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每一个职场人,都曾幻想过在北京买房安家。但房子究竟是筑梦还是画地为牢?看着身边太多人因为房贷而失去了职业选择的自由,我不禁陷入沉思。
这两天职场社交平台上一个热帖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位百度员工爆料说,他的发小在北京买了套430万的房子,首付190万,每月房贷1.7万。
房子买了不到两年,市值就跌到320万,连本带息亏了130万。
更要命的是,这位发小现在每个月工资一大半都要还房贷,不得不在公司996,连跳槽都不敢了。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这些年,我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 高房价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把年轻人牢牢地锁在了工作岗位上 。
他们不敢轻易离职,害怕还不起房贷;不敢追求梦想,因为要养房;不敢创业,因为没有试错的资本。
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同事们还在讨论技术创新、产品理念。现在的茶水间里,大家聊得最多的是房价、房贷和学区。 从追逐梦想到为房子所困,这就是北京互联网人的宿命吗?
这位网友的发小,年薪30万,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这点工资想要支撑起一套房子依然捉襟见肘。 房贷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年轻人的财富、自由,甚至梦想 。
有意思的是,在互联网行业,房子已经成了一个魔咒般的存在。
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甚至开始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
很多人为了还房贷,不得不放弃更好的机会;一些创业公司因为租不起写字楼,被迫搬到郊区;还有人因为房贷压力,不得不接受更多加班。
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房子早已不仅仅是居住需求,更成了一种身份象征和焦虑来源 。我见过太多优秀的人才,因为买不起房而离开北京;也见过太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因为房贷而放弃了职业理想。
互联网大厂的高薪,在房价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月薪2.5万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高收入了,但要还1.7万的房贷,生活质量可想而知。更不要说房价下跌带来的巨大损失,相当于这位网友发小5年的工资总和。
职场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优秀的人才被房贷绑架。他们像陀螺一样不停转动,不是为了追求卓越,而是为了不让生活崩盘。 房子成了一个沉重的枷锁,让人失去了职业选择的自由,也失去了人生的诗意 。
在大厂工作这么多年,我深深体会到, 房子就像一个看不见的职场分水岭,把人分成了有贷和无贷两类 。有贷的人战战兢兢,生怕失业;无贷的人则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这种差距,正在悄悄改变着职场的生态。
职场的本质应该是能力的竞争,但现实却是,房贷成了很多人职业选择的最大掣肘。它限制了人才流动,扼杀了创新活力,让职场变得越来越固化。
作为一个职场老人,我看到太多优秀的人才,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他们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选择的自由。这种现象,或许值得我们每个职场人深思。
祝好!
点
收藏
看好文