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互联网大厂的薪资泡沫逐渐消退,曾经那个躺着拿高薪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裁员、降薪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对于年龄偏大的程序员来说,失业后要面临的不仅是收入的断崖式下跌,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转变。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他所在公司的一位HR透露:一位从某头部互联网大厂裁员的程序员,月薪从60K骤降到25K的offer面前,宁愿选择继续蹲家也不愿降薪就业。
这则消息在程序员群体中引发热议,有人同情理解,也有人认为应该接地气。
回想十年前,互联网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只要会写代码,基本上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大厂们为了抢人才,给出的薪资水平远超其他行业。一个工作3-5年的程序员,月薪50K+很常见。
这种薪资泡沫,在当时确实起到了聚集人才的作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 习惯了高薪的程序员们,对自己的定位也越来越高,甚至产生了某种优越感 。认为自己的技术能力值这个价,其他工作都是大材小用。
现实往往很残酷。互联网寒冬来临,公司开始关注效率和成本。 曾经60K月薪的程序员,在这波裁员大潮中发现,即便自己技术还不错,市场也未必能给到之前的价位 。
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在他们眼里,接受一份25K的工作,不仅意味着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宁可啃老本,也不愿“贱卖”自己。
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未必明智。 在就业市场上,工资从来就不是单纯用技术能力来定价的。它更多取决于供需关系、公司预算、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 。
一位资深程序员坦言:“以前总觉得降薪就是耻辱,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耻辱是固步自封。与其死守着过去的高薪,不如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对于那些还在观望的程序员来说,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 技术再好,也要考虑市场的接受度。过度自信和自我设限,反而会错过重新起航的机会 。
不得不说,这个现象折射出了更深层的问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些年, 我们是不是过于追求薪资数字,而忽视了技术的本质和职业发展的长远性?
这不是说技术人就该毫无原则地接受任何工作。而是提醒我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需要更务实的态度和更灵活的应对策略。
有意思的是,那些主动调整心态、及时转型的程序员,反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有人去了发展前景好但薪资稍低的创业公司,有人转向了新兴的技术领域。 与其纠结一时的得失,不如着眼于未来的可能性 。
职场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过去的成功经验未必适用于未来。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或许比坚守所谓的身价更重要 。
祝好!
点
收藏
看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