.C., Robbins, Russell, Englert, Orseck & Unitereiner LLP, Kellogg, Hansen, Todd, Figel & Frederick, P.L.L.C.; 香港的Temple Chambers, Des Voeux Chambers, Gilt Chambers。职位包括:appellate court cleark, government appellate lawyer, public defender等。

[4] See https://typographyforlawyers.com/straight-and-curly-quotes.html


To be continued

封面摄影:张智凡

校对:邹楚燕

排版:张智凡



>>>>

推荐阅读




STL中国法

不止于STL,不止于中国法

关注我们,收获更多精彩!(ง •_•)ง

联系邮箱:chinalaw@stl.pku.edu.cn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本文PDF版本


 近期推荐 

讲座推荐 / 实习速递 / 征文速览

近期DDL / 交流群周报

读书圈打卡 | 一起打卡学国际法吗?

莱顿大学moot赛队选拔经验分享

2025年ICC赛题|消失的证人:黑客攻入ICC

2025年Vis赛题丨大氢帝国的落幕

编辑 | Shirley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发现

法律竞赛
依托Jessup/Vis/FDI/ICC等国际模拟法庭,分享国内外法律竞赛经验干货与赛事资讯,提供国际法与外国法学习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